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考科举(533)

纪元的聪明和机智,也不是旁人能比的。

两人相谈甚欢,纪元虽然不吃酒,聂世鸣却吃了不少,终于回到家乡,他可是太开心了。

京城朝臣们终于放冬假。

今年都没有大肆庆祝,皇上还在生病,太子禁足,宫中许多事都是五王爷在操办。

李首辅跟楚大学士的争斗倒是真的到白热化。

朝中的队伍有些泾渭分明。

好在,这些跟要外派的官员们关系不大。

纪元身边的人也各有去处。

武营刘军东西打包好,翻过年,不到十五就出发,他们身体好,天寒地冻也能上路。

邬人豪留下,到时候跟着纪元。

高老四终于也被派官,直接去了一个州的工部,高老四算数极好,竟然正正合适。

看来吏部也不是瞎分职位,还是会考量这些东西。

白和尚就没那么幸运。

青云寺的情况一日不查清楚,他就一日不能派官,依旧留在翰林院做庶吉士。

纪元道:“外派之前可以回一趟家,等翻过年我去建孟府看看情况,到时候给你送信。”

纪元亲自去看,肯定没问题。

如果青云寺真的做了不好的事,白和尚准备去建孟府任个教职,顺便整顿好青云寺。

若寺庙没有做其他的,那他安心等着即可。

白和尚松口气:“你去看,那就帮了我大忙。”

“咱们朋友之间,不用说这些。”

纪元还笑:“还等着你给我看院子呢,希望你不要住太久,事情早日了结。”

白和尚点头,他何尝不想啊。

前两个月,大家还在高高兴兴准备以后的路。

没想到短短时间,出现青云寺这个差错。

只能说世事多变。

话是如此,年还是要过的。

纪元还准备了份年礼,又去程家看看。

确定程家问题不大,也就放心了。

程教谕帮他太多,程家的事,便是他的事。

程大人感慨万分。

他差事出问题的时候,朝中多少人避之不及,也就纪元肯再三上门,还是在自己劝阻的情况下。

回到隔壁院子,火锅已经准备好了。

武营还赶在最后一日,去街上买了新鲜的羊肉,大家这次一定好好吃一顿。

谁会不喜欢鲜羊肉啊。

火锅的烟火气让房间里暖和热闹起来。

房间里充斥着美食的香味。

一年又过去了。

化远三十九年。

纪元周岁十五,也可以说十六,反正他向来喜欢虚一岁。

别人都是尽量把自己年纪说小,也就他愿意多讲。

年龄这个事,确实不好说。

正月初六,朝中正常工作之后。

围绕李首辅年龄的事,一直讨论不休。

李首辅今年六十四了。

还有一两年就到年纪。

是如皇上之前所说,留李首辅到七十五。

还是像年前的小道消息,让楚大学士接替他?

这是个极难的问题。

纪元再次走进阁臣处。

左边是文渊阁,右边是集贤官。

现在两边的人,算是怒目而视,谁都不服谁。

纪元这稍稍停顿,竟然显得格外明显。

他是要去文渊阁的啊!

纪元抬腿要走,只见楚大学士笑眯眯地朝他招手。

这种情况,也不能当没看到。

楚大学士笑着对纪元道:“都说你是李首辅半个学生了,是真是假。”

此话不用多讲。

说是真的。

那便是文渊阁的人。

说假的。

集贤官敞开怀抱。

两边的翰林官员竟然都支起耳朵。

“纪元,你不是要去吏部帮忙吗,怎么站在这。”

从文渊阁出来的吏部右侍郎,吏部的三把手聂大人替纪元解了围。

聂大人朝他点头,让他跟着自己走。

纪元松口气,赶紧跟着过去。

那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

楚大学士看着吏部聂侍郎的背影,奇怪道:“这人怎么会多管闲事。”

身边自然有人答:“他的亲侄子好像跟纪元关系不错。”

等人查证后讲:“他侄子外派的县,就是纪元的家乡。”

楚大学士皱眉,盯着下属道:“那个县,可是当年运河出事的县之一?”

“对,聂侍郎特意挑了其中一个,说是后来官员管得好,就让他亲侄子去捡便宜了。”

“大学士您真厉害,天下那么多小县,您还能记得此事。”

“巨贪案处理得那样漂亮,至今说起来,也是您的功绩啊。”

别的县或许不记得。

那几个县还是有印象的。

当年运河巨贪案实在牵连太广。

更别说楚大学士亲自处理的此事。

案子办得又快又好,让皇上十分满意。

楚大学士又道:“纪元父母双亡,爹娘是怎么死的。”

手下只知道前者,并不知道后者啊。

好在此事是楚大学士办的,所有卷宗都在集贤馆。

一番查证后,楚大学士没了之前的笑意。

纪元爹娘,都死于当年的巨贪案,或者说被巨贪案波及。

按理说,事情已经结束了。

隔壁县的县令都死了,他自家县城的小吏官员也死了无数。

唯独漏下一个人。

当时正荣县的县令王长东。

而王长东是他夫人的娘家人。

那人连夜逃到他落脚的驿馆,后面的事便不用多说了。

楚大学士眼神发冷。

自己竟然养虎为患了。

若早知道纪元的身世,他的会试都过不了,何谈入朝为官。

若纪元是个普通的聪明人,这事还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