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有额娘后(185)+番外
她想不明白,皇上好好的,怎么会发这么大的火。
*
两场小雪之后,转眼就到了年根底下。
康熙的萎软之症一直也不见好。唯一叫他欣慰的,便是密嫔之后,宫中又有一位陈贵人也怀了龙胎,算算日子,正好是在他北巡之前那次临幸有的。
陈贵人是汉军旗包衣出身,她阿玛是浙江巡抚陈秉直,前几年,任职浙江布政使时,陈秉直曾为宫中采买运输药材,因为差事办的漂亮,得了康熙青眼,这才升任了浙江巡抚。
陈贵人这一胎来的是时候。
康熙赶在年前升了她的位份,封为勤嫔,又打量着时机,准备将她们家从汉军包衣抬入满洲镶黄旗。
等这些事情处置妥当,已经到了腊月二十三。
今年,康熙意识到自己恐怕不能再有后了,反倒越发重视起赫舍里和胤礽来。一到日子,就巴巴跑来景仁宫贴窗花、写春条。
好在,帝王到之前,赫舍里还没将这些事儿忙完。
胤礽已经早一步被打发回毓庆宫去,赫舍里要他陪着李氏和弘晳热热闹闹布置,自个儿则应付着帝王。
西次间案几边,康熙一边写春条,一边随口道:“朕听说,沙俄的摄政女王索菲娅,今年已经幽死在了修道院中。”
赫舍里笑了笑:“看来,这位女王的弟弟彻底掌权了。”
康熙点头应是。
“朕这些日子常读前明史书,观其历代,从未有过女后临朝预政、以臣凌君之事。大清这样的例子却不罕见,可见这方面还差着前朝许多。朕打算叫胤祉拎领着翰林院史馆,新修《明史》数册,以供后人学习借鉴。皇后以为如何?”
赫舍里放下手上的窗花,行了大礼,笑道:“辄讥亡国,乃是下等君主的做法。万岁爷有如此广阔胸襟,能容旁人不能容之事,自然是大清的福分,朝臣和百姓的福分,亦是臣妾的福分。”
康熙放心笑起来。
看来舒舒真的只是关心太子,并无夺权之意。
*
年节过去之后,康熙与胤礽、胤禩之间的关系都有所缓和。
太子爷又恢复到了原先参政议政的状态,八贝勒也一跃成了新任的内务府总管大臣。
有了前车之鉴,太子爷是无论如何都不敢再抚养弟弟妹妹了。这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上回好在是遇上密嫔,通情达理。若是换成旁人,指不定还要恨上他,背地里吹吹枕头风,踩他几脚呢。
不过,如今也没人能给汗阿玛吹枕头风了。
胤礽对此深表同情,又免不得松了一口气——
再这么生下去,往后若有了年龄差三四十岁的弟妹,弘晳喊人都吃亏。
入了季春之后,宫里的百花都依次绽放。
康熙也该过四十五岁生辰了。
今年的生辰宴是由八贝勒一手操办的,除了宴会,他还静心准备了两份厚礼,以图讨他汗阿玛欢心。
金龙大宴桌前,康熙穿一身明黄朝服,笑呵呵与一种宗室王爷、皇子举杯对饮。
须臾,八阿哥派人捧着两样盖了明黄绸布的礼物献上来。
“汗阿玛,这是儿臣特意派人从关外寻来的一株千年老山参,还有一只驯好的顶级海东青,恭祝汗阿玛福寿齐天,长乐永康!”
黄绸被人掀开。
露出里头一株极小的二等壮阳参,以及笼子里奄奄一息的海东青。
第76章 利用
八阿哥几乎一瞬间就明白过来,到底是谁动的手脚。
他怒目望向九阿哥。没成想,却看到老九与老十四彼此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
是了,老九虽然掌控运输关外人参的所有渠道,海东青却是他的人手快马带回来的。昨日他去瞧,都还活蹦乱跳的,也只能是身边可信的人趁机作乱。
老十四为何也要背叛他?
八贝勒一时想不到自个儿的疏漏,白着脸跪在地上,想要解释分辨几句。
只可惜,康熙已经不是那个浑全健壮、意气风发的帝王了。
盛怒之下,他将金龙大宴桌上的一盅热汤扬手砸在八贝勒身上。竖起食指,冷声道:“你生母出身卑贱,是朕对你一视同仁,多加重用,却不想养出个狼子野心之辈。今日你既然不顾父子君臣之情如此歹毒,那朕也不再宽厚相待。”
“梁九功,传朕旨意,八贝勒胤禩办事不利,不敬君父,革除内务府总管大臣一职位,降为贝子,回府闭门思过!”
胤禩张了张口,终究什么也没说,俯身叩首,缓缓起身退出乾清宫。
他心里很清楚,汗阿玛只定了他“办事不利,不敬君父”的罪名,已经算是格外开恩了。他得先退一步,伺机翻身才是。
……
胤禩根本没有料到,这件事才只是个开始。
春三月,康熙生辰宴当日,他被勒令回了贝子府闭门思过,当时康熙盛怒之下,也没说什么时候放他出来。
到了五月初,帝王隐隐有了消气的迹象时。
蒙古诸盟中,竟有十余部一道联名上书,为八贝子胤禩求情,并请皇上恢复胤禩的官职和爵位。
康熙三十年,自打定下盟旗制度后,内札萨克蒙古(内蒙古)便被划分为六盟,二十四部,四十九旗。
这次为胤禩求情的,竟然高达半数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