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武宗野史(43)+番外

作者: celiacici 阅读记录

“皇上那时便知,钱宁是宁王耳目?”故而当初,吴杰与张锐如此轻易地答应与他合演一出斗虎的好戏,实则也有正德皇帝的授意?

正德皇帝抱着小豹子哼哼唧唧的算回答了,江彬叹了口气道:“那刘卿呢?”

“解职归田了。”

“臧贤呢?”

“赏给辽王了。”

江彬想起元正仪典上辽王那满脑肥肠的急色模样,臧贤这下场,简直生不如死。

“愁什么?喏!拿去!”

江彬接了,见是枚带穗的椭圆腰牌,上刻“锦衣卫指挥使江彬”。

江彬愣了愣。这锦衣卫指挥使,多由皇上亲信的武将担任,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在江彬身兼统帅一职时,还将这个权利交与他,可谓是锦上添花,再无人敢动他分毫。

然而眼见了钱宁下场的江彬,握着这腰牌,却有些兔死狐悲的悲凉。

正德皇帝见江彬如此,便将小豹子递到他手上,让他顺毛。

“我还道你喜欢……”

江彬苦笑了下,没接话。

正德皇帝拍腿起身道:“走,去见那庸医!”

正德皇帝在江彬和几名“大汉将军”的陪同下,于“天下第一酒楼”找到了正吃辣酱鱼的吴杰。

“这时候不该借酒消愁吗?”正德皇帝拉着江彬坐在吴杰对面,几位虎背熊腰的“大汉将军”则守在一旁。

吴杰并不答话,又让人加了两副碗筷和几道菜,用筷子挑开那冒着热气的鱼肚。

正德皇帝筷子一夹,把最肥美的一块搁到了江彬碗里。

“说罢!如何处置?”

吴杰夹了块坛子鸭慢慢啃着,等啃完了一整块,才搁下骨头道:“我得走了。”

“去哪儿?”

“四处走走。”

正德皇帝不再问了,与吴杰碰了碰杯。

吴杰喝了几口酒,又自顾自吃菜。吃完一抹嘴,风度翩翩地走了。

江彬望着吴杰的背影颇有些纳闷:“吴太医倒释然……”

“释然个蛋!”正德皇帝拍案而起,“我若真把宁王怎样了,他非冲回来咬死我不可!”

江彬看看正德皇帝的后脖子,没吭声。

正德皇帝重又坐下,捡了块贡辣鲜笋到江彬碗里,自己也夹了一筷子,嘎吱嘎吱地嚼了大半天。

“没了钱宁、刘卿这对左膀右臂,要恢复元气,也尚需时日。”

江彬一挑眉,看着正德皇帝鼓鼓的腮帮子。

这是要……放虎归山?

☆、第二十七章 佛郎机炮

小兔子这几日都很不安,他不敢问,吴太医送花灯后为什么没回来。而吴瓶儿以照看父亲吴十三为由留在寨子里,不过问王府之事。王府里来了位正德皇帝亲命的右长史阎顺,又来了位内官陈宣。阎顺打理王府的大小事务,而陈宣则负责照顾朱宸濠与朱孟宇的起居,并将一切动向汇报给由江彬统领的锦衣卫。

那一日,春寒料峭,刘卿解开朱宸濠给他披上的裘衣,从脖子里扯出一根红线。

红线拴着的,是他自幼佩戴的玉竹。轻轻一扯,递到朱宸濠跟前。

朱宸濠接了,低头看那玉上的纹路。

他颈项流畅的弧度,让刘卿想起他儿时养过的白鹅,骄傲而懵懂,只知跟在他身后。

而如今,他是再也护不了他了。

刘卿随着锦衣卫离开后,朱宸濠独自站在渐渐合上的大门前。

他出不去,别的也进不来,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这一日,正德皇帝边听锦衣卫向江彬汇报宁王的起居,边绘制一张草图。江彬凑过去瞧,正德皇帝便指着道:“乾清宫。”

江彬俯身看了,没有雕梁画栋,只一个个挨在一起的小土包。

“劳民伤财的,不如搭些帐篷。”

江彬想象了一下乾清宫原址上群臣在一顶顶小帐篷前奏事,间或有一两个被锦衣卫拖进去杖刑的情景……

“谁又逆皇上鳞了?”江彬抚平那卷曲的一角。

正德皇帝搁下笔道:“我是这等窄睚眦必报之人?”

江彬如今为锦衣卫指挥使,一早便知,杨廷和上书说“边卒纵横骄悍,都人苦之”,要正德皇帝将调入京城的边军遣返。这事源于一名边卒于醉酒后闹事,紧盯着江彬破绽的文官们自然是小题大做连连上书,内阁作为文官之首,自然要掷地有声地表态。

而正德皇帝对此事的回复是——一连几日的罢朝。

僵持之后,这场争端终是以文官的妥协而告终,但江彬无疑已成了继钱宁之后,又一众矢之的。

元宵假尚未结束,正德皇帝又打起了刚从广东弄来的“佛郎机炮”的主意,江彬好这口,奉命直奔神机营,然而蹲了几日,张忠便使人来报说,正德皇帝接了俩女子回来。

一是延绥总兵马昂的妹妹——已嫁为人妇的马氏,一是延绥总兵马昂的小妾——貌美如花的刘氏。

这位热衷于奉承拍马的延绥总兵,江彬向来不喜欢,只没想到他因玩忽职守被免官后竟会用这种手段来挽回局面,更让江彬不解的是,正德皇帝竟堂而皇之地收下了这份荒唐的“厚礼”。

然而江彬还未决定是继续待在神机营拆解火炮还是回豹房拆解正德皇帝时,张忠又遣人来告知——正德皇帝拐了个孕妇回来。

此事一出,举朝哗然。

正德皇帝平日里再怎么胡闹也就罢了,如今将这孕妇养在宫中,这生下的子嗣算谁的?若正德皇帝一糊涂,那大明江山岂不是要拱手让人了?

江彬赶回豹房时,正遇上在外头焦头烂额地来回踱步的次辅梁储。梁储与江彬向无交情,但见了江彬也迎过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正德皇帝不愿见他,望江彬好好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