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足球同人)有钱就是万能的(174)+番外

作者: 岐茶 阅读记录

巴里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你是因为投资了房屋抵押证券,担心亏损过大才想从我手里头拿走这些风险交换的合约吗?我告诉你没有这种可能,本来你想注资的话,我还会考虑考虑,但你这样的态度,这笔生意是一定没得做了。”

“那你就看看自己还能撑多久。”莱伊换了个姿势,懒散地窝在靠椅上,用右手拄着下巴,“注资?你手上那些合同的赔付方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保险公司,债券市场要是真的崩盘,最先倒闭的就是这些公司,到时候它们一宣布破产,你看似赢了一大笔钱,实际上拿到手上连个零头也没有,我现在给你注资,那我不成了高位接盘的大傻子了么。”

巴里一惊:“你……”

“我什么?我很了解这些东西?”莱伊看他震惊的表情有些好笑,“说来你还要感谢我呢巴里先生,如果不是当初我授意德意志银行高层开放互换类衍生品给你们这些小型对冲基金,你连这个生意的门槛都摸不到。”

金融衍生品本来就是整个商业领域中最复杂风险性最高的产品类型,信用互换类衍生品又是这里头最生僻晦涩的一种,1997年JP摩根公司才第一次研发此类产品,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对此都毫无所知,如果不是某一个敞口被人为打开,巴里这样的入门级玩家几乎没可能得到交易许可证。

“竟然是你。”巴里喃喃,他灰色的假眼了无生气,“你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我没有目的,我只是觉得这还挺有意思,它给了很多人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也让一些人为自己的狂妄自大付出代价。”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巴里说,他愈发搞不懂这个姑娘的立场。

“我这么和你说吧,巴里先生。既然我给了你赚钱的机会,你也得拿出一部分利息补偿我才行,我来挽救你濒临崩溃的基金,你把手上一部分合约交割给我,等到两个月后,泡沫一破——”她拍了一掌,发出清脆的响声,“你只要能一周内抓紧时间把手上的信用违约掉期抛出去,这不难,到时候会有很多冤大头想要你手中的东西,而你就可以赚很多钱。你也可以住在上东区,购买奢华的大别墅,挑上几辆价值不菲的豪车,从此之后你将声名鹊起,无数人都会求着你来投资。”

“那要是我不这么做呢?”

”那就很遗憾了。“莱伊摇摇头,“抵押贷款债权的价格就会一直高悬,所有的投资者都会觉得你是个骗子,你会失去一切。”

“你做不到。”巴里往后退了一大步,眼神中写满戒备,“你控制不了债券市场的价格,那可是好几万亿的盘口。”

“嗯,我做不到。”莱伊欣然承认,“但我们可以,你猜猜为什么新世纪金融倒闭后,这些债券的价格毫无波动?”

“这不可能。”

“有些难度,但没什么不可能。”她笑眯眯,“泡沫,分为两种,短期的泡沫很容易炸裂,就像世纪初互联网股灾一样,坠地后的价格会迅速反弹。长期泡沫就不一样,它是缓慢的,逐渐累积,从无到有,甚至于不施加外力就会一直悬停,它的破灭也是平静的,寂静无声,碎裂的玻璃渣会牢牢嵌入时间的轨道中。这个过程中当然有可以操控的地方,比如延长悬停的状态,或者人为刺破最外层那层保护壳,加速爆发。”

巴里感觉自己在听一个恐怖的鬼故事。

“你们?”

“是啊,我们。”

“依靠什么?”

“当然是信用,只要有人相信,信用就不会崩塌。”

巴里大脑飞速旋转:“所以,一切的信用背书都是假象是吗?穆迪集团的3A评级,黑石购入的土地,仍然运转流畅的债券市场……”他有些崩溃,“这不可能,除非华尔街有一半以上的大公司都在不约而同地隐瞒这件事,才能使这台苟延残喘的机器看起来毫无问题,但是他们怎么会……”

他们怎么会有这样一种默契,明明他们互相之间都是竞争对手。

就在巴里陷入复杂的心绪中时,房门忽然打开了,英俊的足球球星端着托盘走进来,把一只白瓷杯放在莱伊前头,另一只递给巴里。巴里毫无反应,卡卡将疑惑的眼光转向莱伊。

莱伊无辜地耸耸肩:“我什么都没干,我只是不相信还有在华尔街工作的对冲基金经理,能单纯到无法接受这些大银行和私募都联合起来在骗他。”

她试图安慰一下巴里:“其实,你就算不卖给我,走出这个门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被什么高盛、摩根士丹利骗走手上的CDS合约,他们还不会出到我这样的价格,因为他们是大公司,我是私人小作坊,我这人比较善良。你没得选,巴里先生,现实就是如此,要怪就得怪你不够有钱,连第一轮风波都扛不下去,你又凭什么能斗得过那些巨头呢?”

“你到底是哪边的?”巴里快疯掉了,“你跟他们难道不是一伙的吗?”

“现在确实是,但天底下没有永远的朋友,这些事情都说不定嘛。”她托着脸笑道。

卡卡也在一旁做巴里的思想工作:“巴里先生,莱伊有时候说话是毒了一些,但她内心很善良,你跟她做生意一定比跟投行划算。”

巴里:……年纪轻轻的球星怎么眼睛就瞎了,莱伊跟善良两个字能沾边?

“我不能确定你是不是在骗我,我要自己考虑一段时间。“巴里已经不想留在这里,他想赶紧逃。

还没来得及转身,莱伊已经高声道:“那你可得想清楚了,出了这门就没有第二次回来的机会。哦,忘了告诉你,你的投资人罗伯特先生之所以决定撤资,是因为高盛那边的员工告诉他,这是史上最烂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