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考科举(618)

他想把这地方连根拔起。

没想到拔得太干净?

所以宁安州牛羊放行的时候,他还不能走,他这一走,镇南关肯定更乱。

要说镇南关,现在分为一文一武两部分。

以前镇南将军在,这里又是边关,自然武力压制文官,所以大部分官员都边缘化,爱惜羽毛的就不参与,只等着四年任期结束,好赶紧离开。

不过镇南关到底是天齐国自古以来的关卡,衙门六司还是齐全的。

吏,户,工,刑,兵,礼六司人员齐备。

而且多数人并未参与其中,顶多有些小错,并不会带到京城,一切由代知州纪元处置。

宁安州那种,只有就户司,刑司有人的,还是少数。

文官众人忐忑不安,代知州看着笑眯眯的,年纪又轻,实际上的手段,他们还是清楚的。

若没有什么手段,怎么可能解决了镇南将军。

还有人暗地里说,朝廷能派人来,就是因为他暗地传了消息。

否则以朝廷的效率,怎么可能这么快派人过来?

不过这都是传闻,也没什么好说的。

文官们等着代知州上任三把火,心里也是无奈。

他们能在镇南关做六司主事的,基本都是进士,最差也是三甲进士。

满脑子的想法便是,混够四年,调到其他地方。

谁知道会出现这样的差错。

要不然就这么着吧,反正他们迟早要走。

而且也没人动得了他们,现在衙门没有停摆,已经很好了。

对比文官们想摆烂的忐忑,武将那边则完全是两个想法。

被徐大人带走的,基本都是军队里的上层。

如今分编成五支队伍的军队,全都只剩中下层将士。

要说平日他们没有作恶吗?

那肯定不可能。

毕竟是那些人的爪牙,事情多多少少都有做。

可要说完全是坏人吗?

也不是的。

他们也是被压迫的一员。

他们全都无精打采,有些已经趁乱逃跑。

这些趁乱跑掉的人,身上背着的事情都不小。

纪元对此竟然并未多管,只让邬人豪跟知府拨给他的左右领队他们看好剩下的人。

一文一武。

都在等着代知州先动哪个。

纪元的第一道命令却是。

自查。

自己把情况写下来。

不会写字的口述下来。

总之,纪元要看到所有官员,以及兵士们的情况。

一句话,自己交代情况,那一切好说。

不交代情况,那咱们回头再聊。

纪元只给了十天的时间。

刚刚从滇州府府城回来的秀才们,个个都被拉着。

文官们还好说,兵将这边,大多数人确实不识字。

他们不过出去考了个乡试,怎么家里变化翻天覆地啊。

这就算了。

怎么纪状元,成了他们的代知州?

一部分秀才还有点蒙,另一部分秀才已经去找代知州卖好了。

他们这次乡试,整个镇南关没有一个考上的。

若他们能被状元指点,明年说不定有希望?

纪元听此,也直接道:“等镇南关事情少一些,本官会亲自去本地官学。”

亲自去本地官学?!

这下,整个镇南关的读书人都振奋了。

这些读书人多是年轻人,大多也想继续科举。

有纪状元这句话,他们肯定会愿意帮忙做事的!

于是,镇南关文武官员们便发现。

他们这些人全都被暂时停用,人家纪知州直接找这些秀才们帮自己办事。

什么?

秀才办事不如举人进士?

这就是开玩笑了。

读书跟办事,完全是两码事。

说实在的,官场上那些文书,只要考上秀才,大部分绝对能看懂。

纪元再次另辟蹊径。

他只用滇州府知府拨给他的人,以及从宁安州带来的小吏。

再加上这些牵扯势力不深的秀才们。

有这些人在,镇南关竟然运作正常。

想摆烂的文官们忽然意识到。

如果他们再继续摆烂的话,只怕代知州会直接把他们换掉?

眼看新来的秀才们很快接手他们手里的公务,但凡有不会的,滇州府派来的小吏还能提点。

再提点不成,那不是有代知州坐镇,纪元接触过的文书,是多数人都无法想象的,处理这些简直小菜一碟。

等会。

代知州根本不在乎他们摆不摆烂。

也不在乎他们的想法。

用现代的话来讲。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秀才怎么了,秀才也是读圣贤书的。

还能处理不了文书?

这些东西,只要你学,你就能会。

不少官员笑容停止。

他们还指望代知州主动跟他们熟络?

做什么梦呢!

代知州根本不理他们。

天齐国离了谁,都能过!

可他们这些文官的可代替性强。

武将那边呢?

那些兵士可是实打实的。

不理他们。

却不能不理兵士吧?

如果纪元真的不管他们。

那外面边境来犯,又或者有匪贼闹事。

别说镇南关了,宁安州也会被骚扰。

那边要怎么处理?

十月十一,从宁安州来了四个人。

这四个人两男两女,一致的是,身体都很健壮,面容虽然黝黑,可精神很好。

他们穿着宁安州特产的布料,脚底鞋子是橡胶防滑的。

可要说他们多有钱,看着也不像?

他们进了镇南关,就直接去知州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