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之心将明月(272)+番外
这算多大的事啊,还用谢啊?
我不以为意的说:“这算什么,你们以后好好的过日子就成,怎么说跟你媳妇也有点交情,那天晚上她们还……”我突然顿住了,原地站了很久很久,最终在他们疑惑的目光中,什么都没说,走了。
第139章 第 139 章
回去的路上因为有轻王在,倒也不觉得无聊。
轻王实在是个妙人,他本身眼界开阔,又十分懂的审时度势,没有王爵的架子,搞的张文义他们拿他当救星看待,轻王笑着问我:“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怎的如此诚惶诚恐?”
我哼了一声,说:“你自去问他。”
那天晚上,因我把束发金簪赠了盘牛,便散着头发,到饭点了,懒得回去再找一根,就去孔明跟前蹭饭吃,孔明乍一见我这般模样吓了一跳,直以为我在外面被打劫了,要降罪泽胜,我跟他说了好半天,说我送了人,他才明白,只是我这般散着头发也不成个体统,他这里也没有我能用的簪子,他便去寻了个丝带,帮我把头发暂时束了起来。
我拿眼看着他,说:“江一心给你生了个儿子。”
他没有多少意外,“嗯”了一声,继续帮我束头发。
他如此淡定,我问:“轻王回来过了?”
他说:“没有,你们下午在外面说话的时候,我听见了。”
我坏笑着说:“听壁角可不是君子所为啊,先生!”
“倒不是我特意去听,你俩的声音太大,我想听不见都难!”说话间孔明已经帮我束好了,说,“吃饭。”
一般来说,他能腾出手来料理我的时候,都是差不多大事定了的时候,他这晚上还有闲情给我弄了半天长发的,我便问他:“你想好啦?我们什么时候走?”
“五日之后。”
“这么急?”
孔明说:“我本想明日就先行回去,让你在这善后的……”我惊了一惊,还没求出来,他已又说,“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你还是跟我一起吧,留你一人在这里,你再胡思乱想,最后折腾的还是我自己,何必呢!”
我真心的拍了个马屁,赞道:“先生英明神武!神机妙算!天下无双!”
这些话他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并不答我,只说:“回去之后,我要三军随时都能出兵,你要辛苦了,厉兵秣马,是你份内之职。”
我跪了下去,响亮的应了一声:“是!”
他一手将我从地上扶了起来,还塞给我一碗肉粥。
我笑着说:“先生好小气,不干活还不给饭吃!”我看看手里的粥,问他,“我好说,这事也不辛苦,只是恐怕得在军营待一段时间了,你呢,你怎么办?”
孔明知道我想问的是什么,就说:“我回相府。”
我放下碗,转身就走。
他似乎知道我会走,伸手拉住我,说:“坐下,听完。”
“哦。”我老老实实坐了下来。
“你知道我快用兵了。”
我点点头,我确实知道,他的心意从来都在平定天下,还百姓一个清明盛世,一个海晏河清。
“出兵,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错综复杂,跟国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孔明知道跟我说的太细了我也听不懂,不是每个人都有他那脑子的,只简短的说,“很多命令和决定,只有从相府发出去才是名正言顺。若我在你侯府里,这些正式的公文和公函,都从侯府发出去的话,到底不成体统,也不够正式。”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我人在这里,谁要听他说什么道理?
再说了,道理这东西是能对我说的通的?
何况,这回知道什么不够正式了?你大年初三招呼都没打一声就搬过来的那个强硬去哪了?堵了我家的狗洞不让我跑出去的那个人又是谁啊?
我连连腹诽不已。
孔明对我笑了一笑,说:“你放心,我定不做对不起你的事就是。”
他在灯下这么一笑吧,就是特别的好看。
我酸了一酸,说:“先生娇妻幼子在怀,还能记得我这么个粗人?我只配去给先生练兵。”
懂事,明理,不代表我不会酸,更何况在他允了我三生之后,谁还想跟他分开,真的是片刻都不想。
孔明只笑:“你早些辅佐我把仗打完,我们就早些回南阳,到时候只你我两人,你就可以天天对着我,日日看着我,一直看到你厌烦为止。”
“啊?”我惊了,“你回南阳当真是只打算带我一个的啊?你娇妻和孩儿呢?”
“带他们做甚?他们长于繁华之地,如何能耐得住山中的清苦,你和我回去,足矣。”
我扒拉了两口饭,问:“你孩儿的名字取好了吗?”
他点点头,走到案边将案上的一幅字拿给我看,绢上是无比清秀又不失风骨的一个“瞻”字。
瞻,确实是很美好的一个字。
我默念了两遍,不由自主的说:“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孔明点点头,说:“小时让你读书没有白读,不过这一个瞻字,我也只是希望他能看的长远些,不要被眼前的一些小事蒙蔽双眼,凡事多想,想而后行,行则必果,方为远瞻。所谓高瞻远瞩,思而后为,方能正大事,为栋梁。”
我又扒拉了几口饭,只说:“先生,小的时候,我只觉得谁家的孩子能长在你身边那可真是福气了,你人这么好,又懂的这么多,教几个小孩子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但是,我听了你方才的这一席话,才发现快乐的果然还只有我一个人……人家还是刚落地的婴儿,你便又是多思,又是远瞩的,还要栋梁?做你的孩儿真的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