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梦同人)他的嘴巴开过光(92)+番外

且不说探春等人看到王熙凤和赵姨娘同时进来时受到了多大的惊吓,王夫人这厢却被王熙凤和赵姨娘联手气得脑门上都绷起青筋来了。

偏偏她还说不得王熙凤,因为王熙凤这是在为贾宝玉惹出的麻烦擦屁股!

王夫人从来没有这么讨厌过自己所住的这地方,这地方太小了,后头报厦的动静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她能清楚地听到后头,王熙凤、赵姨娘的说笑声,那声音其实并不大,只是此时王夫人屋子内众人都知道王夫人是带着怒气回来的,因此个个都屏息凝气,不敢出声,反倒显得后头的声音格外清晰了。

“没良心的下贱东西!”王夫人从牙齿里挤出一句谩骂出来。

屋子里所有人瞬间都顿了顿,心里头一紧,把头低得更低了,似乎这样子,就能装作不明白王夫人这话到底是在骂谁!

徒蘅鹭说找贾环有事,并不是在说谎。

正如贾环所猜测的一般,蛮子确实已经按耐不住了。

边疆传来回报,蛮子出现异样,似乎打算南下入侵大安,有探子传来消息,蛮子的可汗已经点了大王子、三王子亲自上阵率兵。

顾楚之摸着下巴,一副深思的表情,虽然徒蘅鹭等人都拒绝带他去边疆,但是他还是死缠烂打地加入讨论当中来,颇有小强精神。

“咳咳,”顾楚之一脸正经的表情,事实上,他的确很正经,但不知为何,他脸上带着正经的表情时,反而更加有喜感,“我先说几句,大王子、三王子这两人我还是有些了解的……”

顾老夫人虽然不准儿子顾楚之上战场,但也保不住顾楚之从小就对沙场充满了向往,在顾老夫人的拦截下,他还是通过不少方式得知了他爹和他哥哥们在沙场上的战绩。

蛮子的大王子、三王子都是嫡子,但却有所不同,大王子是已逝去的可汗王后的独子,而三王子却是先王后亲妹妹的生下来的儿子,这两人关系比其他王子都来得亲密,但实际上却都互相不对付。

这二人骑射都很高超,尤其是三王子,据说能拉开百石之弓,百步穿杨也不在话下,而大王子则自幼熟读大安书籍,尤其是兵书,此人据说心计过人,是那种走一步算三步的主儿,不可小觑。

听着顾楚之的话,宋广文、徐图岫等人的神色都正了正,可想而知,如果由这二人压阵,这场战恐怕没那么好打。

眼见众人神色严肃,顾楚之连忙说道:“不过,我相信,这二人再怎么厉害,也厉害不过我们的。”

宋广文嘴角轻轻勾起,徐图岫眼里有了笑意,他拍了拍顾楚之的肩膀,调侃道:“难得你会说话。”

“那是!”顾楚之得意地抬起下巴,片刻后感到有些不对头,“什么叫会说话!我一岁就能说话了,老徐,你这是在讽刺我啊!”

徐图岫故意露出了诧异的神色,“唉呀,你听出来了。”

顾楚之摩拳擦掌,扑向了徐图岫。

二人闹成了一团。

气氛缓和了下来,贾环不自觉地露出了笑意。

徒蘅鹭看在眼里,不着痕迹地勾了勾唇角。

第83章

而此时,徒蘅定的宅邸却不似徒蘅鹭等人那么轻松。

一直抱病休养的张右相此时却精神抖擞, 他的眼中精光乍现, 全然没有之前在朝堂上那般浑浑噩噩的模样, “大殿下,此次是我等的大好机会!建功立业, 便在此时了。”

徒蘅定点了点头,他在理藩院、户部、工部各处工作了不少时间, 磨练早已够了,声望更是在父皇不喜老七、老十之后如日中天,此时就差一个立下功劳的机会。

想到这里, 徒蘅定心潮不免有些激动, 但一想到此次还有老十六跟着去,他就忍不住皱了下眉头。

作为看着徒蘅定长大的张右相一瞧便知道徒蘅定在顾虑什么, 他摸着苍白的胡须, 呵呵笑道:“殿下,是在担心十六殿下吗?”

徒蘅定没有否认, 他拧着眉头, 眉眼间带着些许顾虑, “老十六藏得太深,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我怕他还有不少手段。”

老十六这次去山西,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张右相不以为意,他轻笑了一声, 意有所指地说道:“殿下,十六殿下是有本事,可是论嫡论长,殿下都比他来的有优势,陛下再宠他,也不会冒着天下之大不讳的。况且,殿下的本事远胜于他,何须担忧?”

张右相的一番话着实让徒蘅定宽了心,他的眉头舒展开,起身冲张右相长揖,“外孙此次前去,定然不负外祖父厚望,必当奋勇杀敌,以盼凯旋。”

张右相重重地点了下头,上前扶起徒蘅定,他附在徒蘅定耳旁不知说了什么话,只见徒蘅定眼中精光一闪,眉眼间竟然露出喜意来。

“外祖父之话可当真?”徒蘅定当真是大喜过望,原本他还有些许顾虑边疆那头搭不上什么关系,没想到,外祖父蛰居的时候,竟然悄无声息地和那镇守在边疆的陈大将军搭上线。

“自然是真的。”张右相眯着眼睛说道:“那陈大将军虽然是个硬骨头,但是却喜你勇猛有为,因此愿意帮我们一把。”

“好,好。”徒蘅定喜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边疆那边就是顾老将军和这陈大将军二人说了算,这二人都是孤臣,可顾楚之和老十六走得近,保不准那顾老将军早就投向了老十六那边了,现在他有陈大将军,可以说是胜过老十六一筹了。

“文秀,你上前来。”张右相对一直安静倾听的张文秀招了招手。

张文秀上前,恭敬地喊了一声:“祖父。”

“文秀,这次大殿下去边疆,身旁不能少了左膀右臂,吾自幼让你熟读兵书,又请先生教你看沙盘,为的就是今日。”张右相沉着声说道,“你可莫要让大殿下和皇后娘娘失望。”

“是!”张文秀握紧了拳头,心里头激动不已。

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他苦学多年,为的正是今日!

张右相欣慰地点了点头,他和徒蘅定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都流露出了野心。

酉时一刻。

随着近秋,日头黑得越来越快。

贾环从宋府出来,上了马车,直奔宅邸而去。

如果可以,他希望能在京城多留数日,毕竟,到了边疆,刀剑无眼,马革裹尸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但是,圣旨已下,他也只能尽量争取时间多陪陪赵姨娘。

马车缓缓在街道上行驶,一路上车轮碾压在枯黄的叶片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来,马车内,贾环的神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一直想脱离荣国府,护姐妹娘亲周全,这次去边疆,危险是危险,但却是他一直以来期盼的机会,他必须得去!况且,家国有难,好男儿岂可畏缩!

一路想着心思,不知不觉却是到了宅邸。

车夫扶着贾环下了马车后,才离去。

宅邸门口的门子见到他回来了,连忙上前来献殷勤。

但贾环正沉浸在自己的心思中,哪里会去理睬他们。

只是自顾自地往里走。

宅邸内,赵姨娘早已回来,听到丫鬟通报环儿归来了,先是起了身,脸上露出了喜色,而后又是一阵气恼,又坐下了。

这一起一坐,可把通报的丫鬟弄糊涂了。

旁人不懂赵姨娘,探春难道还不懂她的心思?便笑着对丫鬟说道:“快去把环儿请来。”

赵姨娘哼了一声,到底没说话。

丫鬟连忙跑去请了贾环进来,心里嘀咕道,这刚刚三爷没来的时候,姨娘还一直和姑娘念叨着,怎么他来了,姨娘反倒好像生气似的?真是女人心,海底针。

“娘。”就着丫鬟打起的帘子,贾环走进了屋子。

赵姨娘侧过身,看都不看他一眼,眼眶却悄悄红了。

贾环朝探春递了个不解的眼神,探春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

“好端端,怎么又闹起脾气来了?”探春推了推赵姨娘的肩膀,放软了声音劝道:“环儿明日可就走了,也就剩今晚团聚,你再恼,也等他从边疆回来后再恼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