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小可怜,出嫁后被夫家团宠了(664)
如果是此时此刻虞书欣在的话,肯定会非常惊讶,因为在她离开家之前,三婶的性子还是比较懦弱的,虽说比以前好了些,可是万万不敢跟冯玉梅这样大喊大叫。
能看到二婶跟三婶吵架,简直就是跟做梦一样。
“行了你们两个,这一路上吵的还不够吗,给外人看了丢人,你们不要脸,我家大孙子还要脸呢,别在各位官员面前丢我家大孙子的人行不行。”李老太忍不住怼了他们两个人,一人一句。
这一路上,从最开始吵起来,李老太还会劝说两句,到最后不仅劝不动两个人还不听她的话,吵起来没完没了,谁劝都不停。
李老太也就作罢了,不听她这个老人家的话能怎么办呢,这一路上,她这个老的差不多等于一个累赘,没给她扔在半路上就不错了。
所以她后面几乎都懒得管,随他们怎么吵,能吵就说明还有力气,还暂时死不了。
眼下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孙子派来的手下来接应他们,不过几日就能抵达京城,有孙子撑腰李老太顿时又硬气了起来。
她就算不要脸面,也不能让孙子在手下面前丢这个人,不得不开口再次提醒他们两个。
两个人你瞪我我瞪你,没怎么理会李老太说的话,憋着一鼓作气继续对骂,显然没把李老太的话当回事。
李老太非常生气,终于忍不住开口,“你们两个真是够了,别逼我把话说的太难听,这次能上京城,可是沾了我大孙子的光,你们两个若是在这样没完没了的吵架,别怪我到时候不让你们进门!”
果然这话很好使,两个人瞬间闭嘴了,对一眼谁也不服谁,哼的一声转头。
李老太叹气,感觉特别累。
就这一趟来京城的路上,竟然把两家的妯娌给闹得这么不可开交,仿佛有杀父之仇一样。
只是说起来还要回到好些天前,那时候他们已经离开家有一个星期了,他们变卖了家里的田产房屋还有一部分粮食,剩下的粮食雇了三辆马车,两辆马车带人,一辆马车拉粮食衣服等等,一家老小离开了住了几十年的地方,往着京城的方向去。
他们一想到家里人在京城里当了官落了脚,就非常的兴奋,他们家也有出头之日啊,村里来送行的人个个都羡慕极了。
羡慕他们李家出了个大才子,出了个大人物,然后你家就是有当官的人了,风水大变,好日子蒸蒸日上。
他们也觉得去了京城是享受好日子的,毕竟在这村子里,虽说有舒舒服服的大院子住,可到底这里连着下雨下冰雹,农田都种不了作物了,外面的物价贵的离谱,蹲在村子里粮食迟早要吃完,这种看不到头的感觉让他们非常的慌张。
收到京城来信的那一刻,他们就立刻收拾好东西赶往京城。
就算大孙子说了,让他们明年开春再上京城,可他们根本等不及,住在村子里哪有住在京城好啊。
京城可是繁华的大都城,他们这一辈子都还没见过,而且这天天下大雪大冰雹,时不时还能听到镇上转道的一些洪水冲回村子的消息。
他们就怕等不到明年春天,万一他们的村子也遇到了天灾,那可就糟了。
这不浩浩荡荡的,变卖一切离开了村子。
第612章 吵架
他们把一切都想的太美好了,一想到一个月之后就能抵达京城,过上美好的日子,让他们忘却了天灾之下一切有可能发生的危险。
他们大张旗鼓驮着一马车的粮食,浩浩荡荡的出门去。
走在山路上,没出镇子之前还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离开镇子赶往县城的山路就已经陆陆续续看到了一些投奔其他地方或者逃难的村民。
只不过那个时候他们的衣着还是比较正常,可能稍微脏了些,烂了些,但还没到缝头垢面饿得瘦骨嶙峋的地步。
他们只觉得这些人可能是被洪水冲毁了家园的人,并没有想象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直到真正离开了县城步入了长长的山道,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难民,他们开始食不果腹衣衫褴褛。
可他们依然没觉得危险,没有觉得自己驮着一大车食物往京城的方向感有什么问题?
却在别人眼中,这简直就是天降粮食。
饿的只剩下一条烂命的难民,没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特别是当他们是一大群难民遇到的时候。
在离开村子大概十天左右的时间,他们在山道停一下休息,在一处山路边的森林空地里落脚休息。
那天夜里,三辆马车都绑在树间,今天夜里轮到老三一家守夜,因为葛慧萍生了小孩不过几个月,他要喂养孩子白天不能睡觉夜晚也睡不好,所以老三一家的守夜就只有李老三跟李希妹两个人。
平平无奇的夜晚,却突然在半夜,一大群难民从黑暗中涌出,手里拿着镰刀锄头等等各种农家武器,把他们围在了一起,逼迫他们交出车内所有的粮食。
李家人在睡梦中被车外嘈杂的人声吵醒,冯玉梅很大的起床气,骂骂咧咧的套起外衣掀开马车的帘子出去,“大半夜的还让不让人睡觉,吵什么吵!”
突然间,你把缺了口的大柴刀突然间横在他的面前,凶神恶煞的陌生男人目光阴狠的看着他,“吵什么吵,在场砍了你!”
冯玉梅瞬间就被吓破了胆,猛的吞了一口唾沫,这才堪称眼前的状况。
只见他们的马车百十几个衣着破破烂烂,看起来像烂眉,又像山寨的人围了起来。
这些人手里都拿着家伙,一个个目光贪婪的,看着他们马车上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