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武王孝子,纣王贤孙(250)
殷洪有心劝说殷诵,不要和截教之流为伍。奈何他自家师门——阐教过去的所作所为,也不比根脚下流的截教来得光明正大。
殷诵瞧出殷洪的不满。但是殷洪不说,他也不多费工夫去点破。
截教弟子的根脚的确普遍不高。殷诵与闻仲、十天君接触过,这些截教弟子颇守规矩,日常都是道袍在身,吃素不吃荤,就连饮宴用的都是素酒。
按照申公豹的说法,截教内外门的弟子和阐教弟子一样,寻常都在各家道场修行,轻易不会出山。毕竟都投到通天教主、元始天尊这等大能麾下做弟子了,都是奔着得大道的目的去的。离开道场,在外奔走,实属对他们自己生命的浪费。
截教叫申公豹诟病的,是门下将近两万三千名挂名弟子。
这些挂名弟子前途无亮,因此得过且过,胡混得很。他们是任何事情——好的坏的,善的恶的——都做得出来。截教不知道被他们臭掉了多少名声!
因为他们挂靠在截教名头下面,往往在外面踢了铁板,就会前往东海寻找相熟的内外门弟子出手。就如同闻仲这般。
截教弟子因为根脚问题,脑子都不大清醒,极容易被扇动,冲动行事。他们但凡收到同门弟子的求援,没有不肯出手的。
渐渐地,截教在仙界就有了“欺压弱小”的名头。
殷洪又问了殷诵几遍,跟不跟他回去。
殷诵摇摇头,没有改口,反而劝说殷洪自行回去,不用管他:“大军少说要六个月才能抵达朝歌。表哥不会关我这么长时间的。”
殷洪嗤笑,不以为然:“你就这么确定?”
殷诵点头,十分的自信:“那是我表哥,我还能不知道吗?”
殷洪冷哼一声。他见实在说服不了殷诵,只得作罢。但是要他听殷诵的话,先行回去也是不能。殷洪才不要独自回去,面对兄长殷郊和武王那两人。
殷洪假装离开,却是出了豆腐店后去了亚相比干的孙儿子吾的府上,借住了一间院子。
晚间,哪吒从军营回来,正好赶上晚食。
吃过晚饭,哪吒告知殷诵,他要前往西蛮荒地与两羌联军作战。
殷诵颇为惊讶:“西岐兵败才几日,羌族已经得到消息,联军而来了?”
哪吒没有避讳他,直言道:“是西申在背后捣鬼。”
说罢,哪吒拧着眉,摇了摇头,深觉权力斗争的麻烦。西岐内部新旧两派的争斗如此,西岐与西申、外族的争斗同样如此。
殷诵想了想,从储物袋里掏出西岐及周边的地图。
他将地图摊开在案上,然后伸手指向西荒边缘一处地方,示意给哪吒看:“我一直觉得这里应该有一座湖,方便蓄水,灌溉农田。”
哪吒低头,认真地看去。
看清殷诵指着的是什么后,哪吒忍不住提醒了一句:“你指的是一座山。”殷诵做的这些地图,哪吒都看过。哪吒对这些地图上的特殊标记门儿清。
这座山的位置却很微妙,不仅在西荒与羌人地盘的交界处,而且向北翻过这座山,不过百里就是西申的地界。
殷诵轻轻一笑:“五年前下山的时候,雷震子送了一根法杖给武王。”
哪吒经殷诵一讲,将这件事回忆了起来。哪吒记得,雷震子还替殷诵送了一根法杖给伯邑考。
殷诵继续说道:“武王已经‘薨逝’,他那一根放着也是摆设。不如让姜王妃拿了,去西荒炸山造湖。”
哪吒低头看着殷诵手指下,占地面积几乎有西申州三分之一大的高山。哪吒明白此山一旦被炸成大湖,西申必然变得老实。就是两羌联军都可能不战自退。
哪吒只是有一件事不解。哪吒不禁发出疑问:“为何要让王妃去?”
殷诵回答:“若是让别人去,姜王妃在姬家人眼里,她就只是西申侯的女儿了。”
殷诵不会让别人欺负伯邑考,哪怕是伯邑考的老丈人都不行:“西申的气焰被打压后,姜王妃还没有选择站队西岐,莫说姬家的族老,就是伯邑考的母亲,同样出身西申的太妃都不会放过她。”
哪吒听完殷诵的解释,摇摇头:凡间,当真是“烦”啊!
二殿下殷洪在子吾的宅中住了一宿。隔天上午,殷洪跑来豆腐店,找到殷诵。
殷洪告诉侄儿,他清早在大街上遇见了余庆和辛环:“我将人族气运在你身上这件事告诉了他们,交代他们转达闻太师。现在,他们已经回去了。”
殷诵向叔叔道谢。殷洪冲他摆了下手:“我在街上听闻,哪吒不日带兵前往西荒。你怎么没有跟去凑凑热闹?”
殷诵将手里的书本高高地举起:“战场喧闹,影响我学习呢。表哥最懂我,自然不会带我过去。”
殷洪听着殷诵这话,忽然觉得自己右侧的牙齿酸酸的。
他没好气道:“你这话说得,我怎么听着这么不舒服?”莫忘了,他们兄弟俩可是带着这小子在闻仲大军呆了小半年呢。
殷诵用书本遮住自己下半张脸,弯着一双眼睛,笑眯眯没有说话。
哪吒在西岐军中挑了一万五千兵马,匆匆赶去了西荒。两天后,王妃姜源乘坐马车,带领七百女兵浩浩荡荡地出了岐城西门。
豆腐店里,殷洪时不时地上门光顾,只为确保殷诵一直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确保他的安全。如今,西岐的局势表面平静,内里波涛汹涌。新旧两派的争斗已经祸及到子吾这个西岐最大的粮食供应商身上。殷洪对殷诵这边总是不能放心,怕他被这场权力斗争殃及了。
千里眼的速度不亚于风火轮,外出一日就回,将殷诵的话带给了阐教仙人申公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