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搞运输(550)
“你一个姑娘到一个陌生的村子,被人盯上了怎么办!”小李老师母亲用安抚的口吻解释道。
“我住育星外婆家,到你口中就成了陌生村子。”母亲为了找她,把她的事全说了出去,小李老师要疯了。
小李老师母亲不敢刺激女儿,顺着她的话说:“好,不是陌生村子。你不是想去新疆嘛,妈找你,就是要带你去。”
“不去,我和育星昨天已经领证了,今天我就住他家。”小李老师干脆破罐子破摔道。
小李老师母亲声音猛地拔高:“你疯了,你怎么敢和他领证!他哥嫂住客厅,你住他家,你想住哪里?和他哥嫂一起住客厅吗?”
“他家没空房子,你给我哥准备的婚房空着也是空着,给我当婚房呗。我哥不愿意回来,你和爸指望不上我哥,最后还得我和育星伺候你和爸,我们住家里,你和爸对人家好点,别动不动给人家脸色看。”小李老师觉得父母不让她援疆,就是想把她绑在身边,给他俩养老。
小李老师父母就像不认识女儿一样看着她。儿子去援疆,是因为他们家一定要有一个人当知青,儿子当时说与其被分配到不确定的农村蹉跎几十年,不如去有梦想的地方,夫妻俩去探亲,知道那个地方有多苦,才阻止女儿到那个地方,结果在女儿心里,他俩阻止她,是把她留在身边养老。
两人心寒,对女儿说:“你已经是成年人了,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说完,夫妻俩让孙德川做见证,把房子分成三份,两个孩子各一份,他们夫妻占一份。
分完房子,小李老师父母把他们和儿子的房子交给哥嫂保管,拿着行李匆匆去火车站。
林北和余好好目睹一切。余好好羡慕小李老师,即便小李老师父母对小李老师心寒,担心小李老师住进新婚丈夫家名声不好,还是分给她一间房。
两人昨晚找小李老师,到夜校报了到,余好好带着孩子留下来上课,林北继续找人,今晚一起去了夜校。
夜里,夫妻俩商量怎么安排孩子,最后决定把孩子放村小学。
一缕曦光穿过窗帘溜进来,林聪坐起来,睡眼惺忪盯着把脸埋进爸爸颈窝,睡得香甜的妈妈,他打了一个哈欠,翻山越岭翻越两座高山,挨着爸爸躺下,搂住爸爸的脖子,脑袋埋进爸爸的后颈蹭蹭,一会儿趴在爸爸身上看妈妈的睡颜。
妈妈的睫毛好乖巧,脸颊和自己一样肉嘟嘟,耳垂也是肉嘟嘟的,他摸自己耳垂,没有妈妈耳垂大,没有妈妈耳垂软,他摸爸爸耳垂,手感居然和自己一样耶。
林北睁开眼,看到一张放大的脸,脸的主人笑着和他脸贴脸。余好好在笑声中醒来,见父子俩玩做一团,她加入进去。
一家三口玩闹一会儿,林北起床出去买早点,余好好带着林聪躺了一会儿才起床。
她给孩子穿好鞋,把他抱到地上,孩子跑去拉窗帘,早晨的光迫不及待跑进来,填满了一室,余好好叠好被子,拉着孩子出门洗漱。
林北拎着早点走进院子,看到余好好带着孩子在院子里踢毽子,毽子就像长了腿一样,往余好好脚上跑,孩子是真真长了腿,追着妈妈跑。
林北拎着早点走进客厅,母子俩追着他跑进客厅,余好好打开搪瓷盆盖子,林聪递给妈妈勺子,捧着碗递给妈妈,余好好盛豆腐脑,问:“怎么有木耳和鸡蛋花?”
“包子店新出的汤底,我去买早点,包子店排了老长的队,都是为了吃这口。”林北夹一个包子放空碗里,放孩子面前。
余好好盛了三碗豆腐脑,正要坐下来吃饭,见小馋猫迫不及待尝新品,被烫的吐出小舌头,她幸灾乐祸大笑,林聪跟着妈妈一起笑。
吃完了早餐,一家三口到屋后堤坝上遛弯。初春的早晨,太阳照在人身上没有温度,但是看着太阳从城市后面升起,照亮这座城市,心也被照亮堂了。
林北把母子俩送到汽车站,公交车驶离车站,林北也骑车回厂里,他让胡翔去喊上回跟他到西南的人到厂里集合。
胡翔骑走了厂里的自行车。
林北放下自行车,去找冯援朝。
冯援朝、邓蓉蓉、冯援华、阿勇、冯一响在家里编背篼,他们编的背篼可以坐孩子,整个淮市找不到这样的背篼,他们拿到集市上卖,大家觉得背篼形状奇怪,聚过来围观,冯援朝跟大伙儿介绍背篼的用途,一眨眼,十个背篼被大家抢光。
林北走进院子,看到院子里围了一群人,大家过来看五人怎样做背篼的,眼睛看会了,出了这个门立刻忘了。
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大家闲着无事,依旧过来窜门。
他们总想打听外边世界是什么样子,五个西南省份的人闯入北沟乡,成了大家了解外边世界的工具。
林北进来就听见有人问五人:“你们住山坝坝上,出行方便吗?是不是每一个山坝坝上都有一所学校?”
“出行很困难,我们很少出趟远门。学校少,那儿的孩子上学要翻山越岭。”初到淮市,阿勇晕平原,总是思念家乡。他们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天蒙蒙亮到厂里上班,夜里回家睡觉,每天行色匆匆,来不及观察镇子,更没有时间思念家乡和亲人。放假前,厂里员工聚餐,厂里发放礼品,晚上厂里放了两个多小时烟花,他对这里有了一点点归属感。厂里放假,四人结伴去市里,去了文化宫、歌剧院、火车站站前广场、大学校园……拿着券去了酒吧,溜了冰,看了几场电影,他有点爱上了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