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茅草屋里捡来的小夫郎(136)+番外

作者: 三五不时 阅读记录

他说村中那些房子盖得匆忙,需得加固一番,还让裴应川回去时顺路告诉村长,说若是需要帮忙,就知会他一声,他这里有两间空房,可以腾出来供村里人暂住。

至于米粮面食他也能出一些。

不过叶正荣听裴应川如此说后却拒绝了,回复说不愿意村中人去打扰他老人家,村中还有一些空屋。

裴应川递完话后便去了学堂那里,从徐夫子那里领了批改的课业。

这几日接连大雪,雪化时最是寒冷,无论是孩子们还是徐夫子都受不得冻,因此学堂今日下午便停了课,只等雪化后再开课。

孩子们的课业不能耽搁,裴应川计划早早批改后再送回学堂,并决定开课后留半日给孩子们答疑。

他既然答应过徐夫子,便一定会尽好自己的职责。

等他从学堂里出来又一路走到村口时,已是傍晚时分,远远望去,好似天地都成了一种颜色,同样的昏暗不清。

去往草屋的路他已经走了千百回,即使闭着眼睛不看路他也能准确地走回去。更何况孟冬还把唯一的一盏油灯放在了窑洞外为他指路。

那一点亮色,在愈发黑暗的天地中十分显眼。裴应川抱好怀中的书本,越走越快。

不久之后,窑洞等了许久的孟冬听见声响出来迎人,两人拿起油灯进了洞内。

而后,只听得一阵响亮的马蹄声,进村的小路上忽然出现了一个骑着马的高大汉子。那汉子骑着马回头看了一眼坍塌的草屋,随后加快了速度去往村里。

第82章 芋头

冬日的夜间总是十分寒冷,等到北风停歇之后,便到了天亮的时辰。

有些挤,好热。孟冬睁开了眼睛,眼前是黑乎乎的墙壁。他只好挣扎着翻了个身,这才发现身旁的裴应川不知道去了何处。

他动了动身,手脚并用地从两床被子下挪出了自己的上半身,看着身旁的空位以及盖在自己身上的两床被子,孟冬梳理好头发,仍有些迷茫。

裴大哥去哪了,难不成是他又起晚了。

这被子应当是裴大哥怕他冷走时又盖在他身上的。身下的火炕也早已熄灭,不过被子里依旧很暖和。

“裴大哥?”他喊了两声,没有人应答。

见此孟冬也没有再喊,迅速下床寻找外衣,只是一点燃油灯便看见灶台竹椅靠背上挂着的正是他的外衣。

伸手一摸,衣服已经被灶内的小火烘烤得暖乎乎的了。

三两下穿好外衣,他用灶上的温水洗漱,又淘了些白米和红豆,装进瓦罐里煮粥。

那些窝头前些日子吃完了,孟冬计划着过几日天晴后再做一些。他觉得熟能生巧,只要他多做多练,总有一日也能做出好看的窝头,学字也是一样。

瓦罐刚刚放下,外面忽然传来了一阵敲击声,他便走近洞口想要听个明白,不过那声响很快就消失开来,变成了他十分熟悉的脚步声。

“醒了?外面还有些薄雪,饭后要不要我送你去。”裴应川捧着一摞短柴进来, 第一眼看见的便是孟冬侧着身子靠在门口偷听的场景。

“不用了,裴容家里又不远,再说了今日小双也去,路滑我小心些就好了。”孟冬摇摇头,把裴应川拉到灶台前坐下,让火烘烤去他身上的寒气。

“裴大哥,你怎么每次睡得比我晚,起得还要比我早。”他起身来到灶台前,又给瓦罐里添加了一些山茱萸果子,之后便去往洞外看了眼天色。

时辰还早,村里的鸡还蹲在树上不肯下来。这么一看裴大哥起得比往日要早许多。

难不成是他昨晚没有睡好。孟冬收回手,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他看了看叠放整齐的两床被褥,和不算十分宽敞的火炕,皱了皱眉头。心道是不是太挤了……

那今晚就盖一床被子好了。孟冬看向什么都不知道的裴应川,悄悄想道。

“大抵是今年天气有些异常,雪下得太早,我心中有所挂念,所以早早地便醒了。”裴应川将劈好的木柴一根根堆放整齐,取来竹勺搅了搅快要煳底的米粥。

等到红豆米粥煮好后,裴应川又烧了一锅开水,给两人都煮了糖水荷包蛋,配菜是酱豆炒豆腐。

今日他两人都有事要做,裴应川要去往山里寻找开春盖房子所需要的木柴,孟冬昨日便和裴容约好要去他家里玩,顺便帮裴容做些小活。

“这个时候进山会不会太冷了些。”得知裴应川的计划之后孟冬有些担忧,不愿意让他去。

“等到雪化了再去不行吗,或者,或者先砍些竹子回来,总之都是能用上的。”

孟冬想了一会儿,想出了一个借口,“我正好我要去裴容那里,裴大哥你去砍竹子顺便送我去好了,到时候晚上我们还能一起回来,这样你就不用担心我了。”

明明是他担心自己,却要反过来以此借口。裴应川低头轻笑,而后答应了孟冬的要求。

“好,我答应你。”

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孟冬便开开心心地夹起了碗里的荷包蛋。

饭后两人一起将窑洞内的东西都整理了一番,而后便手牵着手地出了门。

不到一刻钟,两人便出现在了叶正荣院子前。

孟冬指着院子的那头黄色的马,看了又看,村里的牲口大多都是牛羊之类,很少有马,因此他此刻看得正新鲜,“这是哪里来的马?是婶子家的吗?”

“应当不是,昨晚我回来时还未见到这匹马,应当是婶子家夜里来了客人。”

“客人?”会有谁在这么冷的时候来小溪村呢?

他正疑惑着,那马儿忽然打了个响鼻,而后便继续专注地吃着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