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国师宠妻日常(73)

作者: 睡醒就饿 阅读记录

话音刚落,锦衣卫的人进来了。

张监正起身,锦衣卫看了看他官服,知道他是钦天监主官,便拱拱手道:“顾大人今日开始正式祈雨,希望各位大人斋戒沐浴一天,明日随祭。”

锦衣卫跟所有官员都不是一个路子,再者张大人也没太反应过来,只跟锦衣卫又拱拱手,目送人离开了。

等锦衣卫一走,屋里众人就炸开了锅。

“张大人真是镇定,进退有据,我方才看见锦衣卫就慌了。”

“你慌什么,咱们顾大人是锦衣卫千户,纵然是虚职,可他认得尹大人,总是有几分香火情的。”

张监正僵硬的笑了笑,“咱们又没做什么,也不曾公开骂过锦衣卫,怕什么?不过说起来……祈雨啊……”

大屋里又安静了下来。

“他会求雨啊… …”

“人家能预报天气从不出错,自然也能稍微求求雨?”

“书上没教这个……”

“他是想教咱们?”

“完全没有头绪啊……”

“我怕我学不会啊……”

不仅是钦天监,要真轮起来,钦天监还是靠后的,像顾庆之手下的几个锦衣卫,还有卫公公,以及御前行走四人组,都是今天上香的。

不过跟别人不一样,顾庆之打算叫钦天监全程陪着一起祈雨,反正专业对口。

再说他都收了钦天监的润笔费了,也得回报点什么。

而且整个祈雨仪式,香火是不能断的,这一条不管在哪个流派里都有,说出来就更加增强了可信度。

总得有人帮着一起上香才行,还得分班次轮值。

中午,尹恩立从皇宫出来,顺路拐到了太庙,顾庆之正在祭台照看香火,见尹恩立过来,顺手帮他也点了三柱香。

尹恩立上了高台,站在顾庆之身边,垂目屏息,举着香做供奉状,然后将香递给了顾庆之。

三炷香插在香炉里之后,两人走到一边说话去了。

“已经去了,早上陛下带着大兴宛平两县县令去见了太上皇,被骂出来了。太上皇骂陛下无能,这点小事也处理不好,还说无雨是陛下德行有愧。”

顾庆之发出嘲讽的一声哼。

“明天是跟内阁学士去劝太上皇,后天是已经告老还乡的元老们,大后天是皇室宗亲。”尹恩立说到这儿,抬头看了看天,天上一丝云也没有,“真的能下雨。”

顾庆之道:“陛下就从来不怀疑我。”

尹恩立翻了个白眼。

顾庆之道:“好好劝解太上皇吧,闹大一点。到时候等满朝文武百官都来上过香,就只剩他一个,那他就完了。俗话说得好,祈雨不可怕,谁没上香谁尴尬。”

“这是哪门子的俗语。”尹恩立没好气道。

顾庆之指了指自己鼻子,“我是世俗之人,我说的话就是俗语。”

两人正说着话,就见宛平大兴两县县令过来,视线一对上,顾庆之便道:“两位大人也来上柱香。越是虔诚,雨就越快下来。”

这也没什么好推脱的,两人整了整官帽,又拉平了官服,上前严肃正经的上了香。

送走几人,台上又只剩顾庆之一人了。

他打开金手指看了看,这次的策略,是打算一直叫京城晴着,把积雨云吹到京城周边预备着,等到十号,再把云慢慢吹到京城,然后十一日早上下雨。

计划很完美,实施起来也没有任何问题。

中午这会儿没什么人进出了,顾庆之叫了人看着香火,他下去休息了。

进入二月,天气是一天比一天暖,这天,史湘云来贾家玩,拉着人陪她放风筝。

自打林黛玉走后,贾宝玉的确是没精打采的,基本就没正经去过学堂,整日不是在贾母屋里,就是在姑娘屋里待着解闷,又或者去找秦钟逛。

“又没风,放什么风筝?”贾宝玉没精打采的道。

史湘云冲他哼了一声,道:“怪没意思的,好容易来一趟,也不陪我玩。再说这么好的太阳,哪年能有这么好的天气?真希望年年都是这样。”

贾母笑道:“就是不放风筝,出去走走也好,一天到晚待在屋里,身子哪儿能好?”

“就是,林姐姐就一天到晚都在屋里,你看她弱的。”

有贾母发话,一屋子人都出去晒太阳了。

史湘云又要了风筝,道:“虽然没什么风,但是我能跑啊,说不定就放起来了。”

其余几个姑娘是没她这个闲心思的。

如果非要说林黛玉是不动,迎春就是彻底没存在感,坐在一边都不说话的。

探春心里总有股气,又是几个姑娘里最注重仪态的,平日里放风筝也都是丫鬟放起来才交给她的,叫她自己跑是不可能的。

虽然陪着出来,不过就笑着说了两句,“你小心些,别摔了。”就算完事儿。

惜春也没兴趣放风筝,而是对着花园里的花,一朵朵看了过去。

一直陪着史湘云玩的,也就只有薛宝钗了,连贾宝玉都是后头加进来的,还是因为薛宝钗说了一句,“宝兄弟,你也稍微动一动,哪怕做个样子,别叫老太太担心才是。前儿才为你没精神,还请了太医来看,你也该安安她的心才是。”

贾宝玉是知道自己没病的,听见这话,又想老太太素日疼他,便放下忧愁,道:“看咱们谁的风筝先升起来。”

这么一闹开,互相嘲笑对方的风筝趴窝了,果然就好了许多。

几人在外头闹了一个下午,史湘云汗留得头发都黏在额头上了。

回去的路上,她挽着薛宝钗的胳膊走在最后头,笑道:“还是宝姐姐好,还记得去年我来放风筝,林姐姐就走那么两步路,害得我也不敢跑太快,生怕她看了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