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仙剑四同人)浮生未远(123)

作者: 装果汁的杯子 阅读记录

眼中泛着微微的寒光,话里却是带着云淡风轻的笑意。

“有趣得紧啊。”

“……你是云天青和夙玉的儿子?”

夙瑶挑高了眉毛。

“你。你也认识我爹娘?”

云天河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我爹娘,他们真的在这里呆过~”

“是啊,不但认识,”

夙莘笑眯眯地开口,手中的烟枪轻轻地磕了两下。

“还曾经,很熟悉呢。”

“云天青和夙玉确实曾是琼华弟子,也曾经是我的师弟师妹,可是修行半途而废,自行下山去了。”

夙瑶面不改色地篡改着当年的事情,她不明白,既然当年那般果断的离开,今日为何又让自己的儿子再入琼华,他当真以为自家哥哥就不会伤心,还是说会大度地看在他的面子上好好照顾他和夙玉的儿子?!

“可是他心有遗憾才嘱咐你上山拜师?”

“是我自己想来,”

云天河抓了抓脑袋,有点不好意思。

“爹生前没说过什么,喝醉酒的时候才会说一两句千万不要上琼花,但是菱纱说醉酒的人说的话都是胡说,所以……”

韩菱纱见他将自己扯了进去,不由得心中暗嗔——这个笨蛋啊!!

“原来……”

夙瑶此时,隐隐明白了那几日自家哥哥不同寻常的低落心情——他怕是,早就知道了云天青已经不在了吧……

而且,酒后虽然会有胡言乱语,却,也会是有吐露真心的时候。

云天青,你究竟是如何想的,不让你和夙玉的儿子上琼华,是怕哥哥见到伤心,还是怕哥哥伤害到你和夙玉的孩子呢?

“也罢……近日本门将有大事,我原不想节外生枝,但念及故人情义,且让你们几个试上一试。若能通过考验,我便破例一回,让你们入门又有何妨?”

夙瑶的眼神在云天河手中的这是剑上扫过——只是,无论如何,望舒也该是物归原主的时候了。

紫英走在栈道上,平日里,极少有人从这长长的横架在两个山头之间仿若隐在云雾间的栈桥上走,便是紫英自己,也是常使用传送阵,而不是走过这栈桥。

刚才看到的画面还在脑海里萦绕不去,一向以清醒冷静著称的头脑居然是一团混沌,种种纷繁的情绪一一浮现,许多曾经以为已经忘记了的画面也渐渐清晰了起来。

小小的自己搂着师父的脖颈,听着他娓娓道来的故事,然后在那个温暖的怀抱里沉沉睡去;师父靠着湛泸,仰头望向天空,眼神带着淡淡的寂寥,却在听到自己的脚步声时低下头,消融了眉眼间的清冷;师父搂着被师兄师弟欺负的自己,淡淡地问你可明白,然后在得到自己的回答后伸手揉了揉自己的脑袋;自己悟出第一招不同于琼华剑术的剑术时,那张一贯总是显得有些清冷的眉目晕开了浅浅的笑意……

脚下的步伐渐渐加快,紫英袖中的手指已然握紧。

“真的回来了!”

之前被夙瑶送进须臾仙境在里面闯了两关被财神送出来的云天河看着面前没有变化的琼华宫抓了抓脑袋。

韩菱纱勾起唇角,狡黠地笑了笑——笨蛋,都说了是仙术仙术了啊。

“比我想象的还要快了许多。”

夙瑶依旧冰冷着脸,却是将目光定在了云天河手中的剑上。

“……云天河,你身上佩剑可否让我一观。”

天河点了点头,直接将剑递了上去。

夙瑶握着望舒的剑柄,感觉到它隐隐的抵触,心中不觉微恼。

夙莘见自家师姐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表情变化,但是身上的气势明显变了,不由得摸了摸鼻子。

“此剑近日可是有什么变化?”

“你怎么知道?”

云天河乖乖地回答。

“有一天这剑突然发光后,变得力量好大,我都险些控制不住……”

夙莘看着他用那张和云天青几乎一模一样的脸做出这般纯然的表情,几乎忍不住想要扶额长叹,执着烟枪的手指微微收紧。

柳梦璃觉察了一些不对劲,依旧带着浅浅的笑容开口。

“难道……这剑以前是琼华派的东西?”

夙瑶没有回答,只将望舒还给了云天河,敛眸肃声道。

“你且将此剑小心收好,切勿怠慢。”

紫英刚一踏上剑舞坪,便见着怀朔神色匆匆似是在找寻什么,而在看到他的那一刹那,露出了一种类似于松了一口气的模样。

“紫英师叔。”

他上前几步,在紫英面前垂首躬身。

“掌门唤你去。”

紫英心下情绪尚未平复,只淡淡地恩了声,便转了步子。

“你猜的不错,”

夙莘弯了眉眼,一手插在腰间,一手执着烟枪点向柳梦璃。

“望舒确是琼华之物,不过,”

她看了眼还在纠结‘这是剑’和‘望舒’的问题的云天河,终是摇了摇头,笑了出来。此刻的笑容,比之前的多了几分真心——也罢,终究,和这个傻小子没什么关系。云天青,毕竟也总归是不在了……

“既然它现在在你的手里,师姐又让你好好保管,那‘望舒’便是你的‘这是剑’了。琼华素来以剑为尊,炼剑修仙,至天人合一之境,你初入门,便有神兵在手,自然事半功倍。好好用它啊,小子。”

云天河懵懵懂懂地恩了声。

他身旁的韩菱纱眼中闪过一丝欣喜,有些急切地开口。

“掌门,我们是不是很快就能开始修习仙术呢?”

夙瑶眼神一闪。

“你等虽有些修为,但根基不稳,所学甚杂,实是修仙大忌。我本想让一名玄字辈的长老亲自教授,奈何他在外未归,也只得另觅人选,此人名份上虽是你们的师叔,但规矩礼法不可废,须以师道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