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反派与男配相互勾引实录(122)

作者: 匿迹商人 阅读记录

“咳咳咳,”许川差点被呛住。

“陈家在哪儿?”他整理好内心的情绪,问道。

“那可远呢,陈家肯定坐落在主城中心啊,离我们这里也就大概…… 300公里不到吧。”乞儿掰着手指头算了算。

“……”他冒昧了。

“我们这里有去主城中心交通工具吗?”看来耽误自己是先攒够路费。

“唉?那你问我可就问着了。”乞儿蹦起来,“我还真知道,转三趟电轨一趟公用飞艇就行,过去一趟大概得要个三万星币吧。”

“三万星币……”许川沉思。

“来回得六万。”乞儿怕他是个傻的,好心提醒他。

“我……应该不会再回来了。”许川说。

乞儿震惊,“你不回来干什么去?中心的物价可是我们这里的十倍呀,你在那里活都活不起。”

许川住嘴了,他好头疼。

.

当然,重点不是这三万星币的巨额路费,而是目前,他连吃饱穿暖的资格都没有。

幸好和他几番攀谈后总算相熟些的乞儿,名字叫做林非,时不时接济他一下,虽然相当有限。

转机在一周后。

有人来这里寻他。

第一反应肯定是陈应那个家伙。一方面觉得陈应好像一直表现出神通广大的样子,得知他的消息应该并不难,一方面又觉得不对,面前这些人面对他,眸中是饱含热切的期望。

总不能是陈家虐待陈应,所以找他来救急救命。这么倒反天罡的离谱期待,许川在想到的时候只觉得自己被生活的重担压迫的有些神经。

然后,一个动作打破了他的荒谬幻想。

那些人整齐拱手,对着许川大喊。

“恭迎许川许会长回归!”

回归。他现在都对这个词PTSD。

林非在一旁惊讶的张大了嘴,悄咪咪给他竖了个大拇指,并对他做了个口型,“深藏不露啊大哥!”

所以……

四十年前的许川到底给他留下了什么!

--------------------

作者有话要说:

所以主城的陈哥小川是这样的身份,暗度陈仓的两人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目前想的是本篇文一共33万字左右,不算长。不过总体再根据后续情节怎么发展来调整篇幅吧,差距不会太大。

第73章 订婚

但还是有些好处,比如帮他节省了三万星币的路费。

还有林非的,共计六万星币,一笔巨款。

在登上那些人的飞艇后,看着窗外变幻的流云与极速抛在身后的破败小镇,幻想着以后的富贵生活,林非兴奋不已,“你是有些实力的许哥!莫非你说的是真的,你真和陈家的陈应认识?”

没等许川回应,奉命来接他们的领头人抢先开了口。

“陈家陈应?那可真是个横空出世的混蛋,陈家历代的继承者中难得有如此不尽人情的个性,也是,他们那些上层贵族完全不懂得人间疾苦,终究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对。”许川笑笑。

“噢,”林非似懂非懂,迷茫道,“所以你们是什么人?”

可真够心大,什么都不了解就跟着许川踏上飞往中心地区的飞艇。许川也将探寻的目光投向这些人,示意他们做出解释。

有能力攒够一百万积分从蛊城爬出的克隆人哪个不是佼佼者,但一来就被丢在主城的最底层,心中不免怨气横生。

即使依靠自己的能力能够渗透进组成的各个岗位部门,但没有家族倚靠,身份位于下等,于是自发暗中形成克隆人组织,互帮互助,共同对抗欺压他们的首相政府和世家贵族。

而许川,是连任十年的克隆人组织掌权人,于三年前意外病逝。

“你们是怎么知道我来到主城的?”

“外来人口登记处有我们的人,看到您的名字我们就知道是您,”那人目光灼灼,“您来到主城的时间比上一位许川还要提前五年,凭您的能力,一定可以带领我们走向更高更远的未来。”

“我尽量。”许川莫名有些心虚。

“明白了。”林非点点头似懂非懂。

两人对视,林非一个使劲飞扑,趴在他耳边敲咪咪哭泣,“下飞艇你有钱了借我三万,我要回去呜呜呜,他们在找死呜呜呜……”

.

来到主城中心,一个更加奢华又冰冷的世界呈现在眼前。

主城最高的统治机构是首相府,但所有人心知肚明它华而不实,只是傀儡政府。实际掌管权力的是陈、傅、兰开斯特三大家族,以及二十多个小型家族。他们掌管了整个主城的命脉,富可敌国。

许川一边听领头人讲解主城概况,一边上电梯来到进入克隆人组织的地盘,出乎他的意料,听前面描述,还以为类似于蛊城的地下组织,盘踞在泥土搭建、错综复杂的洞穴里,见不得丝毫光亮。

但不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巨型科技机构展现在眼前,飞速运行的各类传送装置与轨道电梯,代码闪烁的巨型影屏,匆忙行走的白色工作服克隆人,庞大规整,井然有序。

克隆人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最上方是四个字——乌托之境,应该是克隆人组织的官方名称。

“人类对待我们仿佛奴隶,工作环境和条件皆让我们无法忍受。而在这里,我们有最公正的待遇和公平的规则,70%的克隆人选择在克隆人基地生活。”见他俩目光惊异,领头人的语气中带着自豪。

“剩余30%呢?”

“有些是在人类社会找到对口且合适的工作,有些凭借过硬的能力和技术进入到主城上流阶层。但这两者皆与我们保持密切的暗中合作关系,克隆人只会团结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