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后我带崽嫁给了皇帝(406)
凶手杀人的目的真的只是出于嫉妒吗?他还会不会继续犯案?他选择杀害的这几个人到底有没有特别的原因?
越琢磨心里的疑问就越大。
不知为何,顾珩总是觉得有什么地方被他、被所有人都忽略了,暗藏在这之下的某种关联他们都还未发现……
日暮时分,考试终于结束。士子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不禁担忧起来——杀人魔还没抓到,他们随时都可能遇害,总不能一直住在官府安排的地方吧?
好在殿试阅卷的这两日,大理寺这边终于查到眉目了。在排查了从各地上京赴考的五千多名举人,四处走访调查排除后,萧钺和手下的人最后把嫌疑落到一个叫陈弘济的人身上。
此人乃是北地的士子,在当地颇有才名,本以为这次春闱能够手到擒来,哪知天不遂人愿,他并没有考中。据说,会试放榜那日,陈弘济很是接受不了落第的结果,不仅在同乡会馆大吵大闹了一通,还与好心劝说的人打了一架。
同窗们提起他,都不约而同给出了“自视甚高、争强好胜、心胸狭窄”等类似评价。
与凶手表现出来的心性很是吻合。
可是大理寺丞郎学义却觉得有些不对,提出了疑问:“从我们掌握的线索来看,这陈弘济不过是一个白净瘦弱的读书人,真有那个能耐和胆量杀人吗?”
这确实是让人在很在意的地方。
萧钺翻了翻手里的卷宗,说了个可能,“有好几个士子在说到陈弘济时,都提到了他身边那个壮硕的小厮陈大。可能真正下手的是他,陈弘济不过是幕后指使的那个。”
众人点了点头,都觉得这个解释最合理了。
“不管怎样,我们先把他抓回来审一审!”萧钺道。
随着大理寺上下马不停蹄地追捕嫌疑人,时间也来到了殿试唱名放榜的日子。对于苦读多年的士子来说,金殿传胪就是人生最大的喜事。
新科进士们统一身着朝廷颁发的大袖襕衫,头戴垂有皂纱飘带的进士巾,恭立于金殿外听候唱名传呼。
这样的场面既庄严又震撼。
可内宫里的姝音却感觉不到,这日对她来说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一日,直到长乐公主的到来。
“娘娘!”长乐的脸上带着异常的兴奋,声音都有些发颤,“我有件是要和你说。”
姝音忙招呼她在身边坐下,微笑道:“别急,缓口气再说。”
长乐点点头,端起手边的茶杯一饮而尽,深深呼出一口气后,便有些迫不及待地说道:“娘娘,我其实已经心有所属,他就是今次春闱的新科进士——葛拾一。”
姝音微微愣了一下,脑子里飞快地闪过一些埋藏在深处的记忆。当终于想起这个葛拾一是谁后,她的脸色陡然就变得难看起来……
第359章 深坑
葛拾一这个名字姝音只听过一次,但却足以让她印象深刻。
说起来,这还是从陆承舆那里听到的。她记得陆承舆提起此人时,语气颇为不屑,“皇上都给他开后门透题了,还不过排在二甲末尾,差点都要变成同进士了,真是天资愚钝!”
姝音也不知道要怎么回这话,便随口道:“他这名字真奇怪,怎么会有人真名就叫十一啊,这不是排行吗?”
陆承舆掀起眼皮瞥了她一眼,目光里有着淡淡的不耐,冷声解释:“他的拾一可不是排行十一的意思,而是如拾一芥的拾一,意为就像拾起地上的一棵小草一样容易。以此取科第,如拾芥耳。想来为他起这个名字的人很是希望他能颖悟绝伦,做个天纵之才!”
姝音听得云里雾里,却也能感觉得到陆承舆在言谈间对她无知的鄙夷。她那时很有些窘迫,却因为有事相求于他,不得不继续坐在那里听陆承舆唠叨。
“可惜,此人与这名字相去甚远。不仅才华平庸,连读书人的风骨都失了,竟然住在公主为他置办的宅院,东窗事发后更是连夜逃走,只留下一封认罪的书信,真是把天下士子的脸都丢尽了!”
他顿了顿,发出一声冷笑,“这次科举舞弊的事情肯定会闹大,毕竟之前还死了几个士子。游街那日,大家还以为那杀人犯是瞎喊的,没想到还真被他说中了,不仅主考官漏题,连皇上本人也掺和了进去,真是太胡来了!科举乃治国根本,这次的影响实在是太坏。”
他嘴上虽说着忧国忧民的话,脸上却是一副看好戏的表情,“我还以为他是什么明君呐。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
后来的事,姝音就没再关注过了。永安六年对她来说可谓是天翻地覆的一年,先是阿公坠马、阿娘病重,不久后魏舅舅也失足落水、不知所终。
那时的她每日都沉浸在自身的悲伤中,并没有精力去关心这些与自己无关的事。但她隐隐也还是知道一点——这事最后真被陆承舆说中了,整个上京都闹得血雨腥风……
“娘娘?娘娘?”长乐轻轻喊了两声,心里很是没底,不安地问:“娘娘可是觉得我的行事不合礼数?”
姝音慢慢回过神,目光落在她的脸上,一时说不出话来。
她相信二叔是绝对不会在科举一事上徇私的!所以,上一世究竟发生了什么?
长乐却有些误会了,着急地开口解释:“我和他之间是发乎情、止乎礼的,并无任何越界。见面时也不过探讨诗书字画,说说身边发生的趣事罢了。”长乐的脸红红的,神情羞怯,“特别是春闱这些日子,他要温书,我也不好打扰他的,就只是通过飞鸟传传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