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文野同人)附身反派的我日行一善(16)

作者: 踏瀑飞白 阅读记录

拗口的古典希腊语低声响起在这间肃穆的至圣所内,身穿纯黑教衣的陀思语调轻缓,祷告的声音如溪流击打着洁白卵石,清澈而沉静。

但他的动作并非如此虔诚。

圣祭案形状是一个并不高的长方形箱体,象征着耶稣的坟墓与上帝的王座。亦有宣言称天父会以凡人所不得见的无形躯体端坐其上,因此从不准许放除了圣像、福音经与圣盒以外的东西,空出大片位置。

此刻,陀思却坐在圣祭案上,好似这本该就是他的位置。

不傲慢,不谦卑,不狂妄,不怨憎。这只是一种理所应当般的姿态,就像雨水应当自天空落下那般合乎常理。

“〖我使人死、我使人活、我损伤、我也医治、并无人能从我手中救出来……〗”

念着圣经中的箴言,陀思的右手拇指慢慢摩挲过食指的关节处,闭目的神情宁静,如正聆听天启。

那里的皮肤触感光洁细腻,没有被啃咬过的瘢痕。

换句话说,它本该因一种不良习性而长期存在,却在五天内淡化了许多,就像是——他突然戒除了这个思考时的下意识行为。

凡有所动作……必留痕迹。

没有等那场意外的火灾事故发生,已无需停留于此的陀思提前离开了滴血圣母教会。

他从不急于求成,也没有焦躁冒进的性格特质。

气馁更是天方夜谭,陀思早已清楚自己的所图甚大,为世间绝大多数人所不容,哪怕这次计划顺利成功,也不过是向前走了一小步而已。

只不过,在这条道路上,他似乎……先发生了点尚未明晰缘故的意外。

…………

经过两次等待被系统唤醒意识的过程,叶伊赫发现自己在间隔期间会感觉睡了漫长无梦的一觉,真是犹如婴儿般的睡眠。

——但每次他再睁开眼,身处的场景总会跳跃得让人不知所措。

与此类似还有原主的身份,切换的速度简直快到匪夷所思。

不远处的建筑是恢弘大气的古典主义风格,精致的大面积浮雕与严格对称的希腊美学使它看上去更像某种淋漓尽致的艺术,是与教堂截然相反的另一种优雅庄重。

再加上他这身看起来只是普通装束的衣物……

肩膀与后背传来的重量沉甸甸的,不知道原主正背着个什么东西,叶伊赫转手将它拎至眼前。

一个形状怎么看都是大提琴的琴盒。

叶伊赫:“…………”

再加上这怎么看都很像是学校的建筑物,以及来来往往背着各种乐器的年轻人。

见鬼,这次他该不会变成音乐生了吧!?

第10章

等等,别看这具身体格外年轻,他还没忘记第一次醒来时原主正在当罪犯……该不会里面其实藏着一把突突?

叶伊赫绕开人群走,挑了个没什么人经过的角落,将背着的大提琴盒就地放下,拉开拉链。

——长舒口气,里面确实是一把货真价实的大提琴。

再摸摸口袋,发现一张硬质的学生卡,上面印有原主的头像和几行字母。

就是他看不懂俄语,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系统说帮忙激活这具身体的语音信息处理还真就只有语音能理解,一点都不带多的。

话说回来,他完全没想到原主的艺术天赋这么强,明明身体还没怎么长,人直接从教堂来读看教学楼就很高级的音乐学院……也不知道学费是怎么负担的,毕竟原主看上去居无定所,目前还是个逃犯。

还有这把大提琴,一看就不便宜。

叶伊赫感叹着取出那把琴弓,发现自己压根就不知道该怎么握才是正确的。

毕竟他只在小学和初中上过音乐课,接触的乐器除了瞎吹的口琴就只有瞎敲的三角铁。

但这长度,这硬度,叶伊赫索性抖手在空中来回挥了两挥,把那根七十来厘米的琴弓舞得飕飕作响。

真是把不错的好武器啊,抽起人来一定很顺手。

叶伊赫在内心给它点了个赞,依依不舍地放回琴盒——毕竟大提琴都很贵了,这把琴弓肯定也便宜不到哪里去,哪能真把它当打狗棍使。

眼下还是先来祈祷一下他这次不需要停留太久吧。

当辅祭还能混在同僚中装模作样念几句悼词,拉大提琴……听他拉大提琴,还不如看狗拉雪橇。

至少狗拉雪橇,属于自带的种族天赋。

拉上琴盒的拉链,叶伊赫甩手将这沉重的乐器往肩上一背,抬头便看见有位女生正目瞪口呆盯着他。

对方的手里正拎着把小提琴,似乎是想找个不会打扰人的僻静地方练习——于是就看着有个貌似体弱的美少年将琴弓挥得虎虎生风,一招一式铿锵有力。

只是这架势和拉大提琴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想解释也说不出俄语的叶伊赫:“…………”

依旧处于震惊状态的女生:“…………”

气氛尬在这里,两人面面相觑,就在叶伊赫正准备若无其事的绕道走开时,女生开口了。

她小声憋出句“卧槽”,是让叶伊赫眼前一亮、再熟悉不过的中文。

“来这里真是开眼了,这辈子头一次见长这么漂亮的毛子在用琴弓舞剑。”

对啊!叶伊赫豁然开朗。

这里是看起来就很高级的音乐学院,意味着无论什么时代都会吸引各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此求学——那这其中还能没他的同胞吗!

终于能交流了!

“抱歉,吓到你了?”叶伊赫不好意思道,“不是舞剑,我只是在试这把琴弓趁不趁手。”

“啊,你中文说得好溜,”说的话完全被听懂了,女生更加不好意思得单手捂住脸,“我第一次来俄国,还不了解你们的文化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