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大家对此早就有准备。
可听到圣旨的时候,还是有些恍惚。
二十五岁的工部侍郎。
二十五岁的正三品官员,这谁敢相信?
但这人是纪元的话,好像又很合理。
谁能做出他的成就,谁也能坐到这个位置。
一身紫色官服,穿在纪元的身上。
腰间是金玉带十三銙,公服上绣着孔雀,看着格外不同。
其他官员穿紫色官服,怎么也要四十往上。
如今的工部尚书洪大人,今年四十三,已经是年轻到极致了。
所以孔雀纹样的官服,看不出什么。
纪元却不同。
他长得英俊,相貌非凡,这孔雀纹样绣上去,反而衬得他比平时多了几分潇洒。
不笑也就算了,笑起来,怎么看怎么倜傥。
都说人靠衣装,可这衣服,也要看人怎么穿。
十月十六,新任工部侍郎纪元,再次上朝。
纪元朝众人笑眯眯点头,饶是皇上也要说一句,朝中有这样的青年才俊,真的是好事。
而纪元递上来的第一份奏章,就让他坐不住了。
因为纪元给了橡胶轮胎的制作方法,以及未来蒸汽司的建立。
赋闲在家,他可并未闲着。
橡胶司挪到工部,需要重新梳理。
蒸汽司要成立,同样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
现在不用担心了,纪元已经全都处理好了,大家按部就班做事即可!
一定在今年的年前,把两个部门处理妥善。
不少人隐隐意识到。
工部,这个原本在六部就靠前的部门。
以后可能会一跃成为六部之首?
工部尚书早就看过纪元的文书,除了点头之外,没有其他想说的。
纪元说的,那还能有错?
而且在纪元的规划里,部门成立之后,就可以大搞基建了。
那才是他的特长。
到时候,肯定能一展拳脚。
再说了,纪元做的事,他也有份,也能沾沾光?
其他各部尚书,颇有些艳羡的看着工部尚书。
这人的运气,好像有点好?
本就是捡漏当的工部尚书,本以为要把他换下来,没想到来了个纪元做下属。
这位置,说不定还真让他坐稳了?
大家的目光又看向纪元。
再想到他在画坛的名声,又想到他实际的能力。
这样的人,为什么不是自己人啊!
纪元那边说完,皇上慢慢点头,有理有据,不点头也不行。
至此。
橡胶司,终于回归工部,它的税收,也会正式进入国库。
长达四年的时间,终于把这事敲定了。
赵国公,陈国公脸色难看的要命。
可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谁让他们办了蠢事,不仅没有把纪元拉下马,还让他名声更好了。
作茧自缚,说的就是他们。
橡胶司税收要进国库,已经势不可挡。
这块肥肉没了,他们恨纪元恨的要死。
偏偏拿纪元一点办法也没有。
谁让这是纪元,这是他们的克星。
二十五岁的工部侍郎,他们又有谁能比得过!
等会,他们那样对纪元。
纪元肯定会反击吧?
纪元这人,不是个能吃亏的!
纪元笑眯眯的看着他们。
这不是废话吗。
有仇不报非君子。
不过这仇,也不需要他亲自动手。
第195章
第195章
永康四年年末, 朝堂上火药味甚浓。
自从纪元回京之后,皇室对纪元的针对,就没有停过。
可不管他们再怎么挣扎, 橡胶这事, 还是纪元说了算。
橡胶司一切事务挪到工部跟户部的时候, 内务府橡胶司彻底成为过往。
内务府的皇室成员, 想要吃人的目光都有了。
但工部跟户部的官员们,却是兴奋的很。
工部拿走数据资料,但这些资料残缺不全,大概率还是要自己建档重做的。
户部拿走的,则是橡胶司的税收情况。
这部分更是混乱,也更为要紧。
纪元看着这些账本, 对户部官员道:“这可要好好查。”
纪元说这话的时候,当着赵国公的孙儿,也就是对内务府橡胶司前掌司说的。
对方脸色一变,似乎想到什么。
不过账册他们都检查过很多遍了, 怎么可能有错。
纪元再有本事, 难道他的手, 还能伸到户部里面?
户部尚书心道,纪元伸不到这里面,却也不代表我会将此事轻轻放过。
户部尚书文大学士跟手底下人感慨:“怪不得橡胶司回来第一时间,纪侍郎便请户部同去。”
如果工部有意揽权,完全可以说,等他们把橡胶司料理清楚了, 再把税收部分移交给户部。
这也算合乎流程。
但纪元第一时间, 就让户部同去。
让户部去查内务府橡胶司的税收。
其实这查不查都行。
毕竟那是人家内库的账目。
他们这些外臣,并不方便调查。
皇室也是借着这个疏漏, 有恃无恐。
你们外臣,真的没资格去管我们的事。
可这些外臣里,不包括两个人。
一个是李首辅,李首辅身体日渐不行,基本不再管事。
橡胶司转移成功之后,更是深居简出,连早朝都不怎么来了。
另一个,就是户部尚书文大学士。
皇上在潜邸时候便重用的人,是皇上真正的心腹。
其他外臣不方便插手,他却是方便的。
等皇室的人反应过来,这些乱七八糟的账本,已经被户部整理清楚,由文大学士亲自向皇上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