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当团宠(119)
“也并非是庸医误人,而是还有其他的原因。”
敬王眸光一亮:“当时没想过,现在……哦不,近些年怀疑过。可是已经过去太久了,就算怀疑也无从查起了。”
夏正启面色一沉道:“二皇兄,朕今天索性明说了吧。”
“朕最近遇到了尹恒的后人。他的后人说,18年前,承光过世后第二天,尹恒就被害,半个月后,尹恒的府里被人放火,尹恒的儿子、儿媳全死了。”
“你老实告诉朕,这些事,是不是你做的?”
敬王瞬间脸色惨白。
他万万没想到,这件事还有被翻出来的一天。
当时在偏僻的大石县,况且已经过去了18年了,他以为,这件事早就石沉大海了。
夏正启这一问,惊得他说不出话来。
“陛……陛下……我没有……”
“您了解我的,为兄从小就不是那种狠厉的性子,又怎么会派人杀害大夫呢?”
“大概,大概是尹家人倒霉吧。”
敬王扯了扯嘴角,想用笑容掩饰自己的慌张,可那笑实在是太牵强了。
“不过,据说你当时,确实把承光的死怪到了尹恒身上,是吗?”夏正启的语气沉重了几分,直直地盯着敬王,眸光中带着帝王震慑人心的威严。
敬王嘴唇抖了抖:“是,当时我骂他庸医。说他误了承光。”
夏正启挺直了身子,看向远方:“尹恒因为你的这一骂,蒙受了18年的骂名。他的子子孙孙也深受其影响。”
“二皇兄,朕问你,你可想弄清楚承光的真实死因?”
敬王点点头:“想,现在很想。”
“那好,我们重查承光的死因,若不是尹恒的问题,就还他一个清白。”夏正启朗声道。
敬王面露惊讶:“怎么查?已经过去18年了,还能查出来吗?”
第102章 开棺验尸
此时,敬王的脑袋一片混乱,只得说了一句不痛不痒的话敷衍夏正启。
震惊、惧怕、愤怒,三种情绪在他的脑袋里厮杀着。
震惊于自己竟能听到侄女的心声;惧怕于18年前的谋杀曝光;愤怒于杨氏用银针害他长子。
三种情绪厮杀到最后,愤怒的情绪占了上风。
他实在是太想验证长子的真实死因了。
“只要你想,自然可以查出真相!”夏正启意味深长地看了敬王一眼。
敬王重重地点了下头:“好,请陛下帮我查清真相!”
夏正启当即叫来德宝,低声吩咐了一番。
第二天,夏正启下了早朝,抱着夏妙元,就和敬王前往慈陵塔。
在大夏,未满12岁的孩子被视为夭折,夭折的孩子,是不能进祖坟的。
皇室专门建了一座慈陵塔,用来安放夏氏一族早夭的孩子。夏承光小小的棺材,就停放在慈陵塔中。
夏正启和敬王先给夏承光上了两柱香。
紧接着,夏正启就命人将夏承光的棺椁开启。
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两名刑部的仵作,都是验尸经验丰富的。
开启棺盖前,敬王一时又有些犹豫:“要不就算了吧,承光安眠18年,竟然还要被惊动验尸……”
“事已至此,你后悔也晚了。此事不仅关乎你家的家事,还关乎一个神医世家的百年名声。”夏正启目光灼灼地看着敬王。
敬王见夏正启如此坚决,不敢再说什么。
夏正启抱着女儿,和敬王站外殿等待消息。
塔内,仵作将棺盖开启,揭开了盖在夏承光尸身上的百福被。
夏承光的尸身,已经严重腐化,都快要成白骨了。
仵作小心翼翼地解开了他身上的锦缎衣服,仔细检查着尸身。
片刻之后,仵作跑过来禀报道:“启禀陛下,小的在小王爷的尸身上发现了银针!”
夏正启和敬王一听,立刻将夏妙元交给嬷嬷,走到内殿。
【欸!我也要看看呀,怎么还把我丢下了!】夏妙元在嬷嬷怀里不满地扭动着。
夏正启和敬王站在棺材前向内看去,只见一具小小的尸身躺在棺内,因为尸身已经腐化严重,几枚闪闪的银针已经刺破尸身,露在外面一截。
夏正启纵然在之前,听女儿讲过夏承光的真实死因,但今天亲眼看见这惨状,心中还是涌出一股炽热的愤怒。
他向来喜爱孩子,一岁的小孩子,竟然被如此残忍地害死,他实在是心疼至极。
他厉声道:“给朕好好查验,看看一共有多少枚根针!”
一个时辰后,仵作禀报:共在尸身中找出了19枚银针,每一枚银针长一寸半,其中有三枚银针刺入了心包。
夏正启攥紧拳头狠狠地砸向石壁:“太歹毒了!”
敬王已经控制不住,浑身剧烈地颤抖着,瘫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承光啊,爹爹失职啊,我不配做爹啊!”
哭了好一会儿后,敬王突然止住了哭声,他沉着脸擦干净眼泪,站起身竟然撒腿就往外跑。
夏正启和其他人都被吓了一大跳。
“快,拦住敬王!”夏正启回过神来后,慌忙叫着。
但,已经晚了。
敬王一口气跑到慈陵塔外,从马车上解下一匹马,飞身骑上就往外跑,一转眼就没了踪影。
“不好,快去追敬王!”夏正启慌张地吩咐着。
几个小太监坐上马车去追,但哪里追得上。
夏正启见状,赶忙跳上自己的马车,让车夫往敬王府赶去。
【糟了,敬王伯伯不会是想赶回家刀人吧?】
夏妙元坐在夏正启怀里,喃喃自语。
刀人是什么意思?
夏正启面露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