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吾凰万岁(583)+番外

作者: 扬了你奶瓶 阅读记录

长平郡王微笑颔首:“你必能有一番作为。”

-------------------------------------

边关。

虞安歌骑在马上,马旁边跟着威风凛凛的狼青。

离开盛京的时候,虞安歌把狼青带走了,他的嗅觉灵敏,爪牙锋利,奔跑迅速,在边关或许还能派上用场。

但是小狐狸个头太小,虞安歌不便把它也带过来,就托付给了商清晏。

这对儿好朋友刚分别的时候,狼青还低沉了一阵,肉干都没胃口吃了。

好在到了边关,狼青就像到了天堂,四处奔跑捕猎。

主要是盛京能给狼青活动的场地不多,虞府再大,对于狼青来说都是小的。

边关场地广阔,还有山林草地,狼青时不时消失一段时间,再回来时嘴里往往叼着猎物。

眼下虞安歌骑着马来阅兵,狼青也跟在她身边,颇为神气。

看着大殷的练兵队伍,虞安歌紧皱的眉头总算有所舒展。

有了之前爹爹的招兵买马,又在她的建议下紧急练兵,如今边关的军防不知比上一世强多少倍。

岐州知府章寿,因为虞安歌之前的献计,保住了官位,又在虞廷的嘱托下,屯粮养马,一旦开战,能够作为兵马的后方支撑。

即便没有火药,也能抵抗凉兵一阵,不至于像上辈子那样,任凉兵长驱直入,他们却因后备不足,撑不了多久,最终爹爹以全军覆没的代价,拖住凉兵,为其他城池争取时间。

往前走了一段,狼青忽然摇着尾巴吠叫起来。

顺着它的方向看去,虞安歌看到身着普通兵服的哥哥。

早先哥哥懒怠,就算被爹爹压着打军棍,他也不肯随着军队练兵,也不肯多读书。

如今因为襄和公主被迫和亲,虞安和彻底看清了大殷的局势,开始上进起来,还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将襄和公主平安带回大殷。

他没有仗着是神威大将军之子,就在军中寻求优待,而是从最低的兵卒做起。

当然,神威大将军也不会因此对他有所关照,毕竟虞安歌刚入伍时,也是以兵卒的身份,跟着大家训练。

每天天不亮,虞安和便起床,拿着长枪去练兵场,到了日落,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

从前白皙的脸,在风吹日晒中变得粗糙,但他的眼神却是愈发坚毅。

看到儿子这样,虞廷可以说是由衷的欣慰。

而正满头大汗,手持长枪喊杀的虞安和,余光看到妹妹过来,也只是对她露出一个笑脸,然后便继续训练,半点儿也没受影响。

他醒悟得太晚,跟他一样大的同胞妹妹,如今已是军中女将军,不仅熟读兵法,练兵打仗也不在话下。

他落后太多,只能付出更多努力,追赶妹妹,追赶爹爹。

虞安歌同样对哥哥一笑,而后带着狼青继续巡视。

一圈下来后,虞安歌在主营帐见到了爹爹,恰好古旌也在,他们正在看沙盘。

爹爹愁眉不展,古旌脸色也不算好,虞安歌心里咯噔一下,问道:“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妥?”

古旌抬头看了虞安歌一眼,又迅速挪开视线,低头不语。

虞安歌早习惯了他的别扭,也没多问,只是看着爹爹。

虞廷道:“古旌方才观看天象,算出十一月末,十二月初将有一场大雪。”

虞安歌记着这个时间,雪中作战,凉人的优势是远大于殷人的,当初边关苦寒,朝廷运过来的衣服被褥,里面塞的不仅有棉花,还掺杂着稻草。

既不御寒,也不保暖,那个冬天,边关格外难熬,许多将士未上战场就感染了风寒,冻死的也不在少数。

虞安歌道:“那就是说,最迟十二月初,凉人便会入侵大殷。”

虞廷颔首:“安歌,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只是不知道朝廷那边,火药制作得如何了,能不能及时运来,派上用场。”

虞安歌却是摇头,直接戳破了虞廷和古旌最后的希望:“运不过来的。”

虞廷长叹一声。

虞安歌道:“虽然工部一直在加紧生产火药,可想要批量运到边关,一路上所需的时间可不短。若要我估计,十二月末能批量运来就不错了。”

古旌道:“这该如何是好?雪天作战,不利于我方,我们又该怎么抵御呢?”

第533章 末将请命!前去戍守邕城

虞安歌紧紧盯着沙盘,沙盘上插的每一面小旗,都代表着一座城池。

上辈子这些小旗一个接着一个被拔除,大殷的江山,也像是一块儿肥肉,被强敌一点点蚕食。

如今古旌问她,可有什么想法?

虞安歌想不出来,毕竟殷凉两国的悬殊太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火药固然好,但一时半会儿用不上,还需要用战士的血肉之躯抵抗敌人。

不过在此基础上,虞安歌还算是能仗着上辈子,参透一些先机。

虞安歌指着一个城池道:“邕城是距离凉国最近的城池之一,且地势平缓,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我们需要尽可能将人马集中在邕城,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拖缓战时,等待火药运来。”

古旌皱着眉道:“虽说邕城地势平坦,又是两国交界,可邕城旁边的碧玉城,和邕城地势相近,而且据我所知,碧玉城的城门建造的年份已久,且碧玉城比邕城更加富饶,若他们要攻城,碧玉城岂不是比邕城更容易被入侵?”

虞安歌指着沙盘上碧玉城的地形道:“碧玉城虽和邕城情况差不多,但你看。”

虞安歌指着碧玉城的南角:“此处乃是碧玉城连接西林城的交界,被一道天险隔绝,此天险两山夹挤,唯留一线宽,横行一次只能过十人左右,有个俗名叫做一线天,便是说仰头之间一线天空,足以说明狭窄。凉国想要入侵大殷,必不会止步于一个小小的碧玉城,他们夺下一城后,必会将此作为据点,而后再次长驱直入大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