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280)+番外
皇后安静的看着她,半响,才轻轻开口:“你当年说,有朝一日,要做首辅。首辅,不该搅进皇子夺嫡,不该有酷吏、媚上的名声。”
安宁抬头,看着坐在凤椅上的皇后,她低垂着眼睑看她,仿佛石窟佛龛上的佛像,悲悯得看向世间。
安宁顿首再拜,“娘娘,臣愿意,愿做娘娘马前卒。”
安宁把没和三哥说完的话,告诉了皇后。“只因我是女子,无论我做什么,他们都不会公正的评判我。我要做,必须做,做更多不能被文字矫饰、不能被墨笔歪曲、不能被谎言掩盖的事,事情就在那里,总要有人去做,就该我去做。如今的人不能公正看我,但我的名字和事迹会流传下去,千百年后,后人能看懂我。这,大概才是史书盖棺定论。”
“你是第一个走正统路子入仕的女官,你有更光明的前程。”皇后第三次提醒,不背负这些风险,安宁本就可以凭借“第一”的特殊,得到皇后都支持,得到日后所有入仕女子的支持,史书上也能留下清白名声。
安宁还是摇头:“士为知己者死,臣为我主效劳,心甘情愿。”
我主啊……
皇后走下凤椅,扶起安宁,紧紧握住她的手:“定不相负。”
第161章 重生在夫君位极人臣前15
十日一次的大朝会上,从八品的大理寺评事萧安宁一战成名。
大殿内站满了人,可众朝臣都觉得大殿空荡荡、静悄悄,落针可闻。
“臣有本奏……”
“臣有本奏……”
“臣有本奏……”
接着奏了几本,从豪奴强娶逼死民女案,到三皇子私藏甲胄、意图谋逆案。
陛下今日难得出席了大朝会,皇后的凤椅摆在退后一步的地方,宰辅重臣不着痕迹往上瞧了一眼,不知道这是不是皇后剪除庶出皇子的意思。
“嘭!”陛下狠狠砸了龙首扶手,怒道:“查,给朕彻查!不论身份品阶,一查到底。王卿?”
大理寺卿王某站出来应喏:“臣在。”
“此事就交由大理寺主办。涉事皇子,闭门思过,不得干扰法司办案。”
王大人感觉自己的发际线又要往上移了,心里发苦,脸上却是一派公正严肃,“是!”
既然接了这样的烫手山芋,王大人肯定不能自己去干。叫住安宁,“萧评事啊,此事是你奏请陛下查探的,想必很有心得,你带几个人,去三皇子府问一问吧。”
安宁垂首恭敬应下,“是,下官年轻见识浅,请教大人,若是查出不轨事,臣当如何?”
王大人咬得牙根发酸,“自然是秉公办理。”
安宁头垂得更低了,“谨遵大人吩咐。”
王大人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来也下不去,看着萧安宁走出去的背影,轻轻给自己一个嘴巴子。“让你没成算,让你没成算!”早知今日,当初就该招她进来。不对,是她自己过了明法科,又考了大理寺的选拔……算了,不管了,让她去查吧。她背靠皇后,有心气往上爬,自己去碰石头吧!
案子的确查得很顺利,三皇子遮掩的并不高明。之所以能瞒到今天,一是他身份高贵,没有人会莫名去怀疑他;二是隐约听说的人也不愿搅入皇子夺嫡的混乱局面。一旦涉及谋反事,那是拿着阖家老小的命在赌。
只用了一个月,安宁就把所有相关案卷、罪证、证人整理清楚,送到了陛下案头。
陛下震怒!
“朕无此不肖子孙!”陛下的怒吼隔着门扉依旧清晰的传来,内阁几位老大人,还有六部、九卿高官都跪在门口。陛下震怒要赐死皇子,朝臣们已经劝过一轮了,陛下不纳谏,反把朝臣都给赶出来了。
像首辅这样的老臣,皇帝素来尊重有加,口称先生,都不让对方行全礼的。如今老大人跪在金砖上,头都磕红了。
殿内传来皇后劝慰的声音:“陛下,三思啊。若陛下杀子,史书上该如何记载。此时陛下怒火中烧,只觉痛快,日后想起,必定后悔啊!越贵妃陪伴陛下二十年,宁嫔是从小伺候陛下长大的啊!陛下,不看僧面看佛面……”
“她们算什么!皇后也糊涂了,一妃妾尔!就是这些卑贱之人,教唆挑拨,那些孽障才敢妄蓄大志、奸佞成性、不忠不孝,岂能为人子?”陛下的咆哮都破音了。
“陛下……哎呀……”
殿内又传来砸东西、重物坠地的声音,过了一会儿,皇后被宫人扶出来,一双眼睛哭的通红,鬓发散乱,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左手的袖子都是打湿的暗色。
首辅抬头看了一眼,轻声问:“娘娘……”
皇后摇头,只道:“老先生劝劝陛下……”
“滚!”殿内又传来咆哮,不知什么东西砸在门扉上,惊得众人又是一抖。
女官看着皇后的样子,心疼得直掉眼泪,可陛下就在殿内,她也不敢大声说话,只能用气声抱怨:“陛下怎么能……”
皇后一把捂住她的嘴,血也涂在她脸上,女官这才分清缓急,立刻道:“太医……偏殿有太医……”
皇后被扶进偏殿,过了一会儿,凤撵抬过来,几个健壮妇人半扶半抱把皇后抬了上去,匆匆往后宫去了。
最有希望劝住陛下的皇后也伤病卧床,重臣们求了一日,无果,陛下圣心独断,依旧叫了太监传旨。
陛下有旨,赐死了三皇子、六皇子、八皇子、九皇子,一日杀四子!后宫赐越贵妃、宁嫔、芳贵人白绫,又有许多依附三皇子一党的官员或杀头、或贬官、或流放,朝堂一时风声鹤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