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国师宠妻日常(127)
一时间林如海是百感交集,不知道该说什么。
正犹豫着,林满从外头进来了,身后还跟着个小厮,手里拿着不少东西。
隔着窗户,林如海叫了一声,林满忙进来问安。
林如海道:“这都是什么?”
林满笑道:“姑娘买了些东西,店家刚送来。”
林如海嗯了一声,眼神示意,那小厮把东西放到了林如海桌上。
前门大街,林如海早年也逛过的,单看盒子上的牌子,他也能知道里头是什么。
绣庄的东西没动,他打开玉器店送来的东西瞧了瞧。
“呵呵。”林如海笑了两声,“这手艺的确不错——”
原想说不如放我这儿,只是想想终究还是叹了口气,酸溜溜道:“我也是客居,就不管那么多了。”
第46章 林黛玉二进荣国府
小暑过后,日头越发的毒辣,才过巳时就是烈日炎炎,贾政坐在他的小隔间里,喝着下人给他准备的蜜水,很是悠闲。
这蜜水里还加了薄荷,又在井水里泡了一夜,早上拿出来放在冰壶里,喝起来分外的凉爽。
贾政一个从五品的官,是没机会上朝的,只有祭祀庆典等等大朝贺,他才有机会上朝,还是站在殿外,又或者边关打了胜仗,抓了什么重要人物,他也是有机会参与献俘的。
上朝的人还没回来,工部其余同僚们也是忙忙碌碌的,越发显得贾政格格不入了,好在还有小隔间挡着。
不过他这个格格不入,就还挺正常的。
贾政是恩推上来的,跟科举官天然就有隔阂。
他家室又过于优越,远超从五品应有的规矩,别说从五品的京官,就是六部的尚书们,也没两个能比得上他的。
贾政还养了一堆清客师爷,陪他作诗闲谈,帮他处理公务。
这么一来,同在工部的同僚们,很多就看他不太顺眼了,于是干脆一起私下找了尚书,给他分了个小隔间,索性眼不见心不烦了。
贾政也不在意,有公务就处理公务,没公务就读读书,二十几年一晃而过。
不知道什么时候,外头又有了声音,贾政下意识看了看窗户,觉得应该快到午时了。
今儿不知道说了什么,竟然这么晚才下朝……
这念头一晃而过,贾政忽然又听见一个熟悉的名字。
林如海。
贾政手里的动作一停,屏息仔细听着外头人说话。
“这么夸他,也不知道陛下想怎么奖励林大人。”
“巡盐御史都当了六年了。”
有人窃笑两声,“你没看户部尚书的脸色都变了?”
“左都御史看着也不太高兴。”
“横竖不会来咱们工部。”
“我觉得内阁学士董大人似乎想说:赏无可赏,不如杀了吧。”
又是几声笑,“董大人虽是末辅,你们也不能这样编排他吧。”
“先去吃饭吧,一会儿就更热了。”
人群渐渐走远了,贾政的眉头却皱了起来,林如海回京了?
他想了想,从小隔间里出来,找了今日在堂上的工部侍郎,道:“下官腹痛难忍,许是喝了冰水的关系,想回去看看的大夫。”
工部侍郎挥挥手,“走吧。”
贾政出来上了马车,“我记得林家在京里有处宅子的,好像是在……”
想了半天没想起来,他又去问今日跟他出来的车夫和小厮,“你可知道咱们府上林姑爷,原先在京城的宅子?”
小厮一脸无措,“二老爷,那会儿八成还没我呢?”
贾政再一看车夫,也就是三十出头的样子,二十几年前纵然是有他,但那会儿肯定还在内宅跑腿,他也不知道。
“先回荣国府!”贾政沉着脸道。
回去家里,贾政洗漱过后换下官服,又叫人去给贾母禀报一声,主要是要避嫌薛家太太跟薛姑娘。
很快贾母那边就来了消息,没人,来吧。
贾政进去行礼,看见贾母没精打采的样子,也要关心一句的,“天气炎热,可要叫太医来瞧瞧?”
贾母眼皮子都没抬,有气无力的敷衍道:“吃了仁丹了。有什么事儿?”
贾政犹豫片刻,“我今儿依稀仿佛听见林如海的名字了,好像是说他回了京城。”
贾母以一个不符合她年纪的矫健动作坐了起来,“真的?”
“……是听同僚说的,儿子也不敢肯定,所以想回来问问母亲,可记得当年林家在京城的住所,也好差人去看看。”
贾母道:“前头我叫你写信给他,你可写了?”
贾政道:“写是写了,就是一直没回复……”看见贾母眉头又皱了起来,贾政忙又解释了一句,“若是他真的回了京城,怕是正好错过。”
贾母叹了口气,“我哪儿还记得这个。鸳鸯,你去帮着问问。再去衙门里打听打听,他原先是御史,都察院总该有消息的。”
贾政应了声是,又关心两句,这才离开。
原本就挺热,贾政带来这消息越发叫她烦躁。
先是林如海有可能已经回了京城,但是没理会他们荣国府。
下来贾政这个榆木脑袋,直接去都察院问一声不就完了?这样死脑筋,都不说将来,如今都不好办。
贾政回去赵姨娘屋里吃饭,到了下午,消息回来了。
林家的屋子像是收拾过,不过没人住进去。
再有就是林如海的确是回来了,住在安国府。
“什么!”贾母听见这消息,头也不疼了,胸口也不憋了,直接就是斗志昂扬又可以了。
“去给安国府送信,请林如海过来荣国府一聚!”她死死盯着自己两个儿子,“你们亲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