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浮生劫(八阿哥还魂)(298)+番外

作者: 焦糖布丁 阅读记录

诚亲王这一次是真心实意地叩谢了皇恩。

离京那一日,他带走了最合心意的第四侧福晋,因为他知道,这一去,除非皇帝薨了,只怕终老一生也甭想有回京一日了。

不过这一次,他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冷冷清清地走了。

胤禩代皇帝送行至京郊,二人谁也未提皇帝病重垂危之时的那次对话。

这件事情也有后续。

住在寿康宫的太后渐渐精力不济起来,太医每日川流不息进出太后所,汤药补品也如流水一般捧入捧出,但太后的身子仍是日益虚弱下去。

皇帝拖着病弱的身子为太后侍疾的举动,在御史的渲染之下便得光辉高大起来,母子失和的谣言也渐渐遥远了起来。

皇帝在寿康宫晕倒两次之后,太后终于不起。

为了为太后祈福,皇帝下令大赦天下。被流放宁古塔的陈梦雷借着这个机由,被召回京城。虽然一大把年纪了落得个身无功名身形佝偻的下场,但又有什么比命更重?

当陈梦雷在漫天黄土的时节再次看到挚友杨文言时,二人执手相看,什么功名利禄都抛在了脑后。

因为陈梦雷的回还,江南文人的文人气结倒是平息了一些。至少不再视满清皇室为敌,私下传抄小册子。

等这些都忙完,木兰秋狝的行程也近了。

这是新帝登基守制结束之后的第一件国之大事,各王公、部院的官员,但凡在随扈名册上的,都卯足了劲儿厉兵秣马,去奉光殿向列祖列宗表示不忘“国语骑射”的家法。

围场的安危由怡亲王安排下来,力求万无一失。而皇帝起行程,则由廉亲王全权负责、事事过问。

胤禛十分看重此次围猎,早在月余之前便补气益血的汤药日日轮着喝。胤禩看着他愁眉苦脸的模样有些同情,只在心里,仍是默默嘲笑他这为了不在臣子面前落下面子而逞能的虚伪德性。

队伍驻扎下来,整个围场被分作七十二围,再由皇帝亲手圈定了小围,大队人马才开始扎建营帐,又外围设皇帝的看城。

天不亮时,参加围猎的八旗劲旅,准备布围。整个部队由黄旗指挥,红、白旗围拢,蓝旗压阵。把三十多里长的围场渐次缩小,将野物牲畜们纷纷赶出在山野间奔走。

等到人马集齐,依着祖宗惯例,第一箭自然是由皇帝亲手射出。

皇帝连日恶补效果不错,一箭射穿鹿眼,当下八旗欢呼涌动,记入起注。

一箭过后,王公大臣、皇子宗亲们纷纷奋勇争先,毫不相让地突入树林。

皇帝含笑收了弓,回到看城里观围。廉亲王与怡亲王自然随侍在侧。

皇帝看着胤祥跃跃欲试的模样,笑道:“十三弟不是要给你福晋猎皮袍子回去?怎么倒在这儿坐下了?可别指望朕把自个人的份匀给你。”

十三早就手痒得厉害,听着皇帝一说,当即起身就要告退。自然免不了被皇帝捉着叮嘱半响,又命太医院派了人骑马跟随在后才肯放人。

等胤祥退下之后,皇帝才笑看跟在他身后一直忙着布置皇帝随行事宜一心二用的胤禩:“小八,你可要一试身手?我可记得你十八岁随先帝行猎,可是拔得头筹过。”

胤禩一愣,他哪里有这心思。

胤禛见状更进一步,道:“不若你我比试一番?”

胤禩立即叫苦,忙道:“四哥还是莫要折腾弟弟,这营帐里林林总总的事儿也总该有人管管。那围场可是有弘晖弘旺弘晓那群小子,若是去了输给他们,弟弟这张老脸可该往哪里搁?”

胤禛微微眯着眼睛,凑近他:“八弟可是在劝告朕,莫要一时冲动在小辈面前失了面子?”

第144章 围场

皇帝打定了主意要持弓上马,身为臣子的又能如何?

何况这也是这次秋狝的原本的目的之一。

胤禩最终不再打击皇帝跃跃欲试的兴致,不过仍道:“皇上身体安康,弯弓狩猎是臣子们的福分。臣弟自当跟随,只是这随行的太医不能少,侍卫仪仗也该按着祖制来。”

胤禛可不爱听这些,摆手道:“你看着安排下去便好,只别让他们跟太近扰了你我兴致。”

等胤禩将营地事宜交代下去,又安排妥当了皇帝随行之后,皇帝早已在马上等他。

胤禩翻身上马,紧随皇帝。

皇帝嘴角噙着笑,一甩鞭子,道:“老八,今日可不许藏拙,你我都须尽力而为。”

胤禩应了声‘嗻’,皇帝已经先他一步抢入树林深处。

周围随驾的臣公皆感欣慰,皇上的龙体康健,想来之前的传言不过是空穴来风罢了。

胤禛二人突入丛林之后,反倒渐渐放慢了速度,且走且射。

皇帝运气不做,很快便猎到一头鹿、一只狍子、两只兔,想来是低下驱赶猎物的人尽职尽责。

兄弟几人都心知肚明,皇帝骑射不过勉强不碍先帝的眼罢了,决计说不上精通,就算比起十八二十岁的胤禩来说,也差了一小截儿。

是以胤禩并不着急,他以为皇帝这样说,要么是做给旁人看的,要么是有话要单独同他商量。

果然,皇帝勒了缰绳,等着他上前来,才微微倾身过来道:“我领你去个好去处,让他们远着点儿,别让不相干的人近前来。”

胤禩愈发奇怪起来,也不知是个什么样儿的去处让胤禛童心大发,连安危都不顾了。

这个疑问一直持续到了小半个时辰之后,当他与胤禛一道站在一小方石山跟前的时候,才得以揭晓。

“这里是?”胤禩目露疑惑,四处打量。

上一篇: 穿越种田之满堂春 下一篇: 花开半时