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952)

“那是志鹏的女人和孩子,说起来也是你嫂嫂,你照顾一下又能怎地?”

顾秋实手里拿着赶马车的鞭子把玩饶有兴致地道:“赵志鹏是我什么人?我照顾他已经够多了,而他呢?除了给我添乱,还是给我添乱,如今我不想照顾,反而还错了,我记得你是读书人呀,不都说读书懂理吗?你脸皮怎么这么厚?”

此话一出,赵继强彻底崩不住了。

“不帮就算了,话说得这么难听,赵志东,你最好这一辈子都别求人。”

顾秋实毫不客气:“我哪怕求人,也不会求到你头上。”他侧头,看向了因为二人说话而主动避开的车夫,“你去后面安排一下,将他们的马车放在最后,跟得上就跟,跟不上就不管了。”

赵继强他们在出城的时候挤到了车队的中间,如果有人打劫,中间是最安全的。顾秋实始终认为,人比货重要,真要是有劫匪,实在打不过,把货一丢,人跑了就行。因此,看见了赵家父子的小动作,他懒得阻止。

既然赵继强如此拎不清,即便只是顺手的小事,他也绝不纵容。

赵继强哑然。

跟在后面也没什么,这条路上很少有劫道的,挤在中间不过是风险更小而已。但是,赵志东明明白白说了这话,分明就是把他的脸皮揭下来踩,也表明了他不在乎赵家人。

车夫很快跑了一趟,回来后请示是否启程。

顾秋实不再看赵继强,挥挥手:“走吧。”

这一路上又停了几次,终于赶在天黑之前进了镇上。

这么多的货物,自然得有人看着,顾秋实在镇上的客栈开了三间房。

镇上不会有黑店,姑娘家独住一个屋子也不会有危险。余玉宜刚住下不久,就有女伙计敲门。

“我是对面布庄的人,这是你们家人给你买的衣裙,托我送过来的,姑娘试一试,如果哪里不合适,可以过来让我们改。”

余玉宜心里一暖。

今天早上走的时候跟逃命似的,姐弟俩收拾包袱,舅母一直在门口盯着,生怕他们多拿了东西……最后也只让她拿了一套早就不穿了的满是补丁的衣裳。

赶了一天的路,她整个人灰头土脸……她不太想用这副模样出现在赵志东的家人面前。

没想到他这样贴心。

余玉宜心里又暖了几分,也更担忧了。她一个孤女,万一赵志东的家人不喜欢她怎么办?

换了衣裙,整个人神清气爽,都说人靠衣装,这话一点都不假,第二天早上出现在顾秋实面前的余玉宜不说换了个人,也是真的大变了样,光是肌肤就白了不少。

余玉宜有些羞涩,对上面前两个年轻男人诧异的目光,她解释:“白了惹人眼,我……我就涂黑了。”

即便是涂黑了,很少出现在外面大堂,也还是有不少人生出龌龊心思。

顾秋实点点头:“过来吃早饭,一会儿我先把那些货处理一下,中午的时候带你们回村。”

镇上来了这么一大堆料子,顾秋实还没有出去询问,已经有布庄来打听了。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已经卖掉了一半。

顾秋实本以为要开间铺子慢慢卖,结果半个时辰后,所有的料子就已被分完。

看来,他低估了镇上百姓的荷包。

回村照旧坐的是牛车,顾秋实和以前一样买了不少吃的,赵三姐的婚期要到了,他每次在城里都会帮她准备一些嫁妆,跟两位便宜姐夫来往过后,顾秋实准备的嫁妆就变成了三份。

原先的赵志东手头银子不多,还要留着做本钱,两个姐姐出嫁时,他想大方也大方不起来。如今补上,也算弥补了他的遗憾。

赵家父子昨天带回来了一个年轻媳妇和孩子,因为他们到家时天色已晚,这件事情在早上时才传开。

与此同时,赵志东带了一双姐弟回镇上的消息,也传了出去。

赵继发对这姐弟俩的身份猜了又猜,他认为二人多半是儿子发善心顺便带人一程……但他又希望那个姐姐和儿子之间发生点什么。

这些年,他和儿子很少在一起说话,父子之间都生疏了。但他对儿子的疼爱并未减少分毫,这么懂事的儿子,他欣慰之余,越想越心疼。

儿子到了该议亲的年纪……因为他们过继之后要建两个宅院,而赵继发子女中还没有定亲且适龄的只有赵志东,最近不少人都生出了心思,借着各种理由套近乎。

赵继发在村里过了大半辈子,村里的姑娘什么样,他都看着眼里。说实话,不是他自视甚高,他真心觉得那些姑娘配不上儿子。

村里的姑娘勤劳简朴,但是都……不怎么敢应付陌生的富人,这样的姑娘可以将他们夫妻伺候得很好,但是帮不上儿子。

夫妻两人说不到一起去,这日子虽然能过,但其实两人都委屈。

顾秋实找的是牛车,三人坐在车架上,一路就有说有笑。

余玉华还有些放不开,其实姐弟俩都很紧张,都怕赵志东的家人不好相处。

顾秋实到了地方,才发现自己的那边地基已经在动工了。他还在往那边瞅呢,大门打开,顾氏迎来了出来,当看见牛车上的一大堆东西时,心里直叹气,却也知道,自己说了也没有用。

赵三姐也探出头来,她知道弟弟每次都会买许多的东西,本是出来帮忙,想看看那对姐弟,他看见穿着粉色衣裙的妙龄女子时,赵三姐呆了呆,然后掐了一把母亲的胳膊。

顾氏瞪了女儿一眼:“没大没小的,掐我作甚?”

“好看啊,这长得跟仙女似的,志东真的能不动心么?”赵三姐眼睛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