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影视同人)[综]那些炮灰们(279)

作者: 笔盈盈的花儿 阅读记录

“皇阿玛必然不会同意建立海军,他志在平定西藏,而等西藏事毕后,还有西南白莲教和江南红花会,皇阿玛现在有了最强大的军队,大约会用枪炮,彻底肃清这些反清残余势力。澳门一个小岛,皇阿玛大约是不会太看重的。”胤禩了解康熙,当初之所以同意建火车,是因为康熙急切的想要平定准噶尔和西藏,他不想将这个功劳留给后来人,所以才冒险一试。可若是让他为了一个小岛澳门,去绞尽脑汁的建设新海军,他大约是不会乐意的。

“我知道,反正这事儿也不急,我的计划也尚且不完善,是先造船还是先练兵,这第一步到底该怎么走,我自己都还没想明白呢?我就是跟你报备一声,到时候你同意就行了。”吕成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胤禩闻言,忽然之间明白了,老四,这难道是......胤禩忍不住笑了起来,看着吕成的眼睛,闪闪发亮的,就像星星。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康熙对火车以及火器的态度,其实非常容易分析,在雅克萨战役中,火枪最后是败给了大清的铁器,如果战争失败了,康熙一定会对火器引起重视,但恰恰成功了,这就让康熙对火器产生了轻蔑之意。许多人说他忌讳民间使用火器云云,可火器的造价高昂,制作工艺复杂,非是专业人士根本不懂,民间起义的流民根本用不起,反而是大清兵马如果配备了火器,会有足够的实力歼灭敌人,所以个人认为,康熙之所以在雅克萨战役后看轻火器,还是因为他没有在这方面吃亏。人永远只有跌了跟头,才会记得疼,康熙就是疼得太少了。

至于火车,满清人排外情绪严重,就连一个西医都有无数人跳出来嗤之以鼻,更何况是西方的古怪机器。对于他们来说,从西方传来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他们蔑视的对象。而洋人火车的外形是西方审美的产物,对于清人来说过于古怪,又隆隆作响的,甚是吓人,遂纷纷避之唯恐不及,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不同了,火车是由大清人自己发明的,每个零部件都是他们亲手装上的,他们了解,而了解就不会害怕,在外形设计上,也是完全依照东方审美标准,仿佛许多架马车连在一起,看着就会顺眼多了。当人们站在一个较为客观,甚至自豪的角度品评一个新事物的时侯,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96

直至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已经利用吕成,将太子势力剪了个七七八八,时机已经恰到好处了。五月巡视塞外归途中,发生了帐殿夜警事件,这成为了康熙一废太子的契机。

‘伊每夜逼近布城裂缝向内窥视......令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似此之人,岂可付以祖宗弘业!’

康熙此言,说得是太子天天晚上在他帐殿外透过缝隙窥视他的行踪,使得他对自身安危十分担忧,遂命人绑了太子以及跟随太子或与太子作对过的几位皇子,其中包括胤褆,自然也包括吕成。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儿?太子是否真的窥伺帝踪?谁都不知道,但康熙是为此发了雷霆震怒。

康熙命那些被捆绑的诸多儿子们,跪在布尔哈苏台行宫外,而后当着朝廷众臣的面开始破口大骂。从太子专擅威权,鸠聚党羽,说到与索额图潜谋大事,复又言及太子早年那些不孝不悌,尤其是十八阿哥去世的时侯,幼弟病笃,父王心焦,身为亲人的太子竟然无动于衷。

还有胤褆身为大哥却屡屡与太子过不去,阴谋陷害,心胸狭隘,幸灾乐祸,唯恐天下不乱。吕成身为太子门人,却不思规劝太子尽忠,更有甚者还有反叛太子之意。总之,种种罪名,不胜枚举,康熙是越说越生气。

最后,康熙终于道出了他内心深处,想说却一直没有说的话。

“太祖,太宗,世祖之缔造勤劳与朕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以付此人矣。”康熙冷酷的声音在行宫内回荡着,森严的目光扫过一众跪倒在地的儿子们,从太子到胤禛。是的,大清的江山,绝对不能交给太子。老大,也不是那块料。老四......虽能力出众,但太过任性妄为,思维古怪,他不懂政治,不懂为君之道,不懂势力平衡,恐怕还是不行。

那么,到底谁行?康熙迷茫了,他的儿子们,都非常优秀,文武双全,而且颇具势力。论才能,他实在不知该如何决择。所以,他需要考验诸子的定力,只有最稳重,最忠良,最无所求的那一个,才有资格接管这大清的江山。

胤禩微微咬住下唇,看向了跪在地上,被五花大绑的老四。上辈子,他将他视为对手,这辈子,他将他视为兄弟。但不管他如何看,那人都不该是这样狼狈的。吕成对上了胤禩的视线,眸中带着点点安抚之意。要想更好的保护小八,最好的方式就是由自己,代替小八,将所有的猜忌都顶上。康熙是多疑的人,他总会怀疑一些人,如果没有他,也许打眼的人就是小八了,毕竟小八是那么的优秀,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他得用自己的能量,把这光藏起来,不让康熙发现。

所以,这样就很好,吕成心中很平静,没有一丝波澜。

九月十六日,康熙回京,召集诸王、贝勒等副都统以上大臣、九卿、詹事、科道官员等于午门内,宣谕拘执皇太子胤礽之事。康熙亲撰告祭文,于十八日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将废皇太子幽禁咸安宫。二十四日,颁诏天下。

胤褆以为自己的机会到了,皇阿玛既然放弃了立嫡,那么就势必会立长,于是他规劝康熙诛杀胤礽,与明珠一行热切的活动。是以,以明珠为首的大千岁党上奏康熙,请立直郡王胤褆为新皇太子,谁知康熙一句话,就将胤褆打入了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