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青就利索地干,“你洗漱去吧,忙你们的,家里事情不要你们管。”
飒飒还是想找补一句的,也觉得昨天脾气急了,看她在那里开火烧热水,“我妈你现在会了,昨天不是不会吗?”
高青青就眉毛弯弯的,脸上挂着你奚落谁呢,你难道觉得我一辈子学不会的表情,“我又不是笨,你跟你爸不会教,快忙去吧。”
年轻人多累啊,俩孩子都累,早上起来看看也是心疼儿子的,从小出来打拼,吃苦受累他们是一点不知道的,这孩子有时候脾气阴晴不定的,就是因为都攒着在自己心里去了,孩子也是压力大对不对?
当妈的总是会给儿子都缺点,找各种弥补的理由。
吃完早饭,俩人就回去了,“你们有功夫就家里去,周末没事的时候就回去,我给你们做饭吃。”高青青拉着车窗,急赤白脸的让开车窗户,她不会啊,还想跟儿媳妇说几句的。
冯立仁捣鼓一下,也不大会,俩人就闷着走了,他就会开自己那一边的窗户,一直到出小区,其实回家还是舒服的,自由呗。
“要不要让大哥他们来热锅啊?”他咕哝这么一句出来。
高青青眼睛就瞪大了,跟丈夫配合家庭和谐的面目这会儿就全部忘在脑后去了,看着找事儿的丈夫就没有一点点耐心,“你想什么的?你家里什么人你不清楚,看我儿子这么大的房子,现在过这么好,肯定红眼,现在俩孩子结婚这么忙,你给他们找事儿呢?”
“这房子谁也不许来,以后我们也不来,来了你说儿媳妇上班那么累的,下班还得给我们做,就是来了,也是我们自己买菜做饭,不要她们操心我们,你要是管不住嘴,到处说给人知道了,你儿子收拾你,我跟你讲没有你好果子吃。”
她怀揣着一肚子的骄傲跟自豪呢,收不住也得收着,忍着,这就是低调的代价,飒飒瞒着这么多年,你要是抖擞出去了,这事儿没完。
亲戚也别靠着她儿子,靠她可以,她手里也没多少钱,但是靠她儿子就是不行,谁来都是没有一分钱。
好容易打开窗户,风滑溜溜地进来,她现在就很自信,儿子有钱之后她都感觉自己笑的次数多了,不那么抑郁了。
心情好,干什么都好,骂完老公这会儿还是开心的,回家喂猪喂鸡看大棚比之前心态好太多了,现在是快乐劳动对不对?
冯立仁儿子不是他生的,人儿媳妇对婆婆这样尊重,他也得对自己老婆尊重,以后公公就是公公的样子,婆婆就是婆婆的样子,俩人各自有个定位,就会发现一些事情好商量很多,“听你的,但是你妈那边,你也不要讲,你妈那边到处去跟人呢老太太显摆,十万块钱说成一百万。”
“我你就放心,我不坑我儿子。”其实要说疼小孩,她有时候脾气急打孩子,但是冯立仁跟儿子脾气虽然不和,但是好吃好玩儿的,人家小孩有的,他不缺孩子的,舍得给孩子花钱。
飒飒小时候看人邻居家小孩吃鸡腿儿馋的慌,他看见了就给买,当爹的哪里能那么仔细呢,但是他就能零零碎碎的都给买回来,特别舍得花钱。
村里面刚上的炸货店,这农村人一般不会买饭吃,更不会买菜吃,这烧好的菜太贵了,而且不符合精打细算的原则,除非家里来客人了,买点炸鱼花生米,填上一个油炸的青椒盒子、茄盒子之类的,或者来个高压锅压出来的五香带鱼,这就是最好的菜了。
但是人家刚出摊的时候,老太太小孩子都围着看,就是没买的,舍不得啊,这十块钱买一兜子菜吃了,而且基本上家里吃咸菜咸鱼的多,地里种什么就吃什么,就这样省钱的。
冯立仁是挨个买一兜子,飒飒从小就喜欢吃鸡爪子,卤好的那种,特别有味道,放学回来就在门口吃,他就给买,想吃就给买。
所以飒飒人独生子的日子,比熠熠从小那可好过太多了。
家里高青青赶集多,但是冯立仁去一次,排骨就能买半扇,他舍得买回来吃,飒飒特别能吃,一大盘子红烧排骨,自己就能吃干干净净的,烧一锅出来,中午一碟子,晚上一碟子,都是他吃的。
所以有时候会吃独食,小时候吃惯了,不太考虑别人。
结婚就不太一样了,高青青就看早上的时候,人打了面条来,先给老婆吃,熠熠是不接的,“先给妈妈,妈妈做的这个面肯定好吃,你给爸爸打一碗,多一点儿。”
飒飒就在盆里捞面条,多多的一碗满满的,熠熠再夹上多多的牛肉,这一碗面,吃的老两口是心满意足。
吃着吃着,飒飒就绝对是食物链的最后一个环节,第三碗给自己老婆,以后他就记住了,父母在的时候要养成习惯,先给父母。
他又不是笨蛋,熠熠呢是家里三女教的,从小就这样讲的,她规矩比较多,不然孩子多,没有规矩就乱成一锅粥,再一个不是自己生的孩子,她自己就觉得得多一份责任感,得给孩子教好样儿的出来。
这兄妹三个出门的时候,人人称赞,说她教的好,那她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