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娘子重生儿,春风十里伴崽行(373)+番外
金湛:“……?”
他想说,太后肯定不能找上门来,都是宣旨入宫。
说干就干,出门旅游的事就此放下,安春风又像打了鸡血一样忙碌起来。
就连金湛休假在家,也被她抓了当长工。
城南服装厂已经修建得差不多了,现在唯一等待的就是缝纫机。
安春风第二日就去毛铁匠的铁匠铺。
年前,从毛娘子去大牢见过服刑的毛铁匠,他就签下二十年的合约。
在这二十年里,安春风负责每月二两银子的月银,一年两季衣服,另外就是米面粮油。
这点钱比起他自己打铁要少一点,但胜在稳定,再加上米面,家里吃喝不愁。
有赏有罚,安春风另外给他提出若是在三个月内打制出图纸上合格的齿轮,就给十两银子的奖励。
在大年之前,叶青就说过已经打出成套齿轮,只是还需要再调试。
年后叶青就天天守在铁匠铺,也只在上元节放假才在家待了一天。
安春风到时,叶青正跟毛铁匠在一个特制木台上摆弄着铁器,弄得两人脸手都是黑灰。
看到金大人和夫人都来了,毛铁匠赶紧过来行礼。
安春风看着旁边竖起的缝纫机支架,还有上面七零八落的齿轮问:“这是怎么回事?”
不是年前就已经打出齿轮了吗?怎么还这样零散!
叶青道:“这是第二套,毛师说磨得精致一点,现在套不上了!”
现在齿轮的打磨全凭人工,没有经验,已经废了好多套,好在毛铁匠自己就会打铁,废了就回炉再打,白天晚上没有歇过。
第314章 第一代缝纫机
“还有第一套?那就拿出来!”安春风也想亲眼看看大梁朝的第一台缝纫机。
金湛也来了兴趣,他只知道安春风前些日子每天画着一个奇形怪状的架子。
一边画还一边捶头,还直骂自己是傻瓜,怎么就能忘了!
对这个叫什么鸡的奇怪东西,金湛问过是哪里看见的。
安春风说,是小时候跟着当游方郎中的爹到处走看见的,至于是什么地方……年纪小,早忘记了。
既然大梁朝的第一台缝纫机,自然就不好看。
粗糙工艺,笨重的架子,不仅整个台面有半人高,就连铁针都足有牙签粗。
叶青在铁匠铺时间长,对这架机器也最熟悉,他见金湛和安娘子要看,立即开始演示。
“大人,夫人,你们看,现在缝纫机是能带线的,就是要仔细着手。”
叶青站在操作台前转动上方手柄,铁针果然带着长长的线在布料上下移动。
只不过台面下的底线不能自动勾挂,还需要手工拉动弹针喂线,针距也需要人控制……
操作起来还不方便,需要两手控线,不过就这样已经让安春风惊喜不已。
她清楚自己画的设计图是啥玩意!
毛铁匠能将那些自己都差点绕晕的东西理清楚,还做出一个勉强能用的雏形,已经是成功了。
虽然麻烦了些,但大梁一号缝纫机还是真真切切的跑了一段线。
“还不错啊!我以前就说过,毛师傅做出效果就有奖励,今天就付,以后只要有精进改造同样有奖。”
十两银子说起来不多,但细水长流,只要有改进之处就有钱拿。
重赏之下必出奇迹。
安春风就不信大梁朝的工艺能做出各种精细的镂空花雕,繁复的头面银饰,就无法打制出精细的机械设备。
毛铁匠见自己的心血得到认可,而且以后还有嘉奖,也是激动兴奋:“夫人放心,第一个机器太笨重,不好操作,现在小人做的第二个缝纫机要小一半,只是底线盒还需要重新打制。”
安春风笑着点头:“好!只是你在测试时,要注意布料不同,走线松紧也要不同。”
毛铁匠赶紧记下,他在做第一代机器时就有发觉哪里不对,现在夫人这句话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金湛在旁边看得大为惊奇。
虽然粗粗的缝衣针几乎把布扎出米粒大的洞,缝上也报废,而且缝几针两手都在忙。
但有一说一,就叶青操作机器的缝针速度,也能跟上手脚最麻利的绣娘。
初见成效,金湛顿时对缝纫机来了兴趣。
这还是安安口中的第一代,再改上几代,像安安说的那样,只需要脚踏翻板,上面针头就不停,到那时还不知道怎么个快法。
对笨笨的第一代缝纫机,安春风也不嫌弃,她感觉这款机器很是有些眼熟。
在现代,曾经每个街头都有一个补鞋匠,手摇高脚缝机,哒哒哒给人扎着各种开口的鞋帮鞋面。
现在这个粗笨也可以试试。
她让毛娘子拿几双家里正在做的鞋子过来。
大梁朝有成衣铺,同样也有鞋店。
虽然绝大多数家庭都是妇人负责给家里人做衣做鞋。
但不是每个人都方便做,也不是每个人都擅长做,所以就有各种店。
鞋店里除去各种下雨穿的木屐和冬天的皮靴子、草鞋。
最多的还是名叫“踢倒山”的千层底布鞋,这是每天在外行走的男人最喜欢穿的,结实耐用,而且脚很舒服。
只是鞋好穿,不好做,最难的就是鞋底。
需要妇人们提前用面糊将各种旧布碎布粘贴在一起,晒干。
做时叠放数层,里面有时间杂一些笋壳苞米皮增加硬度和防水,再剪成鞋底大小,最后用麻线一针一针纳紧。
这是最辛苦的活计,结实的鞋底根本无法用针扎进去。
只能先用锥子扎出洞,再把针线从孔里穿过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