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搞运输(222)
林北办完这些事情,已经中午了。他吃了两个包子,到汽车站寻找他认识的那位大哥。
他还没忘记从淮市开往阳县的公交车几点到站,特意算准了时间到汽车站找那位大哥。
林北识破人贩子,这件事惊动了整个县城,他还受到了表扬,徐进才想忘记林北都难。徐进才看到林北,他连忙放下饭盒,打开驾驶座的门,跳到下面:“嗨,兄弟。”
“大哥。”林北推车走近。
见林北买了自行车,徐进才高兴说:“不孬。”
林北笑着说:“还成。”
“我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你,你在做啥呢?”徐进才一点儿也不把自己当外人。
“我在市里给人盖房子。”林北问,“大哥,你最近咋样?”
“就那么回事。”徐进才挥手说。
“大哥,我想麻烦你一件事,我可能让你帮我运一批海带,你把海带放到余淮镇的砂锅坊。”林北不好意思开口说。
“这个没问题。”徐进才和砂锅坊的张盛不要太熟哦,把海带送到砂锅坊,小事一桩。
“太感谢你了,大哥。”林北递给徐进才一包东西,徐进才把东西往林北怀里擩,林北放下东西推车就跑。
徐进才纠结挠头,他沾了林北的光,汽车站领导跟他透露今年国庆节带他到市里的汽车客运总站参加国庆晚会,他都没感谢林北呐,结果林北托他办一件小事,还给他送礼,他咋好意思拿呦。
第085章 85
汽车站进站口边上有一个凉茶铺, 林北把车停到树底下,跟大娘买一碗凉茶。
大娘在墙根底下摆了一张破桌子,桌子上摆了三个土碗, 她坐在一个小板凳上, 扇着扇子等生意。生意来了, 她放下扇子,掀开笼布, 拿起茶壶倒一碗凉茶, 泛黄的茶水冲击棕色的土碗, 产生清冽的声响。
林北放下两分钱,指着隔壁面条摊:“大娘, 我坐那里喝凉茶, 歇歇脚。”
大娘把钱包进手帕里,把手帕装兜里, 拿起扇子扇风说:“行。”
面条摊老板在树底下摆了两张桌子,按理说这个点应该有三辆公交车进站, 但不知咋滴, 三辆公交车一起晚点,直接导致他没啥生意,老板见林北端茶坐下, 他就没说啥,闷头摘青菜。
林北呷一口茶,尝到了薄荷的味道。原来不是土茶叶煮的茶,是薄荷叶泡的茶, 林北在心里嘀咕一声, 哐当、哐当喝了半碗凉茶,他放下凉茶, 掏出纸笔,伏在桌子上计算十万枚软木塞以及三十六万个玻璃杯的总价,按照合同,他应该付周航百分之三十的预付款,林北拿总金额乘以百分之三十,一万零八百二十四块钱,比他付玻璃瓶的预付款多了一半不止。
林北一口气喝完剩下的凉茶,把碗还给大娘,骑车离开。
林北顺着省道骑行,经过一个又一个路口,拐头下了省道,就能到前进镇腾飞玻璃厂,纬二镇红星钢筋厂,小郢镇为民水泥厂,林北没有下省道,继续往前骑行,最终在快到小淮市的路口下了省道,沿着这条路骑行十三分钟,林北到了七排镇的致富窑厂。
顾军不在,林北直接找厂长陈良山。
不知是热的,还是被林北吓的,陈良山的太阳穴突突跳,他想也没想拿起公文包:“林老板,我这还有事,就不请你喝茶了。”窑厂也快汗死了,实在腾不出柴油给林北,还是走为上计。
“陈厂长,你忙,不用招呼我。”林北从书刊架上拿一份报纸,大大咧咧坐在椅子上看报纸。
陈良山迈出去的脚收了回来,放下公文包,余光关注林北来回踱步。
“林老板,如今我们厂格外艰难。”陈良山疾步走到林北对面坐下,探身使劲敲桌子,“自打政策宽松了,每年冒出一批厂子,他们有关系呐,弄到一沓柴油票,每年上面都说柴油增产了,可每年加油站也不见多多少柴油,柴油不多,买柴油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以前到了下旬,加油站才出现油荒,最近每个月刚过一半,各个加油站就开始油荒了,我们窑厂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不轻易开拖拉机,尽量使用人力运砖,所以没得办法匀柴油给你。”
“陈厂长,我能理解你们窑厂处境艰难,因为我现在处境也艰难。”林北放下报纸,盯着陈良山纠结许久,最后他一副豁出去的架势说,“我和江安区、新台区街道办事处的关系不错,极有可能接手一个大项目,就有点自不量力,没考虑我现在的实际情况使劲折腾其他事,一股脑投进去许多钱,事情刚进行一半,我手里就没钱了。那个,陈厂长,你能不能给我预支一点回扣?”
陈良山现在脚底抹油开溜已经晚了,他薅头发,早知道林北找他预支回扣,还不如匀给他二十公斤柴油。
回扣!!!
两个娱乐场所,两排联排房,窑厂要给林北老多回扣!!!
陈良山嘶了一声。
林北艰难开口:“但凡我有一丁点办法,也开不了这个口。”
“那两个娱乐场所啥时候能完工?”陈良山压下心里的真实想法问。
“最迟九月中旬。”提起工程队,林北眼里的阴霾一扫而空,把报纸推到陈良山眼前,指着报纸说,“您看,沿海经济特区搞的多好,好多有文化的人纷纷写文章分析国家搞经济特区的意义和成果,我看不懂太深奥的内容,但我明白一件事情,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宽松了,人们开始注重生活品质了,到娱乐场所会成为一种时尚,过不了多久,大饭店、娱乐场所会像雨后春竹一样冒出来,我的工程队一年到头都不会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