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安一回家就直接去了红梅居,和不虞说了说在老师家的事,之后两人便为了明日之事商讨到半夜。
次日一早天还未亮,内侍便敲开了言宅大门,将朝服送上。
“皇上有旨,今日大朝会,请殿下穿朝服上朝。”
“臣遵旨。”
言则非常懂事的送上厚厚的红封,一开口就是让人听着舒服的好听话,亲自送他离开。
时不虞从内室走出来,看着这朝服的制式,又拿起帽子看了看,语带轻嘲:“小气了点,才给你一个正四品。”
“从七品到从六品,再从从六品到正四品,升迁速度已经是常人难及了,我不嫌官小。”计安笑:“只要他敢给,一品我敢收,四品,我也敢要。”
时不虞也笑了:“也不算意外就是,他要把你打发到前线去送命,又不能让那些人听你的,不会给你多高的官职。今天是场硬仗,别输了。”
“放心,输不了。”计安对上她的视线笑了笑:“肩上扛着越来越多人的性命,也不敢输。”
“这是各人的选择,与你无关。若赌赢了,那就是从龙之功,鸡犬升天。若输了,那就各自承担后果。”时不虞轻哼一声:“世上没有便宜占尽的美事,你只管轻装上阵,竭力去拼,别把他人的责任都扛你身上。”
计安笑了笑,应好。
看了眼漏刻,时不虞催促:“赶紧去换上吧,第一日以皇子的身份上朝,不能晚了。”
第309章 大殿之上
十月十八,大朝。
这一日,注定被记入史册。
大佑建国一百八十余年,在这一日签定割城文书。
也是在这一天,平宗之子,正式以皇子之身上朝。
候朝的九卿房内,关系好的大人们自然而然的站在一处,低声说着什么。
章相国官阶最大,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也最多,其他人时不时也看一眼他。
能进这屋里的谁也不傻,计安不现身也就罢了,如今站到人前,要说对大位没一点野心谁信呢?
而章相国做为贵妃的娘家人,板上钉钉的四皇子党,大家都在等他的态度。
微合双眼的章相国睁开眼睛,眼神一扫,轻笑了笑:“四皇子实在辛苦,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有数位先生在等着他。四书五经要学,兵书要看,马术箭术也不能落后,皇上还会另外布置一些功课,一天到晚没有歇息的时候。不过若让他去参加科举,恐怕秀才都考不上。”
“也是。”有人笑着附和:“他若占去一个名额,读书人不就又少一个名额吗?”
“没错。”
“正是。”
“……”
另一边,兵部和户部这一年多来因战事常要商讨,虽然吵架的时候更多了,却像是吵出了感情,两部的关系比之前近了不少,此时两位尚书便站到了一起。
户部钱尚书轻声道:“外患未平,内忧又起,真是多事之秋。”
郑隆眉头皱着,嗯了一声当是回应,没有说话。
钱尚书看向他:“想到什么了?”
“想他在此时自曝身份,促成眼下这个局面的目的是什么。”
郑隆的眼神落在老神在在的邹维身上,昨日计安的身份曝光后大张旗鼓去见了齐心,不论齐心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这功夫是做足了。
而他主动去见的也只有齐心,并未登外祖家的门,可见是不需要。
而主动登了言家门的,只得平日来往那几个好友。
这几家不说完全站到了计安那边,显然也不打算和他撕破脸。
而据他得到的消息,在计安还未回家时,除了清欢,还有一个老人去过言家。
不算计安那对假父母,整个言家能称得上主子的只有他的未婚妻骆氏。他们在那个时间上门是去见谁的,不言而喻。
那位老人的身份是谁还没查到,马车没有家徽,又是生脸,除非他再次露面,不然怕是难以查探出来。
可他此时并不关心这人是谁,他更好奇那位骆姑娘到底是谁,在这件事里,她又承担着怎样的角色。
把计安这些年在京城的动静翻个底朝天,前面几年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是在这个姑娘出现后他迈的步子才明显大起来。
这说明什么?说明那位骆姑娘给了他底气。
看向门口进来的人,郑隆只觉得眼前一亮,屋里昏暗的烛光好像都亮堂许多。
十安公子才貌双全的名声他听闻过,昨日也见过他的风采。可此时他穿一身皇子朝服,看品阶只得四品,衬得他更加面如冠玉,却丝毫不显柔弱。
他气度从容,且沉稳。
往那里一站,就稳稳当当,仿佛树一样扎了根,能经得起风雨。
郑隆自认见过不少人,可在这个年纪能给他这种感觉的,这还是头一个。
平宗之子啊!
心下感慨万千的不止郑尚书,看到他的人心下都各有思量。
计安在门口站定,朝屋里所有人行了一个晚辈礼。以一个后生的身份,不卑不亢,也不谄媚讨好。
第一日上朝,他说自己是后生,也说得过去。
有人端着,心中冷笑,比如章相国。
有人回礼,心中观望。
有人可惜,如郑尚书。平宗若活着就好了,这样一个皇子,实在是让人觉得前路可期。
计安礼毕后去到邹大人身边唤了一声:“外祖父。”
邹维看着他点点头,将人拉到身边,低声提点他等下上朝要注意的种种。
身份没有揭穿的时候暗中为他做这做那,如今身份揭穿了,那就明明白白的做,反正也是避不了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