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1988之IT女王(57)+番外

作者: 月海妖后 阅读记录

在品牌经济的带动下,一度被仿品冲击的正版服装厂又支楞了起来,继续向牡丹厂订购面料。

连其他本来采购仿品布的服装厂也舍不得现在的火热市场,纷纷弃仿而投奔正版。

到月底一结账,厂里的本月盈利居然跟九厂平齐了。

九厂比牡丹厂的规模可是大了好几倍,职工数量也多好几倍。

在三人高层会议中,龚伟提议:“全厂人拿着半拉工资福利,起早贪黑的干了这么久,咱们是不是应该发点出去?也算是实现当初跟他们做的保证。”

安夏反对:“别着急,现在不是年也不是节,没头没脑发钱不合适,不如多攒点一气发出去,效果才会好。”

防伪技术的赌约是安夏赢了,龚伟如约没有对她的话进行反驳,就问:“那年底发?”

三人一合计,要是持续这样的销售状态,到年底真的可以给工人分几千块。

龚伟在此时发挥了祖传技能——求名。

“都说财不露白,发几千块,有人会炫耀,更多的人还是会瞒着不说,不够显我们牡丹厂财大气粗。”

陈勇表示赞同:“对,以前每年到年底的时候,九厂职工拎发的福利回家,能搬好几天,在路上都是一景。所以九厂一直都是大学生分配的热门选项,招工也容易。”

“嗯,那咱们也弄点福利?”

米油面肉鱼,这些都是常规操作,跟九厂拉不开距离,用安夏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区分度。

“发一条鱼,跟发十条鱼,说出去,都是咱厂发鱼了,没意思。”

陈勇问道:“那你说发什么?”

龚伟兴冲冲地说:“其他厂子发冻带鱼,那带鱼放哪儿?不得有个冰箱?不然不就坏了吗?哎,咱们就发冰箱,想想看,几十台冰箱在街上跑,再印上牡丹厂职工福利的大红字,那多有面子。”

安夏想了想:“钱都不是问题,问题是现在买冰箱,不是要工业提货券吗?”

现在想买这些大家电,只有一些大单位有少量额度,跟安夏家的自行车一样,一年只能有一个职工买,有钱都搞不到。

龚伟昂着头,得意一笑。

他,终于在安夏面前扬眉吐气了。

龚伟敢出这个主意,是因为他爸跟青市的一家冰箱厂关系不错。

三年前,这家冰箱厂的新厂长刚上任,为表抓质量的决心,亲自砸了七十六台质量不过关的冰箱,整个厂子亏损了一百四十七万。

几乎没人看好这个厂长,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当时龚书记跟这个厂长有点小交情,他赊了一批新的厂服给这个厂长,让他从形象开始,打造全新的冰箱厂。

今年这个冰箱厂的产品刚刚获得冰箱行业的金牌产品称号,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龚伟打算去跟这位厂长谈谈,加班加点,给他们搞一批出来。

“反正咱们的厂子人不多,从现在开始每天多生产一点点,到年底,不就有咱们的货了吗?”

安夏一百个支持:“加油!最好能再给咱们打个折!大冬天的买那么多冰箱,怎么着也该便宜点。”

龚伟鄙视地看着她:“做什么梦呢!人家肯卖就不错了!”

防伪宣传兼哇哦营销小组成员出发已经半个多月了。

“哇哦……”也卖出去了不少,其中刘桂花一个人就卖出了四十七张。

别人只敢进纺织、服装等相关行业的大门。

刘桂花凭着一张九厂开的介绍信,就敢闯所有当地的企事业单位。

遭过别人的白眼,被门卫撵过,也被人当成是骗子,还打电话到厂里去核实她的身份。

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回来之后,刘桂花拿着四百七十块钱现金,当场泣不成声,她从没想到自己竟然能一下子挣到这么多钱,再也不是那个被男人赶出屋,只能缩在屋檐下凑和一夜的女人了。

被派出去的人成为牡丹厂第一拨先富起来的人,买起日常的东西也比旁人豪横许多。

就连九厂家属区旁边的菜场职工都知道牡丹厂开始牛逼起来了。

安夏经过了现代各种花哨玩意儿的洗礼,对八十年代最奢华的东西也没什么太大的兴趣,在一众追求打扮入时的小姑娘中,她朴素得像六十年代的女孩子。

只有懂行的人才能看出来,她穿的衣服款式简洁。但很贴身修型,跟只分了三个型号的市卖货完全不一样。

安夏这么打扮是有原因的,她上次去参加行业会议的时候,被人当成了秘书,只跟陈勇龚伟说话,还让她接东西,这让她十分不开心。

然后肖部长过来,主动跟她说话,把那个人吓了一跳。

这种前后反差的感觉呢,是有点爽。

但是长此以往,影响工作啊。

不能总把时间浪费在被人轻视的前摇上。

在那次会议的时候,肖部长对牡丹厂的防伪技术升级十分赞赏,大夸他们有品牌意识,将来可以出口赚取外汇。

安夏趁机提出全面自动化升级的想法。

“我看到几篇报告上说,现在全国纺织厂的生产水平相似,与日韩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我觉得我们不能再这么下去,总是生产最低端的产品,工人们很辛苦,但赚不到太多的钱。”

“我们牡丹厂刚好规模不大,船小好调头,用我们厂试点最合适不过了。”

安夏的主要诉求并不是拨款,而是各种政策方面的支持。

现在各种行政上的条条框框实在是要了亲的命了。

“如果不是九厂刚好有采购国外设备的份额,我们这个防伪技术也没这么快能做到。既然已经有了巨人,我们就得早点踩在巨人的头上,看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