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略(108)
戚姬抱着如意,坐在我的身旁,问我是不是马上快突围了。
她怯怯地看着我,用尽了法子想逗我笑,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我平复了情绪,终是道:“燕王羽翼已成,朕不得不将他再立为太子。”
我话音一落,一道清泪便顺着戚姬美丽的脸庞落了下来:“你不是皇上吗?不是天下都要听你的吗?你不是大汉的主人吗?”
我站起身,拉开大帐的帘幕,望着如山海般的军阵,我忽然想唱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
第二天,我的军队便断了粮。
而能为我谋划的谋士,如今却一个也不在我的身旁。陈平虽然献计让我借着巨鹿之战,引来刘盈,却自请镇守长安,表忠心说为防皇后篡权。
我不是没有考虑过,他并非最好的人选,但我如今已无人可用。
张良自从我称帝后,便不再上朝;
萧何乃刘盈一党,我不愿启用,如今仍让他赋闲在家……
我召来刘建,他看我的眼神不像一个儿子,甚至不像一个晚辈。是啊,除了刘如意,没有一个人,像是我的儿子。
我开口问他,燕王真能让如意永享富贵么?
他却矫正了我燕王的称呼,他说,太子会在祭祀的时候,对天起誓,昭告天下。
最后,我答应了刘盈无理的要求。
这一战既然输了,我便不再为徒劳之事。我不顾戚姬的哭泣,下达了废立太子的诏书。
如今最重要的,是能突围。等突围之后,还有什么是不能商量的呢……
只要能出了围城,后面如何作为,还不是看我的意思?
我的诏书刚刚传出,据说第二日刘盈便在巨鹿军外设坛祭天,说他承天景命,受天地之隆恩,如今继太子位。
并按照诏书中的意思,向天发誓,绝不会为难兄弟,他向天下人说,他要保刘如意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我刚刚放下心来,军队却遭到了巨鹿外围的猛攻。
我的背上中了流矢,杀声遍天中,尽是火光。
有人这才向我大声呼喝道:“皇上,燕王殿已入了长安!”
我心下一震,面前的景象缓缓地剥落……
什么?我问。
他说:“燕王殿已入了长安。”
他不是在巨鹿吗?怎么又在长安?
一根线缓缓地从我脑中穿了起来,陈平的献计,巨鹿的围困,刘建的到来……
没有想到……
几年不问征战,我竟要栽在这里。
——我如果死在此处,他便能直接在长安登基。
跌下马背的时候,我想,我这次真的失算了。
……
一个长长的梦境,到处都是鲜血和杀戮,我骑着马,四处眺望,却看不见分毫,血溅在我的脸上,冰冷而粘腻。
我微微睁开了双目,却头龇欲裂,视域中有些恍惚,这些年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却也从没有过这样胸口闷涩,几乎呼吸不过来的感觉。
这里应该是中军大帐,身边坐着樊哙和卢绾。
樊哙的神色有些复杂,卢绾满面地焦急:“皇上?”
全身如火烧一般,我艰难地想动动头颅,却没有力气:“太子呢?”我问,却发不出声音。
“什么?”卢绾将耳朵凑在我的身侧。
我急促地呼吸着,好不容易才换上来一口气:“刘盈呢?”
卢绾愣了一下,倒是旁边一直沉默不语的樊哙开口了:“太子殿下听闻梁王谋反,偷袭长安,已率军前去驰援了。”
我闭上了眼睛,果然……
“如意……朕要见如意……”我终于是发出了声音,却哑的不成样子。
没有人回答我,卢绾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樊哙,又看了一眼我,终是拒绝道:“皇上……您背上中了七箭,箭头上,都是剧毒,您还是好生歇息罢。樊将军已平定了巨鹿的叛乱,您安心些。”
我转目望着樊哙,他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我用尽最后一点力气道:“你还记得……沛县……么?”
樊哙闻言,背影一震,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唉……卢兄弟,你去把三殿下找来。”
卢绾出去以后,樊哙坐到了我的床边,他低着头不敢看我,眼泪却扑扑地落下:“我怎么不记得。你还在微末的时候……以前总是来我这儿吃狗肉……从来也不给钱……就是个无赖;你对你媳妇儿也不好,我媳妇儿总向我抱怨你,说她姐姐日子苦……”
我想苦笑,面上的肌肉却拉的生疼。
我到底是死在谁的箭下,已经不重要了,是樊哙还是韩信……但他们身后站的那个人,我终究是看清楚了,原来是刘盈。到了最后,我尚给他留了生路,跟他讲情面,他原来却是这样一个无情的人,下手这样的狠辣。
我做了嘴型,樊哙伸手狠狠地擦了擦眼泪,便扶着我起来,我猛烈地咳嗽着,他将水递在我的嘴边喂我,却洒了许多在被褥上。
我开口道:“是太子的意思?”
樊哙手中剧烈地抖了一下,杯盏落在了地上,他低着头不敢看我,我却嘲笑他:“瞧你出息的……是太子又怎么样?还不是朕的儿子?”
他抬眼望着我,重重地叹了口气。
“父皇……”从帐中冲出一个少年,他倒是长得越来越俊了,他的眉目间,总能找到些我年轻时候的影子。
他满脸担忧地望着我。
我无力地笑了笑,打起精神道:“父皇好着呢,再过不久,我们就班师回朝,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