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花(179)
可是眼前的男人,看模样不过二十出头,三十顶天,他竟然能在他震怒之下保持镇定,声音平缓,姿态放松,不仅仅是游刃有余,反而有种能够与之分庭抗争的强大气场。
这样的人实在少见。
范鸿蒙有些讶异,开始好好打量眼前的这个年轻男人。
年轻男人谈吐不凡,举止大方,显然不是寻常的江湖草莽。
可他旁边的老者却举止粗鄙,穿着怪异。
——绿胡子,绿头发,绿衣裳,好像一棵成了精的老树妖怪。
老者旁边的四个鬼面人,更是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诡异气息。
范鸿蒙阅人无数,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更加无法判断这些人的来历。
他想起傍晚那会儿发生的事。
那会儿,这些人凭空出现在他家大门口,要求与他见上一面。
那时候,他正在与陈进对弈,不想被扫了兴致,于是安排管事的去打发人离开。
其实,不说他正在与人对弈,就是他无所事事,作为本朝的开朝元老,辅佐了三位皇帝的前任首辅,也不是寻常人想见就能见到的。
管事的不出预料,很快回来,只是他回来的时候,步履显得有些匆忙,脸色更是隐隐有些发白。
范鸿蒙察觉出一点儿不寻常,出声询问,这才得知,自家大宅已经被几百个士兵团团围住了。
寻常人哪里请得动本地的城防兵?
范鸿蒙这才意识到,来人身份恐怕不一般。
甚至可能,与那位姓黄名信的黄将军有些干系。
说起这位黄将军,范鸿蒙也曾与他有过几面之缘,不过,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罗时平将军还声名鼎赫,受人爱戴。
谋反案发爆发后,罗将军的旧部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作为他的副将,黄信将军自然也不会落得什么好下场。
范鸿蒙是这么以为的,直到他辞官归乡。
那时候,溟州城还是大梁的国土,跟着元嘉帝,姓梁。
大半年后,城里爆发了一场瘟疫,几千名普通百姓因之殒命。
天灾人祸,时而有之,照理说,这样的事情不算少见,所以也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
毕竟,前几年一场大雪冻死几万人的时候,事情都被消无声息地遮掩过去了。
——那之后虽然爆发了好几场小规模的起义,但都无一例外地被镇压了下去。
可是那段时间,不知为何,范鸿蒙总是睡不安稳觉,醒着的时候,眼皮也总是突突突地跳。
实在坐不住的时候,他写了封信,托人给元嘉帝递去,可是这些书信每每石沉大海,收不到回音。
直到城防军哗变。
——那之后,即使他想送信,也已经送不出去了。
他不知道黄信是如何躲过当年那样天罗地网一般的搜捕的,也不知道他这些年都躲在何处,更不知道他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打入城防军内部的……他只知道,哗变发生后,城防军一改往日的拖沓懒散面貌,不仅第一时间把控住城防,更以一个意想不到的速度管控了城内外的消息流通渠道,此后,他们先夺城中驻将的军权,再将原来的知府大人拖出府邸,当众杀了头,最后入驻知府府邸,一气呵成。
等到城中百姓一觉睡醒的时候,溟州城已经变了天,改姓了黄。
第108章 玉面飞龙(七)
范鸿蒙阅人无数,清楚知道黄信不是个野心勃勃,挟势弄权之人。
他不知道黄将军此举的目的,但他知道,溟州城,这个边疆小城,不会是黄信的最终目标。
此后的事情发展也的确证实了他的想法。
短短四年内,溟州、滇州等南部五洲相继陷落,将近半数的大梁国土改了姓。
而现在,面前的年轻男人带了几百精兵,强行敲开自家的大门,开始向他索要京城的布防图……范鸿蒙心中震惊不已,也开始怀疑自己看人的眼光。
莫非黄信真的在觊觎那把椅子?
如果是这样的话……
如果当真如此,范鸿蒙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少侠有所不知,虽然老夫也曾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布防图这样机要的文件,不说老夫无心去瞧,即便老夫想要去看,那也是万万看不到的。”冷静下来后,范鸿蒙看一眼对面的白衣男人,沉下声音道。
谁知白衣男人竟然轻轻一笑,淡淡道:“这一点我自然知道。”
事实上,事关京城与皇城的安危,布防图这样的机密要件,除了皇帝本人,与其余的有关人等,几乎没有人能够接触到。
况且,众所周知,早几年前开始,元嘉帝已经疑心范首辅有二心,更加不会让他接触到这一类的机要文件。
“只是……”白衣男人道,若有所指,“虽然大人接触不到,可是大人身边的人可以接触到啊,而且,”顿了一下,男人四平八稳的声音里终于有了一点起伏,续道:“如果我得到的消息没有偏差的话,这个人现下就在这座宅子里。”范鸿蒙:……
范鸿蒙闻言,脸色变了几变。
白衣男人说得没有错,作为前任黑甲军的统帅,韦阳的手里的确握有京城各地驻兵与布防图纸,而世人眼中早已命丧黄泉的韦大统领,现下的确就藏身在他的这座大宅之中。
可这样机密的消息,他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
不仅是外人,就连这家中的管事,服侍了他多年的老仆都不知道,偏院的厢房里,一躺就是好几年,不言不语,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韦大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