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天下(190)+番外
赵允让会意一笑:“恐怕透气是假,看戏是真。”
“同去同去。”周平看出杨充广的担心,也站了起来。
话说李元昊拉着赵受益跑离了大人的视线就立刻甩开手,脸上的亲热劲顿时消失了,自顾自地抱怨了一阵。
“姓周的又要骗爹爹,总有一天我要把他的屁股打烂! ”
原本听说是党项蛮人,赵受益就不想亲近,现在见李元昊骄纵蛮横,心里更不喜,默默地找了一处坐下。
李元昊的小脑袋里已经被植入了大宋王爷是笨蛋的想法,对只到自己腰部的小孩儿更是瞧不上,骂累了才以俯视的高傲姿态对赵受益说话。
“姓赵的,把位子让给我。”小元昊完全秉承了西夏的贵族教育宗旨——拳头是硬道理。
而赵受益接受的是孔融让梨的儒家风度教育,他虽不忿,但还是礼貌地往旁边挪了挪,空出一个位置。
李元昊满意地拍了拍赵受益的脑袋:“嗯,我父王说过,识时务者为俊杰,哪天你在大宋混不下去了就来投奔我。”
“……”赵受益只当没听到,仰头看天以免眼见心烦。
李元昊无聊,也学着赵受益仰起脑袋。
“大宋的天又什么好看的?被屋檐围成一小块一小块,还是西凉好,一眼可以看到天的尽头。”
出宫次数屈指可数的赵受益从未如此自由过,只觉得宫外的天已经很大了,还从没想过世界上有地方能这么开阔,好奇地问:“西凉在哪?”
西凉就是凉州,西夏之地。‘地处西方,常寒凉也’,故有此称。
李元昊也不过十岁,具体回答不上来,只道是家中。
赵受益面露同情:“一眼看不到尽头,连二层的楼房都没有吗?”
“你懂什么?”李元昊很不高兴,嫌弃地说,“这里一眼看去全是黑压压的人头,莫说草原,连连成一片云的羊群都没有。”
这有点类似于出身城市和农村孩子的区别。汴京属于高度发达的古城,赵受益判断好坏的标准自然是高楼和市集,而西凉北接大漠,满目草原,李元昊自然以壮观豪迈的景色为佳。
“你没听过‘凉州大马,遍行天下’吗?你若去我家,我就送你一匹小马驹,从东边一直骑到西边,一个月都走不完。”
“那干粮呢?”赵受益提了个在他看来很现实但在李元昊眼里却很蠢的问题。
“我们党项四处为家,帐篷牛马自然随身带着。”
“骑累了怎么办?”赵受益又问。
“当然是下马搭帐休息。”李元昊是真心觉得赵家的孩子脑袋不灵光。
“睡醒了呢?”
“上马继续走。”
赵受益想从这种下马上马的循环中挣脱:“……走到尽头怎么办?”
“自然是走回来。”
第108章 宗学
生长富贵,当念惜福。
无法理解生在草原死于草原的生活,赵受益仍然懵懂,由于常年受太傅教育他已经养成了谦虚接受的习惯,在大部分时候都静静地听。
李元昊半是炫耀半是想念地谈起草原的一切,若说一开始是出于要把大宋不下去的心态,到后面就渐渐放松像是和朋友摆龙门阵了。
“你会骑马吗?”
赵受益还没到学骑射的年纪,有些羞赧地摇头:“不会。”
李元昊一副瞧不上的模样:“连骑马都不会,大宋皇室就这么教小孩吗?”
年纪虽小,身为储君的民族荣誉感还是很强的,赵受益露出些火气。
“农有时,教亦有时,”赵受益说得头头是道,“人不高马却大,若是摔断筋骨,不是拔苗助长吗?”
李元昊汉话学得不精,没听懂前面的,针对后半句哼了一声:“怕摔就是怕摔,小小年纪就会学会说托词了,怪不得大宋无人敢上战场。”
赵受益又气又急,顿时陷入了秀才遇到兵的窘境,他周围都是能够说理之人,还是头一回撞见野蛮人,憋红了脸,梗着脖子怒瞪李元昊。
“你小子……”
眼见李元昊嗖地站起,躲在暗处的赵正煊立刻走出来打圆场:“两位小主子,说什么呢这么热闹?这是京城有名的曹婆婆肉饼,来尝尝。”
李元昊骄傲却不鲁莽,也知道身为客人不该让局面过于僵化,他独自走到一边吃点心,视线往周围乱瞟。院子不大,除了蹲马步用的树桩和千斤坠,什么兵器都没有。
“这是周家的练武场?”李元昊又挑起话题。
“武场倒算不上,”赵正煊回答,不自禁地摸上腰上的刀鞘,“不过,这里的确是师父教我刀法的地方。”
赵正煊比周平幸运,他的苗刀是计量了身材之后命人打造的,长度重量都很趁手,还可以挂在腰上,不像周平少时须得背着。
“我们来比划比划。”说着就不顾赵正煊的意见,将镶了宝石的刀鞘扔到地上,摆好架势。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赵正煊的思维方式其实受中原独尊的影响很大,有些不满李元昊之前的放肆,有意挫挫他的锐气。
在赵受益眼里,两人的招式套路都有板有眼,刀光凌厉,步履生风,但内行人看就欠些火候了。
“起势勇猛有余而后劲不足。”杨充广皱眉。
“平日里教的都还给我了。”周平更是不满。
赵允让笑道:“也没差到那种程度,是你们要求过于苛刻了。”
张环心不在焉:“你们买谁赢?唔,也许以后可以开个赌场玩玩……”
周平问起小王爷的来意,赵允让收回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