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后我带崽嫁给了皇帝(24)
阿满是个急脾气,一下子喊出来:“人呢?东家到了,还不快点出来迎接!”
“诶!来咯,来咯。”
半晌,一个颤颤巍巍的身影从里面走了出来。
看这架势,没有八十也有七十了。
阿满也不好再说什么,而且这掌柜的耳朵也不好,沟通起来也麻烦。
这里的情况李叔倒是跟她提过,之前负责进货的是陆家旁支的某个亲戚,因为贪小便宜,买了很大一批别人都不要的布。
看着眼前这些颜色鲜艳,花纹繁复的布匹,姝音直摇头,“这也太不符合上京城的审美了!”
这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哪个不是穿的素净淡雅,宛若飞升的仙女?可她店里的这些布就像扔进了大染缸,花花绿绿,极接地气。
姝音觉得肉痛,“这不知要亏多少钱!”
方呦呦沉吟,又上手摸了摸布料的手感,“我有办法把这些布卖出去。”
姝音来了兴趣,连忙追问。
方呦呦道:“虽然这里的货不太符合时下的主流审美,但并不代表它们没人喜欢,我们只要好好定位这些布的客群,就能把它们卖出去。”
姝音似懂非懂,问道:“那要怎么找到喜欢这些布的人?”
方呦呦微笑:“我们办场时装秀吧。”
第20章 时装秀
姝音不明白时装秀是什么意思。
方呦呦细细解释给她听,“我们用这些布做一些好看的成衣样品,再找与目标客群类似的人穿上衣服展示,吸引客户前来购买。”
姝音听懂了,略迟疑,问道:“要当众展示吗?”
良家女子的话应该没人会愿意这么做。
方呦呦也知道这个时代的女子最忌抛头露面,但她也有解决办法,“我看了一下这些布料,很多颜色花样都很活泼,非常适合小孩子,我们可以请小童来做模特。”
“模特?”姝音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方呦呦笑着解释:“就是展示衣服的人。”
姝音了然,几岁的小孩子倒是不必忌讳。
方呦呦又道:“还有一些布料颜色沉稳,花样喜庆,可以请年纪大一点的老者展示;至于剩下的,我们也可以请一些年轻的妇人,到时候遮着面就好了。”
就像方家所在村里的那些媳妇姑子,只要有钱赚,应该也不会拒绝穿着好看的衣服在人群里走几圈。时下的女子,越是上层束缚越大;底层人讨生活,哪有那么多讲究。
姝音觉得她这个主意不错,兴致勃勃:“那我们要怎么做?”
两人迅速商量起来。
时装秀定在十日后的庆民夜市,在这里每一旬都会有一个大型的庆典活动,晚上特别热闹。
定下计划后,姝音和方呦呦每天都忙得团团转,既要请人做衣服,又要找模特,最令人头疼的还是时装秀的举办地点。
露天随便搭台肯定是不行的。
阿满建议道:“要不还是去瓦舍吧。”
在她心里,走秀应该也是和说书、唱戏、杂耍差不多的吧?
这还真是误打误撞,方呦呦拍手赞同:“就是瓦舍了!走秀的时候,还可以请琴师、歌姬、杂耍、胡姬在一旁表演节目。”
对!这样才能更吸引眼球。
她立马在纸上写下章程,边思考边说:“现在地点也有了,我们就要考虑宣传营销的问题了。”
姝音又听不懂了,“宣传营销是什么意思?”
方呦呦简答道:“就是让人知道这里有时装秀,赶紧过来凑热闹的意思,人来的越多越好,不过最好是能消费的群体。”
姝音想了想,说了自己的意见:“我可以请宁华帮忙宣传一下,她结交的人多,上京城里的妇人都爱跟着她凑热闹。”
方呦呦点头,名人效应,很好。
阿满又道:“还可以请说书的先生把似锦阁要办时装秀的消息传出去。”
打广告,也不错。
方呦呦赞道:“行,我们就这么做。再请几个小姑娘穿着我们订做的衣服在庆明东街这边发发传单,让平时来这边消费的顾客知道我们似锦阁有大活动!”
姝音有点摸清套路了,“那时装秀当天早上我们再请舞龙舞狮的师傅在坊门口造造势!”
没过两日,上京城就流传起“似锦阁第一届时装秀”的消息,据说连宁华郡主都抢着要去观看。这下可就热闹了,城里人闻风而动,每天去似锦阁打听详情的都排着队。
似锦阁有了人气不说,还顺便卖出去不少布。
这热火朝天的盛况就连宫里也听到了风声。
深夜的宸元殿,顾珩放下最后一本折子,闭上眼揉了揉眉心。
钱三心疼自家主子劳累,笑嘻嘻地说道:“圣上,最近这几日城里可有件趣事儿。”
顾珩并不应。
钱三嘿嘿一笑,“还跟林姑娘有关呐。”
顾珩缓缓睁开眼,睇着钱三。烛火晃了晃,摇曳的光芒让他仿佛置身于一团金光之中,帝王之气尽显。
钱三的小心肝颤了颤,不敢再卖关子,老老实实把打听来的事情一股脑说了。
顾珩眉心微蹙,“她的嫁妆铺子都在陆家手里?”
钱三听这语气,连头都不敢抬,“前几年是这样,那时候林姑娘年纪小,大概是被陆家人哄骗去了。不过,林姑娘最近已经又把铺子拿回来了,只是多少还是损失了些。”
顾珩把玩着腕上的金丝楠木佛珠,一股无名火腾地一下从胸中蹿起。这陆家人还真是有辱清流之名,连孙媳妇的嫁妆都敢沾手。
想她小小年纪在那群狼环伺的地方生活,一定过得很艰难,不知受了多少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