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又活过了一天(56)
直到又过了一会,吴知和吴眷挪了一下屁股,吴眷报路的声音都安静了许多,先是感受了一下,吴眷先开口:“是我的错觉吗?”
吴知回答:“你也感受到了,那我觉得应该不是错觉了。”
她们对视了一眼,然后同时叹了一口气。
吴知开始稳定减速,把车辆停在一侧不影响过往车辆行驶的位置。
两人迅速解开安全带,跳下了车,往右后轮的位置走去。
这时候轮子已经有点明显地瘪了,应该就是刚刚那一颠,让轮胎被什么东西刮到,然后穿刺了。
这情况肯定得换胎,车胎你都瘪了还怎么跑呢。
吴知打开后车厢,把警示三角架拿出来,往来的方向走去,把三角架安置在车子的后100米处,提醒来车这边有故障,那边的吴眷把千斤顶取下来,放置在车辆下面,把车子升了起来。
他们用的“螺丝刀”是电动的电扳手,有些车队为了减重,用的是手动的螺丝刀,就为了减那么点重量。
而吴知眷她那边,减个啥重呢她们,车上甚至还放了一个便携电焊,怕的就是在这种赛程中哪里断了裂了用电焊焊一下临时救急。
取出电动扳手,电动扳手嗡嗡嗡地响,把轮胎的螺丝一个个给卸了下来,回来的吴知把备胎给取出来。
在她们默契分工工作的时候,旁边的路上有车渐渐接近,对方在看到路边停了一辆车的时候,车辆同样进行慢慢减速,副驾驶的领航员放声用英语问道:“需要帮忙吗?”
吴知同样用英语回复:“不用了,只是换个轮胎,谢谢。”
拉力赛车的车窗一般是不能完全打开的,会封死然后留了一个方形的口子,这个口子一般就是可以伸个手进去,可以用来递送一些不大的物件,比如路书之类的。现在从那个小口子里看到对方伸手出来比了一个ok的手势,车子重新提速前进。
吴知把备胎给放到了吴眷的旁边,又有一辆车经过了,这次是摩托车,对方同样是接近时在她们车边停了一下想看看情况是否要帮忙,吴知又一次感谢和拒绝掉,摩托车手点了点头,一扭油门,摩托车嗡地一下冲了出去。
吴知看着潇洒离去留下烟尘无数的摩托车感慨:“在短途里摩托车的加速是真的无敌啊,要是哪天我们达喀尔夺冠了,换个摩托车赛道好不好,我想耍这个。”
“……你能别先立flag吗?过来搭把手。”
吴眷把卸下来的轮胎给了吴知,把备胎放上去装上螺丝,放下千斤顶。
吴知把轮胎塞回去后车厢,重新回到了她的驾驶位,留下吴眷把工具都收拾起来,中途又遇到了一辆路过的车问需不需要帮忙,这会出现在面前的是SSV全地形车了。-
吴眷把东西收拾好会车上催促吴知赶紧出发:“再不出发我感觉我们会把所有车型都给遇到了。”
摩托车,汽车,SSV,就差个卡车组别可以集齐车型了。
之前在环塔可没遇到过这种事,被许多热心人想要搭把手帮忙这种事。
主要是她们一直都是跑前头,别人没能跟上她的速度,导致都还没等到别人来救援,自己先把自己救了跑了。
从这里就看得出来,达喀尔这边的竞争压力多大了,在前排跑的人没有一个是泛泛之辈。
吴知眷其实也跑得不慢了,从第23位出发,一个还算可以的发车位,而且出发之后,前面还跑得挺顺利,算起来超过的车并不算多,侧向证明更多早发的车现在还在前面领跑呢。
换个车胎重新出发后,吴知开车小心了一些。
这条赛道上确实符合达喀尔一向的基调——各种的沙丘,但是它又不像是环塔那样,沙子多是很细软的沙,整个道路都是软软的感觉,它的地面其实还比较坚硬,底下隐藏着各种各样的石头,上面又有一层沙子作为掩盖,有时候走的路是沙子居多,有时候又遇到了硬一些的石头。
刚刚吴知给车胎刮了那一下就是有这样的原因导致的。
再小心也不允许磨磨唧唧地跑,磨磨唧唧地跑想要成绩好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尽量地跑有车跑过的安全路。
就这样又跑了100公里左右,车胎……又一次穿刺了。
吴知和吴眷都陷入了沉默。
吴知说:“我这回好像也没磕到什么明显的东西啊?!”
吴眷回答:“说不定底下是埋了刀子。”
吴知:“刀山,我们遇到了刀山!”
-
嘴上不着调归不着调,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两个人速速下车去看车胎。
刚刚穿的是右后胎,这次是左后胎,轮胎并没有很瘪的感觉,用手摁了一下——摁不出来什么感觉,开玩笑,这种越野用的车胎本来就很结实很厚,随便捏捏就捏得动,你当她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啊。
本来如果看不出来,是可以回去再开一会看看情况。
只是吴知眷很相信自己的感觉,如果只有一个人感到不对劲可能是错觉,两个都感到不对劲那就基本不会错了。
吴知眷速速再次换车胎,这是最后一条备胎了,车内只带了两条备胎,本来想着三百多公里的路,两条备胎是绰绰有余的,万万没想到,居然跑一百公里就穿一条,再跑一百公里就又穿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