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长之路[慢穿](408)+番外

作者: 默陌书 阅读记录

考虑清楚了其中的利弊以后,康熙自然不会再过多纠结了,如今他需要做的就是为下一任年轻储君扫除障碍,不让胤礽这个前太子妨碍到以后的大清继承人掌控大清才行。

在康熙四十八年四月份的时候,康熙到底不忍心对无辜的太子下杀手,带着一点不舍的答应了胤礽之前提出出海的要求。

对于这样的结果,胤礽早已经预料到了,可当听到康熙答应自己的要求时,胤礽心理仍然还是非常难受的!

二三十年的相处,要是算上上一世的话,父子之间都相处好几十年了,尽管胤礽尽量让自己保持镇定,不让自己透露出一丝受伤来,但他浑身低沉的情绪也说明了他兴致不高的事实。

康熙心理也是难受的,可作为大清帝王,他不仅仅是一个父亲,不能够仅仅考虑到自己的要求,还得以大清为重。

两个人沉默了好一会儿以后,胤礽这才调整好心情,配合询问了一些自己需要配合的事情,不过为了不让康熙变卦,胤礽要求康熙先把允许他出海的圣旨拟好给自己先?

先小人后君子,尽管康熙是一个明君,但却不是一个好父亲,胤礽也怕他事到临头了去反悔--不答应让自己带着家眷出海离开大清了。

自己如今都三十几岁了,人生能够还有几十年,当然是应该及时行乐,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才对。

尽管康熙被胤礽那不信任的态度给气着了,但为了让胤礽配合接下来他废太子的举动,尽量把事情的波动范围减小,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最终康熙还是写了一个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并封胤礽为平亲王,准许其带着家眷出海游历,给大清开拓海外版图,宣扬大清文化的圣旨。

收到这样的保证以后,胤礽这才开始配合起康熙的计划,铺垫了这么久,终于在五月初的时候,康熙在大朝上让梁九功宣读了废太子的旨意...

胤礽索额图这个时候心理早已经有了底,这一段时间也沟通好了,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以后,为了太子一系的人好,他们都十分平静的接受了这样的旨意。

败了就是败了,既然康熙这个实权皇帝已经容不下太子一系存在了,没有能力反抗,他们只能够尽量让自己一系受到的伤害小一些,不让无辜的人受到牵连,不连累家里人,跟历朝历代废太子比起来,他们的结局还算是好的。

第256章

这些年因为胤礽的特地压制, 明面上太子一系的人除了天然站在胤礽这一边的人外,也就只有一些康熙推过来的人,并没有吸收太多的人进来。

因为对今天的结局有所预感,在之前的十几年胤礽并没有让底下的人干什么犯忌讳的事情, 那些害群之马也早就被他清除出去了。

因此这次废太子事件, 除了一些罪有应得的人获罪了以外,其他人最严重的也只不过是被罢职归家罢了。

大部分的官职并没有丢, 而是被康熙打乱重新调整了一番, 分到大清各个角落干活罢了。

当然, 胤礽的人手肯定不只是明面上的这一点, 他隐藏在暗地里的人手可没让康熙知道, 即使康熙能够查到一些,但因为没有证据, 胤礽不配合康熙也不好说什么。

反正胤礽一家以后都要出海离开大清的, 他手底下还有一点人手康熙觉得并不会影响什么, 大不了在胤礽离开以后,自己在慢慢处理掉太子一系剩下的那点人好了。

太子妃石氏经过这半年多的调整, 已经逐渐能够接受胤礽要被废的事实了, 本来她确实下定不了决心带着孩子离开大清的,可是这半年时间,宫里宫外那些人对东宫的态度, 让她意识到, 以后胤礽的太子之位一旦真正的被废除以后,

自己也不在是太子妃了, 那么那些宫里宫外的人在面对废太子废太子妃的儿女, 自然是不会客气的。

如今胤礽的太子之位还没有被废, 儿子和女儿去读书的时候, 就已经受到了那么多冷遇和言语上的欺负,一旦胤礽没了太子之位,要是胤礽留在大清的话,自己一家人肯定要被圈禁在一个院子当中,别说能够让孩子正常读书了,就连出去都办不到。

自己一辈子毁了不要紧,总不能够让两个孩子的人生也被毁了吧?

太子妃也不想让孩子们一辈子不见天日,陪着自己呆在一个小院里面哪里也不能够去,什么也不能够做,甚至连外人都见不了!

光是这些还不是最难受的,太子妃最怕的就是即使这样苟活着,一旦下一任皇帝继承皇位,他们一家人可能连继续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了。

眼看留在大清就是一条死路,为了孩子们好,太子妃石氏最终还是答应了胤礽,一家人一起出海的提议。

为了让妻子放心一些,胤礽说在海外他已经提前安排过了,让石氏放心的先带着孩子们在广州那边等自己,等胤礽处理完京城这边的事情,他就会赶到广州那边带着妻子孩子一起出海离开大清了。

之所以先把太子妃和孩子们送到广州那边等着,也是胤礽怕到时候康熙反悔把人扣留了。

先把家眷护送走,有自己的人暗中保护着,胤礽倒是不用担心家眷的安全了。

康熙看到胤礽这么不信任自己的举动,生气是肯定会生气的,可是这个时候还需要稳住胤礽,他只能够任由太子先把家眷送走的举动了。

太子妃和孩子他们走的时候是秘密走的,并不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可是随着胤礽被废一个月,京城的局势稳定以后,胤礽这个平亲王就开始大张旗鼓的搬运行礼,那一车车的东西浩浩荡荡的运往广州那边,据说太子一家以后会离开大清到海外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