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的确实是这个,但是让她明晃晃的说出来,那还是开不了口的。
时不虞举了举茶盏,隐晦的表达了自己的赞同之意。
齐心听明白了,他那弟子的未婚妻没打算让读书人为安殿下冲锋陷阵,可这些读书人仍在这一局里,只等时机到来。
和史书上看到的种种比起来,她已经算是幸运。
“我知道了。”齐心看好兄弟一眼:“我和沉棋担着南贤北圣这个名声,自认还有点影响力。你何时需要,说一声说是。”
时不虞喝了口茶,轻笑一声:“看计安觉得什么时候要合适用吧。”
齐心抬头看她一眼,再次朝她举杯,到底是没有多说。
都是聪明人,有些事,不必说得太明白。
时不虞又问了问他们的身体,得知沉棋先生大好后放心不少,她真心的希望这些人能多活几年。
至少,要看到山河无恙,海晏河清。
送走两人,时不虞取下一张宣纸,在上边记上几笔。
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在前期用处不大,但是后期,没他们不行。
各朝各代都是用文臣来治国,这其中有一定的道理。
她要做的,是让大佑走到那一步去,让读书人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比齐心稍晚一步过来的,是计安的外祖父,丽妃娘娘的亲生父亲邹维。
他如今无官无职在身,和计安又是这样板上钉钉无可改变的身份,所以他来得很从容,至少,从面上看起来是。
第440章 问题是你
时不虞对邹维的态度,和对齐心沉棋有些不同。
论对计安的用心程度,邹维这个亲外祖父比起齐心来差远了,她的态度自然也就差着些。
邹维没问那些多余的话,而是说起孙女的婚事。
“齐家的小子确实不错,是个良配。不过两家都觉得他们年纪还小,不着急。把该准备的先准备起来,该有的礼数也先备足了,免得要用到的时候着急忙慌的漏了什么。”
世家大族,在这种大事上尤其严谨,岂会犯那样的错,不过这理由倒是不错。
时不虞打趣:“到时若成就了这桩美好姻缘,我得让齐大人单独给我封一个媒人红封。”
“邹家的不要?”
“我得先看看齐大人封了多少,再来向邹家讨要。”时不虞轻松接住这话:“邹家的得翻倍才行。”
邹维眼里有了笑意,有这话他就知道,他们对孙女曾经有过的打算在她这里算是过去了。
计安敢将大后方交给她,可见对她的信任完全不是邹家可比,若她始终在意,回头和计安一说,那于邹家不是好事。
当然,他也相信,以时不虞对计安心性的维护不一定会说,但为官多年,先小人再君子才能让他安心。
“新训练好了一批人手,你看是送到京城来给你用,还是送去给安殿下?”
“送去给他吧。”时不虞想也不想就道:“他的安全最重要。”
“今日你开了这门就等于是向皇上宣战,他便是明面上不好动你,暗地里手段也不会少。”邹维看向她:“不可大意。”
“我最不怕的就是他和我耍手段,他出的每一招,我都能打回他自己身上去。我唯一对付不了的,是他明面上直接一道圣旨赐死我。”时不虞笑了笑:“但现阶段他还不至于。”
邹维看她连这个都想到了,便也不再多说,稍坐了坐就走了。
前后脚的,丽妃来了。
时不虞领着她去风雨廊坐,离着近了闻到她身上的檀香,猜测她怕是直接从建国寺过来的。
“邹老大人刚走,没碰上?”
丽妃眉头紧锁,在建国寺得着消息,她连经文都没念完就往这来了,哪里还会留意是不是和老父亲的马车擦肩而过。
“你确定要这么做?安儿知道吗?”
“不重要,他知道我的所有决定都是为他好。”时不虞看向气色比以前好了不少的妇人:“现在的问题,是你。”
丽妃指着自己面露疑惑:“我?”
“你才是计安最大的软肋。皇帝能允许计安离京,是因为你在他手里,他随时可用你来拿捏计安。他但凡反抗,最后都会成为他不孝的证据。每日跑建国寺能让你避开一些麻烦,但今日之后,只是跑建国寺保不住你了。”
时不虞往后靠到美人靠上:“我虽然名义上是计安的未婚妻,但这层关系说是就是,说不是也不是。皇帝若强行把我召入宫中,怕是会要在史书上落个强占侄媳的名声。你和我则不同,长住深宫的太妃历朝历代都不在少数,他若将你困在宫中,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就算是我,也无能为力。”
丽妃冷笑:“就算舍了这条命,我也绝不允许他拿我去威胁安儿。”
“你死了,他一样能利用你大做文章。”时不虞戳破她那点打算:“‘始为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计安夺回的城越多,军功越大,皇帝越不能容。你若故去,皇帝正好以此为由召计安回京丁忧。且丁忧期间,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你若真死了,那就真是帮皇帝大忙了。”
丽妃听得脸色泛白:“若真是如此,到用得上的时候,我不死,他也会让我死。”
“所以我不能给他这个机会。”时不虞拉开桌子上的小抽屉,从中拿出一个小匣子推到她面前:“找个机会病一场,之后渐渐加重,差不多的时候吃下这里边的药,会让你的脉象极为虚弱。这个过程要有御医的脉案,不能让人起疑。等你病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会把你接到这里来照顾。一定是我的诚心感动了天地,让你一直吊住了那口气,等到了安殿下大胜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