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我搞养殖养首辅(56)

作者: 景十一月 阅读记录

几名身着皂衣的捕快推开大门,果不其然,谢清遥赫然在列。

他们迅速包围住谢清洲,气氛紧张。

谢清遥冷声下令:“带走。”他的语气冷若寒冰,眼神漠然,仿佛眼前的并非自己的亲弟弟。

沈星河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明白谢清遥自有他的考量。

他关上李大娃家的大门,转而面向围观的群众。

“乡亲们都知道,我弟弟是为民除害,希望大家能去府衙帮我们求求情。”

原本只想在莫家村安安稳稳过日子,如今事态发展至此,不能继续苟着了。

沈星河决定利用舆论压力,放手一搏。

“小沈大夫,你尽管放心,你弟弟这是做了件大好事。咱们这里,哪家的孩子没被那矮捕快欺负过?”

“对!我们要团结起来,一起去衙门救人!”

“救人!救人!!”

沈星河与老马跟随浩浩荡荡的人群,直奔县衙而去。

他们在县衙门口被阻拦在外。

沈星河在人群中带头喊了句:“放人!放人!”

众人随之响应,呼声震天。

他趁乱找到谢清遥,急切询问:“李大娃呢?”

谢清遥:“在大牢里,和老三在一起,暂时先将老三关进去,至少在这里,没人敢动他。”

沈星河双眸明亮,“你的意思是,继续借助舆论,给府尹施压,以此光明正大地释放谢老三。这样一来,京城那边的人也不得不妥协,只是怕他们暗中使绊子,查到你头上。”

谢清遥狭长的眸子微微眯起:“这一天迟早会来,他们不过是找个借口罢了。”

沈星河拍了拍他的肩,“你给我个信物,我去牢里探望他们,县令那边就交给你处理。”

谢清遥递给他一块令牌,随后径直走向县衙后院。

在那里,他找到了那位只会说“看着办”的县令。

谢清遥发现他时,他正蜷缩着身子躲在床底下,瑟瑟发抖,听着外面沸反盈天的喧闹声。

方县令见到是谢清遥来了慌忙从床下滚了出来。

坐在椅子上,抓起茶壶大口灌水,试图平复内心的恐慌。

“我救不了你弟弟,他杀得是府尹的小舅子,若是杀的别人,你只要给我一千两,便能放人。”

可是现在不是银子就能解决的问题,除了府尹给他施压,快速处决谢清洲,门外的老百姓也在给他施压,放了谢清洲。

谢清遥淡然开口,“我给你想了个法子。”

方县令疑惑的看着他,“你想做什么?”

谢清遥:“这就要看你了,方县令。”

方县令眼中的疑惑更甚,他很方,听不懂啊!

谢清遥:“问题是,你想永远当府尹的一条狗,致死都是一个小小的县令。”

他顿了顿,一双眸子含着锋芒,“还是一步步登于权力之巅,翻云覆雨,搅弄风云。”

方县令深深吸了口气。

搅弄风云?

怎么搅?

府尹老贼压在他脑袋上作威作福。

他目前搅屎都费劲。

他站了起来,“少诓本官!本官解决不了的事情,你有能助我?况且仅凭你个腿脚不利索之人?”

方县令怒道:“姑且不论你是从何处打听到我于府尹不和的传闻,就算让你蒙对了又如何,我不可能单凭你三言两语,就听你摆布。”

谢清遥缓缓撕下脸上的伪装,露出原本轮廓分明的面容。

方县令看着他,似有几分眼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谢清遥提醒他:“你这可有通缉令?拿出来瞧瞧。”

方县令恍然大悟,似乎想起了什么,立刻翻箱倒柜找出一叠通缉令。

他一张张仔细查看,终于在最后一张画像上停住了目光。

方县令小小的眼睛在大大的画像与谢清遥中不断游移,仔细辨认。

画像下方,赫然写着一行小字:

朝廷要犯,确认在逃。

方县令狡黠一笑,心中暗喜,黄金万两唾手可得。

他欲要喊人,将朝廷要犯拿下。

谢清遥见他眼睛里透着清澈和愚蠢。

好心威胁他,“你聘用通缉犯当差,岂不是窝藏之罪?”

方县令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冷汗涔涔。

他一屁股栽在椅子上。

谢清遥:“想必府尹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你再听听门外的百姓喊声,你想此事传遍整个边塞吗?你当官的生涯也就到头了。若是搬到了府尹,还可以往上爬,孰轻孰重,你自己掂量。”

来县衙当差的这些日子,谢清遥已经将方县令的底细摸了个透彻。

他是花钱买来的官,整日担惊受怕丢钱又丢官。

他的上峰府尹隔三差五,变相和他要钱,不然就保不住官位。

还派来小舅子监视他,搜刮来的钱要如数上缴。

方县令不想丢掉花重金得来的小官,也不想因为窝藏朝廷要犯而丢掉姓名。

他声音发抖:“那依你看,如何是好?”

谢清遥:“马上放人,府尹到了之后和他交代,是你顶不住百姓的施压。这样既得了民心,府尹在明面上也不会对你怎么样,因为有百姓盯着。”

方县令醍醐灌顶。

谢清遥:“暗处嘛,你自多加小心,叫些懂得功夫的谋士幕僚保护好你,这样的人才,你可有?”

这个问题,把方县令问个哑口无言。

他没有,他什么都没有,就只有一个师爷,那师爷三天两天告病假。

李大娃算是自己人,现在这种情况也指望不上。

之前还有一个死了的那个爱出馊主意的矮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