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考科举(846)

李首辅,文大学士等人也不在散朝的队伍里,想来在跟皇上开“小会”。

这样的小会,如今也喊上纪元了。

太子直接道:“刘公公,父皇找纪元做什么。”

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叫住纪元,那这事就不怕大家知道。

“还不是纪大人的职位。”

“陛下说,大家讨论来讨论去,不如让纪元自己做决定。”

太子哈哈一笑,调侃道:“别人都是等着授官,也就纪元有这种待遇了。”

纪元无奈,只道:“为天齐国做事,微臣并不在意这些。”

“走吧,孤同你一起。”

纪元行礼,跟着太子同去面见皇上。

满朝文武看着纪元的背影,忍不住感慨道:“他今年才二十五。”

二十五。

他们二十五的时候在干什么?

在读书?

在科举?

在外放?

哎,人跟人不能比!

人家的二十五岁,已经被皇上喊去开小会了,太子都陪同呢。

来到勤政殿,只听里面一片和气,皇上笑的爽朗,看到纪元更是开怀。

“纪元,肃州的文书,你快来看看。”

肃州的文书?

纪元先行礼,这才接过。

上面写的,一共两件事。

一个是肃州的税收。

水泥厂跟橡胶的收益加起来,已经超过整个河西府的税收,直逼江南。

这虽在意料之内,却也着实让人欣喜。

不怪皇上看到纪元之后,会格外高兴。

另一个消息更是好,麦种的培育也有了结果。

肃州的麦子从均产三百多斤,已经到了五百多斤。

是肥料的生产,加上良种培育一起努力的结果。

蔡丰岚的字,纪元还是认识的,他简明扼要的写了这些,还着重提了纪元说的排污问题。

纪元看文书极快,忍不住又扫了一遍,开口道:“都是好消息。”

皇上点头:“是啊,都是好消息。”

今年不过是永康四年,他的治下已经出了这样多的好事。

打仗胜了,粮食丰收了,就连税收都增加了。

再也没有更好的事。

所以,不管纪元做了什么工会,什么农会,皇上依旧觉得,纪元这人很不错。

毕竟那些个什么会,撼动的是世家们的利益。

皇家对此,还是有些满意的。

矿场的矿工工会是有些麻烦,不过跟纪元带来的利润相比,那不算什么。

这些事,皇上觉得,他都可以帮纪元压下去。

只要他能好好帮自己做事即可。

比如,橡胶司。

看完肃州的文书,纪元又看了看在场的众人。

皇上,太子。

赵国公,陈国公。

再加上不算太清醒,坐在一旁的李首辅。

以及文大学士,工部尚书。

皇室。

世家。

还有一个他。

“肃州大半的税收都来自橡胶,有了熟橡胶的制法之后,着实再添大用。”赵国公叹气道,“只是天下间的橡胶作坊越来越多,管理似乎也有些混乱。”

“如何交税,如何收税,各地都有不同,根本形不成规矩。”

“纪大人,这橡胶是你发现的,你可有什么解决之法。”

赵国公直接问道。

没记错的话,现在橡胶司的掌司,是他家的世子。

看来这位世子并未料理明白。

赵国公跟陈国公,皇上,太子都看向纪元,并不是让他直接给个解决之法,而是等着纪元开口想主意,这事就能顺理成章的给到他。

“橡胶司,还要再议。”李首辅睁开眼,努力坐直身子。

李首辅的情况明显不是很好,提到橡胶司,他还是要开口。

皇上嘴唇动了动,却也没说什么重话。

李首辅都这样了,他还能说什么。

可李首辅的意思,还有文大学士补充。

“是啊,自橡胶司成立以来,一直颇有争议,纪大人刚回京,只怕不了解。”

此处的争议,大家都了解。

就是橡胶司该属于朝廷税收,税收充到国库。

还是属于皇家,成为皇上的钱袋子。

文大学士这样讲,自然是为了让此事延后再说。

若纪元应下,成了橡胶司掌司,依靠他的能力,那这事就不可更改了。

只要纪元愿意,绝对可以帮皇上拿稳钱袋子。

这绝对不是世家想看到的局面。

也不是李首辅愿意看到的。

成为公产,还是私产。

这很重要。

关于此事的争执,从化远四十四年开始,一直到如今的永康四年,争论从未停止。

纪元看了看头发花白的李首辅,又对文大学士笑笑,直接道:“微臣确实不解,这橡胶司的争论,为何还未停止。”

“橡胶乃山泽之物,自然是归皇家内务府。”两位国公直言。

李首辅,户部文大学士,工部尚书洪大人则道:“橡胶与盐矿,铁矿一样,都该归为国库。”

眼看又要吵起来,而且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并且皇上肯定还会继续拉偏架。

纪元那边开口了。

“橡胶跟盐矿,铁矿,不太一样。”

众人都看向他。

对于橡胶,纪元确实最有发言权。

纪元直接道:“橡胶从水冬瓜树,橡胶草上剥离,确实是山泽之物。”

“但这是生橡胶。”

“熟橡胶经过多道工序加工,早就不是山泽之物了。”

“此事,好像不用争辩?”

橡胶的发现到使用,再到如今的加工,都是纪元一手促成。

他这句话,似乎直接决定了橡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