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考科举(868)

只要他能回来。

他就能有纪元一样的待遇。

终于考上进士的殷茂,如今正在翰林院做庶吉士。

他在这场朝廷争斗里,显得格外弱小。

坐在翰林院里,他只觉得无趣?

之前听他爹说,翰林院多么多么森严,多么多么难缠。

还说什么,这里汇集了天下大事,天齐国的所有事,都会在这做出决定。

其实,也没有吧?

虽说太子党跟三皇子党争得你死我活时,让他觉得,自己在这弱小的厉害。

但抛开这些,其实挺无聊的。

正事不做,天天吵来吵去。

而这些旋涡里,都避开一个人,纪元。

似乎所有人都想得到他的肯定,他的答案。

但纪大学士一心扑在天齐国的建设上。

“是割裂。”殷茂忽然道。

是上下层的割裂。

京城朝廷,在天齐国飞速发展的近十年里,好像一直没什么变化。

这些上层人,还在重复几百上千年的套路跟故事。

但下面,他们看不到的民间,已经发生了聚变。

殷茂拍拍身上的官服:“这庶吉士,好像做不做都无所谓了。”

可转念一想。

也不是这么回事。

朝中的新派官员们,可不是这般。

他们有着无数的事情要做,有着无数的目标要完成。

那好像才是新世界。

李首辅离开之后,带走了一部分旧世界的秩序。

如今,新世界的蒸汽船,要带着天齐国的储君同样离开。

他的离开,似乎意味着旧世界的混乱要走了。

殷茂挠头,自己是不是想多了啊。

殷茂把他这些想法告诉纪元的时候,纪元带了些诧异,笑道:“放心吧,都会适应的。”

人的适应能力很强的。

再大的变化,都能接受。

纪元看着自家娘子回来,她穿着户部官员的公服,跟新进的女官们分开。

看,大家都能习惯的。

有些事既敢想也要敢做。

反正,做了再说。

大家都会习惯的。

不喜欢的,只能被时代抛下了吧。

永康七年,九月。

太子队伍正式出发,带的全都是心腹。

让纪元意外的是,崔伟,石新会,邬人豪都没带。

前面两个,是太子还是皇长孙的时候,就跟在身边的。

邬人豪自从宁安州回来,一直是太子亲卫。

这次出海则完全是皇室的一套班子。

看来出海这件事,确实是个香饽饽,大家都想从里面占点好处。

纪元挑挑眉,并未多说。

太子走的时候,一步三回头,他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对是错。

但他真的忍不了三弟抢了这个机会去海外。

他也不能忍受继续留在京城,到时候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一想到会被父皇软禁,会被父皇刁难怀疑,他就忍受不了。

去找新大陆吧,去找高产的粮食。

太子看到父皇母后,还有纪元目送他远去,心底燃起希望。

等他回来。

一切都会结束的。

他相信。

第198章

第198章

六年后。

“现在是永康十四年了吧。”太子换了整齐的衣衫, 带着仅存的皇室成员回到故乡。

太子的语气带着颤抖,六年来的航行让他沉稳很多,可好不容易回来, 还是让他有种想哭的冲动。

太子身后的人, 早就哭个不停。

终于回来了。

六年了, 终于回来了。

当年怂恿他们去海外的, 都是蠢货,都是故意的。

就是想让他们死在那!

六年里,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吗!

大家简直痛不欲生!

他们出行的时候,共计十万人,大大小小一共一百多条船,其中大船七十条, 全都是天齐国最先进的蒸汽船。

皇室的随行无数,士兵,水手,更是极多。

到现在, 人手不到四万, 船也折损不少, 总共只有八十多条船了,不少蒸汽船还废弃在海上,沉在海底了。

他们从闽地的港口出发,一路往西行,中间遇到风浪无数,像是随时会死在大海当中。

在海上, 再大的船都会变的渺小, 海面一望无际,根本到不了尽头。

中间还因为燃料不够, 在小岛上歇息,差点被洗劫一空。

也就是带的人多,士兵够多,否则连太子都要折在上面。

但不少皇亲国戚,直接葬在当地,带也带不回去。

不止如此,海上的颠簸也让人发疯,更让人的身体逐渐孱弱。

有些尸体甚至只能扔到大海当中,带也带不回来。

这样的日子,过了整整六年。

六年啊。

这根本不是人过的日子!

他们一路往西,也确实到了所谓的新大陆,那里也有国家,也有城邦。

好在他们带去的货物很受欢迎,跟当地人也建立了联系。

但纪元说的亩产五千斤的粮食,真的没找到。

说是土豆,红薯,玉米。

产量都很高。

可是不管他们怎么找,都找不到这样的东西。

当时他们又急匆匆想离开,根本没注意到对方戒备的眼神。

在那边足足待了半年时间,该做的贸易都已经做了。

返航吧。

说出返航这两个字的时候,所有人一致点头。

太好了!

他们早就想回去了!

这什么破地方,有天齐国好吗?

当地甚至连火药都不会做,更没有纪元做的防身手枪。

至于蒸汽机,橡胶,更是什么都没有。

这些地方也太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