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有额娘后(77)+番外
只是输人不输阵。
康熙很是能稳得住,依旧与各部亲王郡王把酒言欢。
高位者谈的是利益,因而这点年轻人的面子掉了也不算什么。拾掇拾掇回头再给捡起来便是。
可是在皇子们眼中,八旗勋贵子弟简直是把大清的颜面都丢尽了。
大阿哥原本十分期待,特意站在了观台最前头,此时懊恼的不得了。若他再用功些,弓马练得厉害些,今日就能为汗阿玛挽回颜面了。
皇子们与康熙不坐一处,隔壁紧挨着就是巴林部的观台。
乌尔衮此刻正端坐在那侧,偏着头打量伊哈娜在做什么。他身边则是长兄那木德格。德格今年已经十三岁,只虚长乌尔衮一岁,却十分喜欢端出兄长的架子教育他。
乌尔衮懒得搭理这个浆糊脑子,随他一个人唱独角戏。
那木德格觉得无趣,转头开始嘲讽满人:“这点鸡鸭子水平,没劲!”
乌尔衮皱眉,正想堵了他的嘴。
隔壁大阿哥正憋着劲儿呢,掀开竹帐子气愤质问:“你说谁呢!”
那木德格见是个比自己小的,便没收敛自个儿的想法:“我说的有错?除过你们那个纳兰侍卫,其余人连我都赢不过,也敢出来与我们的□□一较高下。真是不知羞!”
大阿哥气得冲上去就要揍他。
胤礽从后头追过来,将口中的奶皮子囫囵咽下去,叫人将大阿哥按住拽回去。
这种事输了就输了,大大方方夸赞对方,反而显得上乘。可若是动了手,便只能面子里子一道丢得干干净净了。
胤礽上前一步,看着那木德格:“孤觉得,巴林部的□□确实不错。”
那木德格认得这是大清的皇太子,未来储君。虽然瞧着年纪小,却十分有气势。免不得便弱了几分:“那、那是自然,太子还算有眼光。”
胤礽又笑眯眯道:“可是,孤却觉着你不怎么样,与乌尔衮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呢。先前淑慧长公主没将你送入京中陪伴太皇太后,可真是明智之举。免得一不留神,将满京勋贵都得罪了去。”
那木德格气得跳脚:“你……此事我定要呈禀额祈葛(父亲)!”
乌尔衮暗自叹气,知道太子这是真生气了。
大哥只怕要被狠狠教训一顿。
果不其然,胤礽似笑非笑看着德格,似乎觉得他很荒谬。
“你出言不逊欺辱皇子在先,又怕受责罚颠倒是非黑白,意图煽动满蒙对立在后,哪一点值得札萨克多罗郡王相护了?再说,一人做错一人担,难道你自己不懂事,还得拉着额祈葛一道受罪吗?”
胤礽蹙眉,十分不赞同地看着他:“你十三岁了,也该长大了。别老想着钻进额吉(母亲)怀里哭鼻子。”
那木德格的脸噌的红透了,结巴反驳:“我才没有哭鼻子!”
胤礽叹气点点头:“好好好,你没有哭鼻子,只钻在额吉怀里了。”
那木德格快要气哭了。
这方观台吵吵嚷嚷的太厉害,康熙便带着一众蒙古郡王过来瞧瞧,正好就看到自家兔崽子靠着一张嘴,将札萨克多罗郡王的长子欺负的红了眼。
康熙不禁扶额。
虽说郡王这个长子完全比不上乌尔衮,可也不能明明明白白说出来啊。儿子是懂得打蛇打七寸的。
他心里头又莫名暗爽欢喜起来。
与之相对的,札萨克多罗郡王——鄂齐尔却觉得万分丢脸。
虽然巴林部的比试全面取胜,但十三岁的长子被年仅八岁的皇太子轻飘飘几句话说哭了,却叫他生出一种满盘皆输的错觉。
这是件孩子们斗狠的小事,康熙没将事件上升,只笑着招招手,叫两个孩子以茶代酒干了杯,握手言和。
胤礽笑嘻嘻的,大大方方喝完了茶,还主动伸手等着那木德格;
德格却磨磨唧唧,一脸不情愿地照办了。
鄂齐尔将这份差距看在眼里,叹一口气。
皇太子小小年纪便拿得起放得下,大清的未来,不可限量啊。
*
一连数日比试之后,康熙便要与蒙古首领们相携,每日去各部底下视察一番,也好了解如今的部落之中究竟发展如何。
胤礽随赫舍里留在避暑城内,康熙有些放心不下,临出门给他布置了一大堆的功课。
小太子这几日便耸拉着脸,活脱脱要被功课压垮的模样。
赫舍里想到前世,不免心软了。
孩子聪慧勤奋,是个从不会偷懒的性子,到也没必要来了塞外还用多余的功课压着他。她帮着减去一半任务量,胤礽登时欢喜起来。
孩子快活,赫舍里便也笑了。
“这些功课你每日自个儿安排妥当,额娘就不插手了。余下的时候,好好在塞外撒欢去吧。”
胤礽欢呼一声“额娘真好”,一阵风似的跑出去,寻伊哈娜他们骑马去了。
围场的草就是好呀!
胤礽放马悠悠在草坡上颠着,只觉得策马在这白云青波之间,浑身都自在。
四阿哥如今也四岁了,这阵子有哥哥姐姐们带着,马术突飞猛进,也能叫谙达牵着小跑几步。他极力控制住自己想要笑的表情,拿眼神瞟向胤礽。
胤礽好似背上长了眼睛,踩着点儿回头看向胤禛,夸道:“厉害哦,四弟弟!”
这简短一句夸赞,可比德嫔絮絮叨叨分析利弊有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