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619)+番外
然后,读者们就看到了一段神奇的剧情:杀手总裁,去杀人的时候,手里还拎着一个笔记本电脑,等目标出现的那段空档,总裁还批了几份文件。
杀手总裁的对头也是总裁,白天他俩刚签了合同,晚上就要拔枪对射。
一边「BIUBIUBIU」,一边各自向对方交待:要是我死了,合同找我的助理继续执行,放心,我没有私生子,也没有隐婚,公司股权不会剧烈变动,运营也不会变动。
……
这一章发出去,读者们哈哈大笑:太拼了太拼了。
安夏确实很拼,她在写需求文档的同时,「鸿雁」的消息通知也跳个不停,安夏的双手始终没有停下过。
陆雪看着她来回切换不同界面,有一个总监群里问半年前的一个对外订单的总价,当时负责的人还在翻找数据,安夏当即回复了一个数字。
“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陆雪十分惊讶。
“他不就是问了一个总价嘛,经过我手的这种重要数据我都记得,如果问细项的话,就得查。”
安夏在不同的文档间无缝切换,照她的说法是:需求文档其实就是照EXCEL抄啦,不用动什么脑子,我也没什么特别需求,差不多就那意思。
同事问的那些东西,也很简单,都是我经手过的啊。
总之,就是十分的理所应当。
安夏刚做完工作,就打开了陆雪新更的,摸着下巴:“我怎么觉得,你在说我?”
“绝对没有!”陆雪拍着胸脯保证。
第二天是星期天。
什么星期天,资本家没有星期天!
安夏远程与阿君敲定了合同。
两份合同。
一份是紫金委托珠海金山公司,开发WPS表格软件。
另一份是珠海金山公司,跟安夏找的几个实习生签定了个人外包委托协议。
陆雪看着都好笑:“你这是让人干活还带回本的。”
“那当然了。”安夏笑。
“干嘛不直接用紫金签外包协议?反正你们的经营范围有开发。”
安夏摇着手指:“NO-NO-NO-要是这样的话,账上的钱,就会变成我付给金山,金山再付给我。到年底,我要去税务局喝茶解释的。”
“你不是说杀手总裁是在影射你吗?怎么,现在又成守法好公民了?”
安夏把陆雪一把推倒在沙发上:“既然你非得说我是法外狂徒,那我就夜夜猛一个给你看看?”
“说话算话!”陆雪眼睛一亮。
第160章 听说安夏吃人不吐骨头……
泰国。
是中国人对出境游最早的回忆。
有钱人会真的去,没钱的人就会在本市找出地名里含有「新马泰」开头的地方做调侃。
在很多年之后,这里会成为中国人最爱去的旅游地,价格便宜,吃的玩的丰富,离国内也近。
不过现在还没有,一切的美好,都要始于1995年的双休日制度实行。
安夏从廊曼下飞机后,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往前冲。
她曾在泰国执行落地签的那段时间来过很多次,每一次,从中国来的许多飞机几乎都是前后脚落地。
同一时段,从不同飞机里走出五六百人是正常。
如果不跑在最前面,迟十分钟,可能就要等三四百个排号,才能拿到落地签。
拿到落地签后再出关,又是排长队。
陆雪见安夏一副正在参加竞走比赛的模样,也紧跟上去:“怎么了?”
“我们得快点。”安夏说,“不然要排队。”
边检出关,空荡荡,只有几个人在办理,没两分钟就办完了。
连索贿都没遇上。
安夏来谈水果生意只是附加,属于来都来了,不如多干点事,赚回出差费,真正要谈的是在泰国建厂生产芯片。
公司里的其他人对安夏的这个想法表示质疑。
毕竟在二战时,泰国的身份并不光彩,而且去年,泰国刚刚闹了一场大规模的运动。
投资建厂,需要政局稳定。
安夏记得这次闹腾完了之后,会消停很长一段时间,就算后面出了红衫黄衫,也没有对外资企业或是游客有什么故意的人身伤害,意外和堵了机场不算。
大型国际冲突也应该不会,今年八月开了个会,讨论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安全问题。
除了东盟国家之外,几个在世界和亚洲有头有脸的国家都来了。
明刀明枪不会,贸易封锁是某些不要脸的自由贸易国家最擅长。
所以,在国内有厂,在国外也得有厂,谁知道某些国家什么时候就忽然决定卡原材料,导致国内断货。
在泰国投个厂,哪怕正规边检收到上级命令,不能走正规的进出口贸易渠道,也可以偷偷摸摸……噫,等等……
安夏揉了揉额角,发现自己的思想已经从纯洁正直的守法好公民,变成「管他呢」。
陆雪去谈他的水果,安夏也去谈她的「水果」。
泰国的人工比柬埔寨越南略贵,素质也比较高一些,到底有几个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
安夏看了两个厂的生产线,又跟管理人员聊了半小时左右,觉得自己的计划是可行的。
走了四个最大的半导体工厂,安夏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排名,下面是让公司里的工程师过来再亲自跟他们谈技术方面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真ꔷ水果了。
泰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时间是1988年,比中国早了那么一点点,不过管事的人总是在内斗,变来变去。
一会儿这个掌权,一会儿那个掌权,力气都用在对撕上了,发展速度完全对不起它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