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他考童试时,不少考题都跟律法相关。
之后纪元也知道,是他们一个律科进士夫子出的题目,那位虽是进士,却并未做官,而是在府学做个辅科的夫子。
即便如此低调,他还是在考题上,显露出自己的偏向。
那这次的乡试?
纪元深吸口气。
没关系,他只是个考生。
就算皇上看出什么,也是乡试之后的事了。
而且多半不会牵连到考生。
再说,或许皇上不会太生气?
虽说他未跟皇上有过接触,就连在翰林院待过的殷博士,也只是在殿试的时候远远见过皇上一眼。
可从天齐国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来讲,或许不会有事?
上次乡试,不受皇上喜欢的徐大人似乎都过得好好的,便是再生气,也只是让他来出趟差而已。
若说以小见大,再看前朝书库都能打开,让天下书商印出。
可见,皇上或许没有那么小心眼。
谁又知道呢。
伴君如伴虎,此话不会有错。
纪元再次深吸口气。
没关系,他只是个考生。
主考官的怨气跟他没有一点关系啊。
安抚好自己之后,纪元才睡了过去。
这点敏锐,也让他比其他学生睡得晚了一点,早上起来的时候勉强打起精神。
换班过来的士兵看着纪元,眼神终于有了一丝释然。
他就说!
哪有考生不紧张的!
纪元也不能例外,看他没睡好的样子,肯定是紧张了啊!
对啊,这才像个少年人啊。
纪元使劲揉揉脸,把昨天晚上的想法抛到脑后。
好好考试吧,这才乡试的第二天而已。
昨天晚上睡觉前,已经把文章构思好了。
但是写到大备,盛德也。
纪元叹口气。
一个拥有完美礼节的人,就拥有了最好的德行。
这样的人还不重用吗!
纪元又笑,一篇文章写完,精神便上来了。
他的样子让旁边士兵快抓狂了。
方才还觉得他发困呢,怎么越写越来劲啊。
难道写文章还能提神?
想到他上学那会,士兵赶紧摇头,算了吧,这会想想都要睡着了啊。
后面春秋的两篇文章。
看到里面讲周公如何任用贤能,某某国君如何厚待臣子。
主考官的想法,真的跃然纸上!
其实也没有那样夸张,只不过纪元发现了一个问题,从而能细看出来而已。
如果不把题目串起来,就是正儿八经的考题。
下午吃过饭,纪元就把最后一篇完成,并誊抄好了。
剩下的时间竟然空了下来。
两天考试时间,纪元松松快快地写完文章,用了一日半。
毕竟他平时就是按照一日考试时间来训练自己的。
其他考生没有纪元那样快,但速度也不算特别慢。
乡试第二日的下午,大家基本已经完成了七篇文章。
都在做题的时候还好,题目做完,不少人开始活动,引得监试官频频提醒。
大家是不敢说话,但在席舍活动活动也行。
下面还有四天时间呢。
而且天气慢慢变冷,动一动也是好的。
那边监临官跟主考官商量后,允许写完的考生提前交卷。
但交卷的考生也不能在席舍内活动,除非你的前后左右全部交上试卷,否则只能稳稳坐着。
这是害怕考生活动的时候,影响其他学生的做题,更是怕传递消息。
还好,纪元附近的学生快傍晚的时候,全都交齐了考卷,终于可以在席舍内动一动了。
当然了,不许跑跳,不许出声,不能影响他人。
纪元干脆做了套简单的广播体操,算是活动活动。
第二日的考试结束,考场内的气氛没那么紧张了。
可看得监试官们频频皱眉,估计是觉得考场有些不对。
纪元看着他们的表情,大约知道,接下来应该不会再给这种活动时间了。
八月二十,乡试第三日,科举第二场考试,正式开始。
昨天考生们休息得充分,而且也算适应考场环境,试卷发下来之后,都显得很活跃。
第二场考试,要考试论一道,诏、浩、表一道,判词五条。
这有些像应用文,考的是格式,要求,用词。
不太要求文采,更重要的是用词准确。
算是技能要求了。
基本就是给一件事,然后开始写公文格式。
一定要斟酌用词,算是以后当官的基本技能。
也不对,不会写没关系,身边也有文书。
但考试,还是要考的。
因为第二场考试依旧是两日,纪元把这些内容平均分成四份。
一个是精益求精,二是不要让时间过的无聊。
是的,无聊。
从第一场考试就看出来了。
他放松心情,放松时间,也仅仅用了一日半,下面的半日还是起身活动活动。
很多人并不怕有事做,就怕太过无聊,那样考试的情绪都会被打扰。
他们今年这批考生到底不同。
三年来,全都以为三日内要考完所有内容,所以平常学习备考的时候,有意锻炼自己的能力,快写也好,快些思考也好,都是平常的功夫。
突然让他们把速度降下来,其实也是一种为难。
如果不安排好时间,那节奏就乱了。
人一乱,时间就会更难熬。
第一场考试,那么多内容,他们都能提前完成。
这第二场考试内容少了许多,纪元估计着,大半人明天上午就能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