大胆驸马宠妾灭妻?骨灰扬了!(374)
冷澜之正在查看大司农递上来的番薯的生长记录,闻言头也不抬:“本宫开办这所学堂,为的又不是功名利禄。”
若她是为了名利,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地开办一所免费的学堂?直接利用强权抢走现有的成名的学院,岂不是更加方便省事?
她是为了造福读不起书的孩子,同时也希望,能一点一点改变“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
“好吧,奴婢去收拾东西。”
去避暑山庄约莫要呆一个月,回来的时候正好能赶上学堂开学。
平南侯府。
沈临安手捧书卷,两只眼睛死死盯着书中的文字。
突然,他扔掉了手中的书:“看不下去!根本看不下去!”
自打从秀兰庄回来后,他便一直想发愤图强。
每日,她都会在书房里呆坐到天黑。
赵氏看他这样,直呼祖宗显灵,她的宝贝孙子终于知道要好好学习了,每日又是鸡汤又是药膳地给他补着,就盼着他能够继承他爹的才学,光宗耀祖。
可是只有他知道,他根本学不下去。
那些文字,它们认识他,他也认识它们,可是串联到一起以后,他却根本没有办法把它们往脑子里刻。
越是烦躁,过往的一些记忆便越会往他的脑子里钻。
他记得从前,他也是这般记不住书上的内容,公主母亲并不会责怪他,而是会亲自教导他。
她会将枯燥的内容拆解开来,变成十分生动的文字,或者是一个个小故事,让他轻易便能记住其中的知识。
可是自从一年前的螃蟹事件之后,公主母亲便再也不管他了。
她不但不管他,她跑去管贺家那一对野种姐弟!
尤其是贺衍玥那个贱种!
在书院那几日,他一直被小贱种压得死死的。
小贱种是夫子口中的好学生、小天才,而他沈临安就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
上次的文曲宴,他原本是要名动天下的,可是全都被小贱种毁了!
他不甘心!
只是很快,他便露出了迷茫的表情。
他在不甘心又能如何?
他根本就学不下去。
为何那个人却告诉他,说他可以成为最年轻的状元呢?
就在沈临安迷惑不已的时候,一个东西突然骨碌碌地滚到了他的脚下。
沈临安低头看去,只见那是一个纸团子。
他打开纸团,就看到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好在他已经蒙学了三年,尤其是最近半年每天都要被押着读书写字,已经认了不少字,纸团上的内容,他竟然全都认识。
并且,福至心灵地读懂了里面的意思。
他猛地瞪大了双眼。
***
马车轱辘辘地前行,流纱兴奋地坐在冷澜之身边,半是兴奋半是不舍:“可惜三少爷他们要准备小考,不能跟着我们一起来。”
学堂每年麦收之后都会进行一次小考,是对过去一年的学习的总结。
每年小结之后,学院方面都会对学子们的学习情况做一个评估。
其实贺衍玥原本是不用评估的,毕竟他刚蒙学。
但这孩子要强,不肯放弃这一次的机会。
不知怎么的,冷澜之就想到了沈临安。
记得他第一次小考的时候,在她的尽心督促下拿了个“优”。
第332章 骄纵的性子一点儿也没变
从盛京到避暑山庄要走一天,清早出发,晚上正好能到。
路上,入目所见都是只剩下了半截的黄色麦秆,麦秆一片连着一片,象征着今年的收成还不错。
远处的空地上,摊开的麦粒黄澄澄的,颜色十分好看。
冷澜之看的心情大好。
收成好,百姓便不愁粮食,这一年便能顺顺利利地过下去。
即便是到了避暑山庄,该上朝还是要上朝的。
景德殿内,朝臣又分成了两个派系,这一次却是在谈论留种的问题。
据说有人在北疆发现了一种麦子,不但抗冻,产量也很高。
寻常的田地,一亩地能产出四五百斤小麦,都已经算是收成不错了。
可北疆发现的麦子,却能收六百斤。
最重要的是,这种麦子在北疆那种条件艰苦的地方都能存活,在相对暖和的地方肯定也能存活。
“陛下,小麦是咱们盛国百姓赖以生存的主食,若是能推广这种麦种,将会是一件造福于民的大好事!”
大司农紧皱着眉头:“北疆的麦种在别的地方不一定能存活。”
北疆的确生存条件恶劣,夏日里早晚温差大,冬日里更是冷的万物都结冰。
寻常的农作物在这里确实没有办法生存,能在这里生存的,也的确是十分顽强。
可这不代表,这些生命力顽强的作物到了别的地方就能存活。
就像天山雪莲,一旦离开天山,即便是带着根茎挖走,也很快就会枯萎凋零。
提议种植北疆麦种的官员嘲讽道:“大司农能接受从海国来的番薯,却不能接受我们盛国自己产的北疆麦种,这是什么道理?”
一时间,众人看着大司农的目光就变了。
大司农的蓝色有些难看,赶忙抱拳禀报:“陛下,臣之所以想尝试引进番薯,是因为海国的环境与天海城等沿海的城池很像,即便无法在内陆推广,但若在沿海城池推广成功,也能造福沿海地带的百姓,从而带动内陆的发展。”
“至于北疆的麦种,臣也并非是不同意推广,而是要先在内陆试种一番,待到确定那些麦种能够在内陆存活并且收成不必在北疆差,再推广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