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懂,我在暴君文里撩疯批男主(132)

作者: 是鱼不是愚 阅读记录

“是,母妃。”

随后玉蓉娘娘又随意叮嘱了他几句,他也听得心不在焉。

等好不容易放他离开后,宁元书一出门就狠狠踢了一下墙角。

贺十安好像还在书房,也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出来,他一肚子闷气,无处发泄。

宁元书不是不知道皇嗣的重要,但要亲手把自己喜欢的男人推向其他女人,他不想也做不到。

不过如果刚刚不给玉蓉娘娘一个满意的答复,她恐怕不会善罢甘休,所以他灵光一闪,提出了两年后为贺十安纳妾这个缓兵之计。

毕竟如果他说马上就办,玉蓉娘娘也不会相信,但两年后的事谁知道。

空头支票先开了再说!

第117章 怀疑

宁元书一直在宫里等到快申时,贺十安才从庆安帝的书房出来,看起来脸色不怎么好,也不知谈了些什么。

“怎么了?”

“南边今年大旱,老百姓颗粒无收,朝廷早已命各州府赈灾放粮,但情况并不好,现在已经出现了流民,如果不加以解决,恐会生乱。”

宁元书听着心惊,南方大旱他也有所耳闻,但毕竟离京城远,也没有什么实感,现在听说有了流民就知事态严重了。

只是闹到如今有几分天灾几分人祸也未可知。

在哪个朝代都避免不了贪官污吏以及发乱世财的奸商。

宁元书思绪跑得有些远,突然之间像是想到什么,一把拉住贺十安的手臂,问道:“陛下可是有何打算?”

贺十安看他一眼,说道:“父皇准备派我南行。”

“南行?”宁元书喃喃重复,然后望向贺十安,见这人神色不安,遂勉强笑道:“什么时候?我也好让府里早做准备。”

贺十安缓缓吐出一口气,“三日后。”

“这么快?”他忍不住叫了起来,放到现在他和贺十安还算蜜月期吧,庆安帝也太不通人情了。

但他想到这应该算贺十安回宫后办得第一门差事,可不能搞砸了,只好又点点头,“我知道了。我们先回府吧。”

贺十安细细瞧他脸色,见他还算平静,也放下心来。

在回去的马车上两人都很安静,因着这事,连和玉蓉娘娘之前的谈话宁元书也瞒了下来。

次日一早,南行的圣旨便到了府上。

旨意大概就是封贺十安为督察院御史,代天巡狩,并全权负责督察南边各州县的赈灾事宜,三日内离京。

旨意一到,整个三皇子府全都忙了起来。

“荣福,帮我把这个装上,对……哎,这本话本也带上,我还没看完。”

“世子,您真要跟去啊?”荣福一边按照宁元书的指示收拾物品,一边小心询问,“要不我们问问殿下,他同意了,奴才再帮您收拾也不迟。”

宁元书手上不停,挑选着他路上可能用到的东西,然后一拍大腿,“出门在外,最该带的是钱啊。”

“荣福,前两日,陛下是不是赏了我好些东西,我记得除了有现银还有东海的珍珠,你待会儿去库房里都拿点。”

荣福不满道:“世子,您是不是都没听奴才刚说的话?”

这南行路途遥远,世子这身子可经不起折腾。

宁元书叹了口气,“我自是听到的,十安肯定不许,不过我自有办法,你先听我的吩咐准备着吧。”

“世子!”荣福急了,“你明知……”

“荣福!”宁元书打断他的话,冷声道:“你是越发没有规矩了。”

荣福脸色一白,诺诺道:“奴才知错,奴才这就去办。”

看着荣福退下去的背影,宁元书皱眉,他当然知道荣福的担心,只是南方此次受灾的几大州县和朝中势力牵扯颇多,他实在是不放心贺十安一个人去。

…………

南行的旨意一下,宁王府这边也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宁坚想到今日朝堂上三皇子看他的眼神,心里莫名有些发怵。

回到王府,他直接去了老夫人院里。

“母亲可还记得当日宁元书是怎么说的吗?他和三殿下的相识过程。”宁坚接过嬷嬷递给他的茶杯,揭开茶盖放到嘴边,想到当初之事实在蹊跷,又将杯子重重放下。

老夫人细细思索一番回道:“我记得他说是三殿下救了他。”

当时因为两人都不在意,虽然宁元书当时那套说辞漏洞百出,明显就是瞎编,他们也没拆穿,想着反正是个白衣书生,宁元书要留在院儿里也就随他去了。

可现在想来却处处透着诡异。

“王爷可是有所怀疑?”

“母亲不觉得奇怪吗?这三殿下身份如此尊贵,即使要在京城隐姓埋名做点什么,怎么就偏偏挑了宁元书这么一个不学无术之人?”

老夫人心下一凛,“王爷的意思是?”

宁坚沉吟道:“只怕这其中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事。对了,我记得母亲以前曾在莲心小筑安插过一个丫头。”

当初何氏和老夫人都往宁元书身边送过人,后来又被宁元书全都退了回来,这事宁坚也是知道的。

“你是说芳月,她是在莲心小筑当差过。”老夫人此时也记起来了,连忙派人去把人找了过来。

不多时,芳月便进了屋子。

“奴婢芳月给老夫人和王爷请安。”芳月低垂着头跪在屋子中央。

她自从被世子爷退回来后就一直在厨房帮忙,平日里小心谨慎,生怕有了错处挨罚。今日突然被叫进来,心里实在是有些打鼓。

宁坚瞧出她的拘谨,温言道:“你先起来吧,也别紧张,只是今日想到些事,想问问你,你如实回答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