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身后的男人竟是[快穿](463)+番外

作者: 笔名叫这个 阅读记录

也对。

真要捅出来,戚云端不会有多少坏处,最多就是麻烦一点而已,但是她自己肯定保不住命,她又不是真的蠢。

可戚云端不去计较她知晓这个秘密选择放过她一马,还是让桑采薇感激得很。

戚云端将桑采薇安排到了一个庄子上去实验水泥的一应东西,而自己则回了宫。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桑采薇确实折腾出了不少好东西来,先是水泥,后来还有其他各种东西,再后来还被人知道玻璃也是出自桑采薇的手。

等朝中大臣知道桑采薇的身份,想要弹劾她,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桑采薇为这个王朝带来了太多的利益,光是水泥一项,就改变了很多。

修筑堤坝,坚固城墙,

整齐的道路,干净明亮的房屋……

这一项项,都让人无法因为桑采薇是个女人而去抹去她的功劳。

倒是有人盯着桑采薇的性别,说是女人都应当嫁人生子,相夫教子,不该在外面抛头露面。

戚云端也直接,直接将桑采薇叫到了议政殿,然后桑采薇问了对方一个问题。

“然后呢?我所有的功劳都属于那个娶了我的男人?再然后呢?相夫教子,我没有时间再去做那些,没法再拿出好东西出来让天下百姓日子更加好过,那些事情这位大人能够做吗?如果大人您能够顶底我,那么我自然没有意见。”

——你能吗?

对方敢说能吗?

当然不敢。

别的事情可以代替,但是桑采薇做的那些事情,没人能够代替。

戚云端就坐在上面看着下面的争吵。

文人擅长嘴皮子不假,可桑采薇同样极为擅长嘴皮子,并且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真要吵起来,这群人还不是她的对手。

眼看着桑采薇吵上了头,甚至连袖子都撸了起来,看了一场热闹的戚云端才叫停。

“此事莫要再提。”

整个后宫的人对于桑采薇也极为好奇,包括作为皇后的德音。

等身为太后的姚凌云知晓桑采薇就是“拔剑自然神”后,整个人的态度顿时都变了,看向桑采薇的目光都带着激动。

她可不知道看了多少拔剑自然神的话本子,对其中的故事了如指掌,谈起来就头头是道的,将桑采薇夸了个遍。

搞得桑采薇都不好意思了。

因为真的很尴尬。

尤其在听到姚凌云带着太妃们解读她那些话本子的时候。

——她当时真的没有想那么多啊!

真的没有想!

就只是想要断情绝爱,写一写那些所谓的风花雪月背后的故事,顺便夹带私货,写写大女主事业流爽文剧情而已。

别解读了真的,我没那么高尚,也没想那么多!

戚云端?

戚云端负责看热闹。

顺便告诉姚凌云与德音,他对桑采薇没兴趣,桑采薇有赘婿,不要胡思乱想。

心满意足地见过了偶像,姚凌云就带着一群好姐妹跑了。

她这次选择了去江南。

原本姚凌云还不至于这么出格,但是在戚云端询问她要不要养几个男人,并且将太妃之中想要嫁人的那些被姐妹换了个身份嫁了出去之后,她就慢慢放开了。

她们这次去江南就是去看一个姐妹的。

对方的身份是原本娘家远房的守寡侄女,被家里认做义女后嫁给了一个家风极好的人家当继室。

因为不能生,她找的人家已经有了孩子,过去也不用她生孩子,又有钱,如今夫妻和美,日子过得好极了,与继子继女相处得也不错。

姚凌云她们这次就是去看望对方的。

戚云端当然支持。

他巴不得姚凌云多去过自己的日子呢,好好的人困在后宫干什么?就算身份高,有人伺候,但确实地方小啊,活动的地方太少了。

大臣们对于戚云端的任性已经习惯了一开始还会有人弹劾,但是现在大家都选择眼不见心不烦。

只要别哪一日太后想要改嫁,或者再生

下个孩子什么的,他们都接受。

不接受还能怎么办?

他们这位陛下乾坤独断,根本不是吧他们能够左右的,偏生又是一个极为孝顺的孩子,不舍得太后年纪轻轻的就被困在后宫之中。

总之如今大臣们对于戚云端的要求真的不高了。

高不起来。

因为除了家事上,戚云端在天下大事上极为稳妥,妥妥就是个圣明的君王,如今整个宇朝一片欣欣向荣,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家强盛,盛世之兆,有那么一点小瑕疵……忍了。

不忍怎么办?辞官?

当然,这大概也是大臣们不知道戚云端将想要嫁人的太妃们换了身份嫁出去的缘故,否则估计就不会这么侥幸了。

但大臣们不知道,正被关在别院的戚文璟知道啊!

他简直恨不能一天三顿,天天骂人,因为除了骂人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了。

没有人交流,就时不时听到一些戚云端的好消息,再听到一些姚凌云她们又去了哪里散心,又发生呢了什么事情……

这样的日子是个人都得疯。

听到太妃嫁人的消息,他将住处所有的东西全部都砸了,然后改天那些东西就全部都换成了木头的,保准戚文璟摔不坏。

就在戚文璟不知道日子过去了多久,今夕是何年的时候,他再次听到了一个消息。

姚凌云在江南遇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男人,并且将人给带回来了。

不,也不能说是志同道合,而是他们原本就该是一对夫妻。

当年姚凌云正要议亲,两家也说好了即将定亲的,结果戚文璟因为需要一个家世一般的妻子,看上了姚凌云,让正德帝赐了婚,后来对方也另娶他人,如今在江南有名的书院当夫子,并未进入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