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国师宠妻日常(279)

作者: 睡醒就饿 阅读记录

林黛玉眉头一皱,生平头一次生出他该不会是故意的吧?

“师姐,口渴,想喝水。”顾庆之又道。

“你呀。”林黛玉左右一看,他俩正在花园中间偏后的位置,往前去书房倒是不如去她屋里方便。

“去我院里吧。”

到了林黛玉院子里,顾庆之依旧是只站在院门,眼神也不多瞄一眼的,不免又叫林黛玉生出点感动来。

她拿大茶缸子给顾庆之备了温水,又亲自端来给他,道:“赶紧喝了就回去吧,天都要黑了。”

“师姐也不送送我?”

“你不认路是怎的?”林黛玉反问道,说完又笑,“可别了,上回我送你出去,你又要送我回来,两趟就把我爹爹招出来了。难不成你还想叫我爹爹送你?”

那倒也不必。

顾庆之喝了水,把杯子还回来,不是很坚定的走了。

林黛玉回到屋里,揉了揉肚子,“的确不撑了。”

贾家那边各种忙乱,又要寻医问药,又要找人做新的门匾,等不像无头苍蝇一天到晚不知道在做什么之后,殿试都结束了。

顾庆之理所应当拐了他师姐出来。

“师尊家里整日都有新科进士来拜见,人来人往的,难不成叫师姐一人待在院子里不出门?那也太憋屈了。”

这么说倒也挺有道理,所以如今林黛玉白天又往安国府去了,顾庆之还带她去了两回西苑,试了试那据说三丈高的秋千。

好玩是真好玩,刺激也是真刺激,晚上回来林黛玉嗓子都有点哑。

过了端午节,天气是越发的热了,新科进士们也都一一入了衙门,拜见座师房师的活动也告一段落。

林黛玉也不爱出门了,还没精打采的劝顾庆之,“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你也该好好读书了,距离院试也不过就三个月,一晃就过去了。”

读书的不止顾庆之一个,还有刚换了贾府牌子的贾家二房老爷,贾政。

罢官之后喝了几天的药,他倒是没那云里雾里的感觉了,但是科举这事儿还是深深扎根在他心里。

不过贾家这地界儿,好好读书,奋斗上进似乎是件丢脸的事儿,所以贾政是背地里读的。

问题是贾家这地界儿,闲人比正经干活的人多,所以这消息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但是贾政是很有信心的,当了这许多年的官儿,如今再返回来去看科举,的确是有种游刃有余的感觉。

不说进士,贾政觉得他至少能考个举人出来。

这天下午,李纨又往王熙凤屋里去了。

贾家这情况,算来算去,竟是李纨当家了。

只是李纨没多少嫁妆,也没银子往贾家这个大窟窿里填,况且她跟贾兰过得什么日子?

她真心实意的盼着贾家坏。

所以李纨只当自己是个跑腿的,一问三不知,当下头人哭,当贾母哭,跟王夫人哭,有事儿全来问凤姐儿,完全不做主。

“我也实在是没法子了,不然不会来找你,又耽误你养病。”

问完凤姐儿主意,李纨客客气气的道谢,然后告辞了。

凤姐儿把头往后一靠,跟平儿抱怨道:“这位珠大奶奶,听说也是国子监祭酒家里的女儿,我估摸着怎么也不能太穷吧?家里至少也是有家产的,怎么就无能到这个地步了?难不成她在家里除了女红,别的竟什么都不学?”

平儿正要说话,外头小丫鬟就道:“奶奶,张嬷嬷来了。”

平儿眉头一皱,正要起来,就见王熙凤拉住她,又扬声道:“叫进来吧。”又小声道平儿说,“听听她说什么。”

平儿无奈的叹了口气,“奶奶,您这……身子还没好呢。”

王熙凤忌讳别人说她生病,更加忌讳别人说她不行。

张嬷嬷进来行了礼,手里提着个小包裹放在床头,这才坐在王熙凤床边的小凳子上,哭诉道:“二奶奶,您这什么时候来当家啊。您是不知道,那珠大嫂子,竟是个耳根子软的。昨儿答应了我,今儿李嬷嬷一开口,她又把差事派给李嬷嬷了。”

“咱们家里这情况,您也知道,如今没差事的,都怕被撵出去。我们家里虽然奶过主子,我也被人尊称一句嬷嬷,可我也怕珠大嫂子那不知道事儿的,先把我撵出去,我这张老脸没什么,可若是丢了主子的体面,将来可怎么办啊。”

张嬷嬷哭诉一通走了,王熙凤揉揉额头,头疼却又爽快,笑道:“她们倒也知道该求谁。”

话音刚落,外头小丫鬟又道:“赵嬷嬷来了,说要给奶奶请安。”

平儿又是眉头一皱,不等说话,王熙凤就又把人拉住了,“毕竟是二爷的奶嬷嬷。”

等到贾琏晚上回来,就见王熙凤有气无力靠在床边,脸色蜡黄半闭着眼睛,竟像是快死了一样。

“我说你这都多久了,怎么也不见好的?”

王熙凤不过抬了抬手,平儿端着药碗从外头出来,没好气道:“怎么好得了?一天早晚十几个人来请安,全都是求奶奶给她们些体面的。”

平儿放下药碗,又来伺候贾琏换常服,贾琏没好气道:“你就非得贪恋那点权势不成?你真想管家,你也得养好身子才是。”

“你知道什么?”王熙凤睁开眼睛,没好气道。

“无非就是送你点银子,还能有什么?”贾琏道:“如今都要树倒猢狲散了,连这国公府都不知道还能住多久,我劝你也想想将来吧。你不趁这机会好好养病,将来留下病根,难不成还能有人替你?”

这边正说话,屋子外头又来了人,“二爷,老太太叫您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