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727)+番外
全文……全文在陆雪的脑子里……不对,陆雪的脑子里都没有全文。
至于出版价值,估计要评估一年。
安夏把排名前十的出版社都扫了一遍,这两点要求铁打不动。
最后一家出版社的编辑给安夏透了个底,说如果能在美国大卖的话,他们可以视为有商业价值,可以缩短评估时间。
好烦哦。
安夏又摸去了大学上网。
安夏【把论坛的文学版块分出来,做一个只发的网站,统计一下量排名前十的,找人把这些翻译成英语。】
网站架构是现成的,信勇健动作很快。
安夏在中午发出命令,傍晚的时候,排名前十的的第一章,已经全部翻译完成并上传。
信勇健深知安总的心思,《杀手总裁夜夜猛》被翻译了四章。
安夏【来,你把我们公司的网站推广一下,并收集反馈。】
硅谷小妲己(好嘞。)
第一天早上,安夏最后一次跑到大学蹭网,想看看网站下面有什么反馈。
已经被翻译出的下面无一例外的都是哀嚎:“什么时候有新的?”
“在哪里给你们汇款?”
“翻译要多少钱?”
“我懂中文!我可以来翻译。”
汇款是什么鬼?
每篇的最后一页的最后一行,都写着:“由于翻译费用太贵,这些都是我自己翻的。水平有限,速度跟不上,非常抱歉。”
这是信勇健和邓杭生商议的免责条款。
万一后面不更新了,也不会有一群硅谷程序员举着键盘追杀邓杭生,进行暴力催更。
结果老实的程序员们以为这个网站真的只是个私人网站,全靠站长为爱发电,迫不及待想打钱给站长,求他快点翻。
安夏给信勇健留下最后一道指令【在每篇的界面装一个浏览人数记录器,数据很重要,用来做出版价值评估】。
之后,她招来出租车,奔赴机场。
下一站,世界的尽头,乌斯怀亚。
第191章 谁能想到,在南极也能……
此时的乌斯怀亚跟许多年后的乌斯怀亚一样无聊,人很少,港口已经停泊着准备送探险队员们、仪器以及安夏去乔治王岛的船。
不是安夏梦想中的雪龙号,是一个完全没有听说过的向阳红10号科考船。
在船上,安夏与医生相遇,简单的寒暄一番之后,医生就问安夏晕不晕船,安夏非常自信:“不用,我从没晕过船的。”
上次她来南极旅游的时候,船也只是小小得晃了晃,来回共计四天,她该吃吃,该喝喝,毫无压力。
医生大概是见惯了不知死活的人类,他还是给了安夏两片晕海宁,并让安夏晚上临睡前,把有盖的杯子倒上温水,拧紧了放在床边的地上:“实在不行,就吃两片。”
安夏压根没当回事,她谢过医生,随手将药片塞进口袋。
船还没开,先签《南极公约》,保证不把其他地区的植物动物扔到岛上的泥土里,保证不主动触碰企鹅和其他动物,保证不踩当地的植物……
安夏好奇地打听:“船上能打电话,能上网吗?”
电话能打,海事卫星电话。
上网,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且,海事卫星电话借的是巴拿马的线路,信号极差,安夏往家里打了个电话报平安,只能听清几个字……
双方努力了三分多钟,妈妈率先表示放弃:“贵……安……回……打……”
然后就挂断了。
船上的其他人都没有往家里打电话,安夏问他们为什么不打,医生说:“算啦,反正也听不清楚,给国家省点钱吧。”
“很贵吗?”安夏好奇。
“你刚才打了大概一百多块钱。”
刺激!安夏要为刚才的通话付费,船长表示不用,本来就有这个计划支出,船员们都不打。
当晚,安夏临睡前,听从医生的话,在食堂接了一杯温水,准备晚上口渴了喝。
不知睡了多久,她忽然感觉脸上一阵钝痛,接着是重物落地的声音,那是临睡前放在床头柜上的保温杯。
科考船正在通过的是德雷克海峡,这里刮着猛烈的西风,又被称为「杀人西风带」。
现在,安夏终于明白医生为什么对她说的是放在床边的地上,而不是放在床边。
船身摇晃得很厉害,清醒之后的安夏马上就感受到什么叫做晕船。
胃里翻江倒海,根本起不了身。
后悔,现在就是后悔……要是一直睡着,可能还不会如此……
船上70%的人都跟安夏一样,基本上都瘫痪在床。
在船上待了两天,安夏都没出得了舱门,到开饭时间,有人来敲门,挨家挨户送饭。
终于挺过了德雷克海峡,安夏颤颤巍巍的起来,隔着舷窗看一眼,平静的海面上,漂着一片一片的白色。
大块的白色上还有一道一道鲜红的痕迹。
安夏走出去,一甲板的虚弱人群,都是憋了两天出来吹风透气,见面苦笑着互相打招呼。
可算是到乔治王岛了,在岛上有好几个国家的科考站,长城站与它们相比,要显得新许多。
「岛民」看到新来的人,热情无比,隔壁的俄罗斯科考站的人居然扛了一卷红地毯过来,借给长城站来欢迎新同事。
安夏:“!!”
简单的欢迎仪式过后,医生和其他科考队员们去开工作会议了,安夏在会客室里无所事事,决定先把蔬菜大棚给搭起来。
大箱子捆扎的十分严实,在船上,人给晃得吐成狗,里面的补光灯灯管、营养液包毫发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