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叫你拯救黑化女配,没叫你谈恋爱(95)+番外

作者: 一只藕 阅读记录

王安和伴随姜迎欢一踏出门,便看到等候在外的裴青玉,他瞟了裴青玉一眼,二人有短暂的对视。

他们时常见面,却极少交谈。

姜迎欢来到驿站歇脚,既然她已露面,就不会再直接接触徐章,她不想过早暴露她与徐章的关系,那对于他不是一件好事。

落座后王安和开始试探:“娘娘您是几时到的?”

姜迎欢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抬眉看向王安和:“刚到。”

“原来此如。”王安和附和点点头,实则不太信,不过这也不重要。

王安和向姜迎欢简短汇报这段时间的工作进程,期间姜迎欢并不发表看法,只是听着,时而点头。让王安和摸不准她到底知不知道细节,也就不好猜她到底什么时候来的。

说完正事,王安和开始跟姜迎欢随便聊聊。

“娘娘您还是一如既往真性情,做出这般让底下人担心的事情来,你只身带裴青玉出宫,若是发生什么意外......”

姜迎欢故意道:“没人会担心我,他们巴不得看我出事。”

王安和的眼神有些闪躲,倒不是他心虚,而是他在此之前没想到这,同时他也不希望姜迎欢出事。

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件难以决断的事,于心他认可姜迎欢当然不想她不好,可于情他希望这天下还是李家的天下,他不想李家的江山易主。

“娘娘何苦这么说,心里想着你的人可多着呢。”

“那些人可有你王师傅一个?”

王安和先是一愣,很快微不可察地点点头。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姜迎欢笑笑,并不往心里去。

他们曾是师徒,相互倚重,一起度过数年的黑暗日子,如今渐行渐远。

李恒舜的太子太傅另有其人,只是太子太傅位高权重,很少有空能亲自教导李恒舜,因此王安和成为太子实际上的老师。

那是先帝离世前不久,郁郁不得志的王安和突然被先帝选中,令他受宠若惊,先帝更在死前对他推心置腹,让王安和彻底宣誓效忠明君,从此一心一意教导李恒舜。

但他当时人微言轻,又突然受重用招人妒忌,日子并不好过,与被架到高处的姜迎欢可谓是相同处境。

再加上,姜迎欢不通为政之道,王安和便连带着她一起教,王安和就相当于是姜迎欢、李恒舜二人的老师,又因李恒舜年纪太小,反倒是姜迎欢更能理解王安和传授的道理,她二人的关系会更亲近些。

曾以为这段师徒情谊会地久天长,到头来却亲自教出一个敌人来。

王安和也常常在想为何会变成这样,甚至会想为什么他要辅佐的人不是姜迎欢,如果少年天子是像她这样的,大乾何愁未来?

他想不通,也认命了,自古忠义难两全。

事事不如意才是人世常态。

第86章 太后与小宫女(35)

对于吕维的处置是即日押送回京,不得有耽误。

姜迎欢对于此没有异议,只是她问王安和觉得谁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众,值得嘉奖。

她与他有一个共识,都想改变现有的百官结构,如今的官员间拉帮结派,党派固化,不利于发展。

因而提拔新人是很重要的,姜迎欢也是想问问看王安和心中有没有看中的人选,探探他的口风。

“依臣看,娘娘看中的张扉之张大人就不错,另外还有一人可选。”

“哦?何人?”姜迎欢表现出洗耳恭听的兴趣来。

王安和顺手捋了一下胡子,露出满意神色继续道:“徐章!此人不知娘娘可曾听闻过。”

姜迎欢微微点头,神情自如。“徐章?倒不曾熟知,此人有何过人之处?”

“下官刚到此地时,曾做过民间访查,发现老百姓对这位徐大人颇有赞词,说他作风清廉。经过下官查证,确实如此,加上这些天与徐大人接触,下官可以保证这是位正人君子,可加以重任。”

姜迎欢未表现出太大欣喜,表明她不管此事。“既然你认可他,可以向皇上举荐请赏,哀家相信你的眼光,另外张扉之确实有功,重点嘉奖一番。”

“臣明白。”得到肯定,王安和脸上浮现喜悦。

最后的最后,姜迎欢忽然要跟王安和说一个故事,便把她那日进城遇到收人头费的事说了。

听罢,王安和沉默良久,纵使是他,也被这种无下限的事惊到一时说不上话来。

很快王安和答复:“此事由我处理,太后娘娘不必记挂。”

姜迎欢这才满意点头,她心有怒火,但也无法亲自处理此事,只能是交给其他人来,还得是她信得过的、讲原则的人,如此一来才不会轻饶了犯事者。

-

回京之旅近在眼前,姜迎欢拒绝王安和一同回京的邀请,说要单独行动。

却不许王安和声张出去,她悄悄地走,对外让王安和说自己与他同行。

姜迎欢打算回去接上白橘,正好归途不着急,可以游山玩水一番,毕竟能出来的机会不多。

姜迎欢执意要走,王安和也没办法。

就在姜迎欢将要离开之际张扉之求见,想到还未单独见他,姜迎欢便同意见他一面。

见到人的张扉之很高兴,“臣见过太后娘娘!”

“不必多礼。”姜迎欢将人叫起来。

姜迎欢寒暄几句,夸了张扉之的优秀表现,他很受用,欣喜万分。像他这般依旧保有赤子之心的很少见,受他感染姜迎欢也多了几分笑意。

更在心中感慨,这样的人好也不好。好得是能让人看到希望,不好得是害怕这样的人到最后只能被理想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