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考科举(511)

这种草拟文书,是纪元他们在府学的时候就学的,科举中也考过,实际写下来,还是头一次。

纪元不由得有些紧张。

用词不能太拗口,也不能太直白,还要简洁明了写完请求。

此刻,他前一个多月看过的文书终于发挥作用。

看了那么多实践题,自己做题的时候,还是有好处的。

等侍读学士点头,此文书递给李首辅,那边点头同意,再盖下印章,一起跟礼部,吏部,向皇上请求。

皇上在七月初六批复,一个朱红的“准”字写下来。

化远三十八年的庶吉士选拔。

终于要开始了。

之前只是自己考试,纪元只知道复杂,却不知道复杂到这种地步。

更别说整理旧官署,同样是差事的内容之一。

如今终于看到皇上的准字,纪元松口气。

侍读学士笑着拍他肩膀:“这才哪到哪。”

“虽说庶吉士选拔,多看咱们首辅的喜好,但到底算科举一环,该有的流程一定要有。”

“协调合适的侍卫,查清楚他们的身家是否跟考试之人有牵连。”

“确认报名的进士们是否符合要求。”

“出卷印卷,把握整个科举的进度,还要按时督促阅卷官们点评,两天内出成绩,誊抄,让首辅点头,再把名单送到皇上那过目。”

侍读学士又说了一长串,他这次不用刻意放慢进度,他知道,纪元肯定听得懂。

“这不过是科举最后一环,你现在知道你们会试的时候,考官们都是什么样了吧?”

等会,侍读学士如此熟练?

纪元下意识道:“大人,您就是会试的执事官吗?”

侍读学士微微一笑:“是啊,也算你的半个夫子吧。”

天齐国也有把考官称为座师的习惯。

这也确实算半个夫子了。

若喜欢攀关系的,此刻直接喊句夫子,侍读学士也会乐呵呵应下。

他们正说着,许久不见的楚大学士过来,他自然是来检查准备情况的,直接多了句:“半个夫子?本官作为本科的主考官,那可是纪元真正的夫子。”

楚大学士今年五十六,看着精神奕奕,眼神里的精光骗不了人。

他也无比满意纪元。

要不是会试结束,他又去了一趟公差,肯定把纪元招入麾下了。

不过也不着急。

李首辅是个不爱搞山头主义的。

肯定没把纪元拉拢过去。

不过楚大学士也忙得厉害,确定这里无事,还要去忙别的。

等他走后,侍读学士撇撇嘴:“会试基本都是李首辅准备的,便是说夫子,你也该是李首辅的学生。”

这话纪元也没法接啊。

说起来,他来翰林院也有快两个月了。

隐隐知道,翰林院分为两派,分别是李首辅跟刑部尚书张大学士,他们都在文渊阁。

对门的集贤官则是楚大学士跟礼部尚书刘大学士。

两边分庭抗礼,政见屡屡不合。

但只跟他一个小虾米又有什么关系!

他还是赶紧准备庶吉士的选拔吧。

侍读学士也只是发发牢骚,虽然知道纪元嘴严,还是道:“咱们皇上圣明,好好做事即可,不搞那些弯弯绕绕的。”

纪元明白,不过也感谢对方的提点。

他跟在侍读学士身后,算是彻底了解了科举的流程。

更明白一点。

他们这些“考试官”被提前安排到考场不准出去,不是为了防止他们给考生们透题。

分明是在保护他们!

侍读学士讲的事情,让他大开眼界。

什么刚确定主考官,主考官家里就被扔金银,甚至还有绑了考官家孩子,只要求透题的。

他们住到考场里,反而免了那些烦恼!

话是这么说,但在这里面,还是觉得无聊啊。

纪元在一众“考官”里年纪最小,干脆给上司们煮茶解闷。

他那煮茶的手艺,连房老夫子都喜欢,何况这些官员。

一时间,这里倒是“其乐融融”。

庶吉士选拔的主考官李首辅过来时,他们就差跟纪元称兄道弟了。

李首辅胡子都翘了翘。

你们多大,纪元多大!

你们还是称兄道弟?!

众人见李首辅过来,连忙起身。

再看后面走进来,穿着明黄衣袍的尊贵之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怎么来了!

“参见太子殿下!见过李首辅!”

纪元自然也跟着行礼。

太子其貌不扬,性子倒是温和,跟风风火火的皇上有些不同。

但太子对政务非常熟悉,问了几个关键的问题,知道准备工作已经可以了,又勉励他们几句。

看到纪元的时候,太子并未说什么,只是带着众人离开。

纪元感觉太子的眼神怪怪的,难道又有什么差事给他?

算了,不想了。

明日就是七月初九。

自己头一次当考官,真的好紧张啊!

虽然只是考官之一,纪元还是很有压力。

要是不小心泄题了怎么办,要是遇到突发状况怎么办。

要是考试中出问题怎么办。

纪元自己考试的时候完全不慌,现在当了考官,心里反而紧张万分。

好在他面上还能保持平静。

七月初九上午。

前来考试的新科进士们,看到的就是一张严肃的脸。

啊?

纪元为什么这么严肃啊。

是不是这次的考题特别难?

还是遇到什么事了?!

纪元也感觉到自己的严肃,朝大家又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