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考科举(148)

纪元却道:“或许有可能。”

纪元看了看帖子,开口道:“前年我考了县学,有了《竹石》,却没有收到请帖。”

“去年有治病牛的法子,同样没收到。”

“今年却因青储料的事,收到帖子,想来这个贡献更大。安纪村做好青储料的供应,说不定会参加宴会的。”

真的?

安大海又道:“说不定是好事做多了,也是你这三年的积累,所以收到的。”

不管是哪个原因,总之给了在场其他人一点希望。

只要好好做事,做对身边人有益的事,就能收到县令大人的请帖!

若真是如此,那真的光宗耀祖啊。

以后,他们也要往这个方向努力。

单是请帖发出去,就已经有了树立榜样的效果。

纪元对县令的职务更感兴趣了。

一县之长的作用,果然不同凡响。

回去之前,安村长特意买了鸡鸭:“晚上都来我家吃饭,咱们好好庆祝庆祝!”

“先秋收!秋收之后!就做青储料!”

剩下的事纪元不用操心,就连做青储料也不用太管。

有安大娘子跟安大海在,不管是铺料还是洒水,最后储存,都是没问题的。

接下来,他只要等着去参加明晚的中秋宴会即可。

回到安纪村,安村长果然张罗一大桌子饭菜,赵夫子则看着县令的请帖,菜也没动多少。

赵夫子心知,原本大约是没有他的。

但请了纪元,自己作为他的蒙师父,所以也被邀请。

好像收了纪元做学生之后,他的生活都在变好。

不管是许多学生慕名而来,还是因为青储料在村里的威望提升。

就连县里也时常能记起他,连着两年都去做了县试的考官。

若说真的不激动,那是假的。

但更多的,还是为自己学生的厉害感到高兴。

自己这个蒙师,竟然也能沾光受益。

村长家喜气洋洋,赵夫子也多吃了几杯酒。

纪元扶着赵夫子回家,晚上的村里黑灯瞎火的,好在已经是八月十四,天上的明月可以照亮脚下的路。

刚走几步,就看到纪利在旁边盯着他看,上来就道:“纪元,你分了多少钱?”

纪元并不理他,那纪利今年十五,个子自然比十岁的纪元高,上前逼近:“纪元!你分了多少钱!”

“没有分。”纪元淡淡道,“让开。”

赵夫子皱眉,看向纪利,这也是他的学生:“你三字经会背吗?”

已经醉了几分的赵夫子,看到学生第一件事就是问他背书的情况。

纪元方才已经背了一遍,这会看到另一个学生,赵夫子还是让他背。

纪利听到这话,痛苦的记忆涌上心头,像回过神一样,赶紧离开。

他被纪三婶打了之后,还是闷头就睡,睡到天黑才起,想到他娘说的那些话,就过来蹲着纪元,想要问他要钱。

纪元在自己家白吃白喝那么久,总要给点银子吧!

这会被赵夫子吓跑,也是本能反应,他刚想再回去。

一个老头,一个小孩!

怕什么!

“你是大海?会背三字经吗?”

安叔公跟安大海也从村长家走出来,赵夫子又问。

安大海只好磕磕绊绊地背诵,干脆跟纪元一起,送赵夫子回家。

纪利听着,这才没敢上前。

没关系,他肯定会找到机会问纪元要钱的。

等他弄来钱,就去赌博翻本!只要一直赢下去,他肯定能成有钱人。

到时候看谁敢看不起他!

他就是比纪元厉害!

纪元回头看了一眼纪利,倒不是多在乎他,而是知道,这人肯定有什么歪主意。

“大海,帮我做件事。”纪元低声道,“等秋收之后,帮我把小黄买回来。”

“看他们的情况,应该已经没什么钱了。”

听说纪三婶现在暴力倾向越来越严重,马上农闲,小黄出不上力,说不定会把拳头对向小黄。

安大海点头:“好,你放心,我肯定办好。”

安大海今年只有十三,但在外面做了一年多的兽医,办事非常靠谱。

交给他,绝对能办妥。

第二日一早,赵娘子就在帮赵夫子,纪元收拾衣服。

“参加县令办的中秋宴,这事不能马虎。”赵娘子说着,还给纪元戴上四四方方的帽子,读书人常戴的这种帽子,看着就文雅。

纪元看着水面的自己。

怎么看,怎么都像古代的读书人了。

下午,两人就坐着安村长儿子的牛车去县里。

安三叔跟纪元也熟悉,他这次也入选,可以去做青储料,简直浑身充满干劲。

他赶着牛车送两个人,还会在县城等着再把赵夫子接回去。

所以老婆孩子也在车上,他们一家三口干脆在县城酒楼过中秋。

至于纪元?

参加完县令办的中秋宴,肯定直接回县学了。

明日就要开学,他现在时间不多,必须争分夺秒。

县令家的宴会,就在县城一处宅子里,还是借的商会会长家的院子。

说起这商会会长,纪元间接接触过。

正是当初想把他从县学踢走,却没能成功的张宝山他爹。

拿着请帖进到园子里,虽然刚刚傍晚,各处已经点上灯,还有下人引着去正厅。

想来这里的下人也都是张家的。

能帮县令办宴会,让他们都与汝荣焉。

纪元则稍稍心虚。

因为他,这家少爷都去江浙读书了,也不知道会不会记恨。

赵夫子倒是不知道这些过往,但他显得有些紧张,对纪元道:“也不知道有没有认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